“返老还童”养生三法

2009-04-08 09:36王延群
祝您健康 2009年4期
关键词:钱钟书童趣童心

王延群

“常留童心,常存童趣”是老年人健康长寿的重要精神因素。纵观古今中外,白发苍苍而童心未泯的老年人还真不少呢。南宋大诗人陆游的“时取曾孙竹马骑”,北宋大学者程颐的“偷闲学少年”,苏东坡的“聊发少年狂”等,正是他们童心未泯的真实写照。牛顿暮年时还用麦秆对着阳光吹肥皂泡,宛然一个老顽童。爱因斯坦誉满世界后,仍饶有兴味地经常与小学生通信,可见,童心是一种弥足珍贵的不老素。下面介绍“返老还童”养生三法,供老年朋友们参考:

健身学习婴儿爬老年人活动较少,肌肉萎缩,各脏器功能衰退。而富有童趣的爬行疗法能促进血液循环,还能缓解因长时间坐或站立导致的腰肌劳损。爬行时,随着体态的改变,会大大减轻心脏的负担,同时身体的重量分解到四肢。也可减轻膝关节、踝关节的负担。

爬行的具体方法是:双膝、双手或双肘着地,像婴儿一样爬行。爬行速度由慢到快,时间由短到长,以不大口喘气、不劳累为原则。在爬行时,臀部微微抬起,双腿和双臂一起用力,脊柱与地面平行,头的位置降低,以利于血液循环。此法同时还能锻炼手、臂、腿的协调能力。为了保护手和膝关节,可以戴上手套和护膝。各人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锻炼,不但可前行,也可倒退,还可转圈爬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动作幅度不能太大,做完之后站立时,切记不能过快、过猛。

常玩玩具心不老玩玩具是儿童的天性,也是老年人“常留童心,常存童趣”的一种方法。退下职场之后,“玩”,对于老年人来说就是生活;“玩”,不但可以怡情,还可增寿。童叟之趣有异同,但玩心应是一样的单纯。

书法大师启功生前对玩具有着特别的爱好。在他的客厅、卧室中,触目可见者,除了书画,就是各式各样的小动物玩具。这些动物玩具的品种可谓琳琅满目:有猫、虎、鹿,还有熊、狗、兔、鸡、鸭、鹅,等等。他的书房中摆放着两个柜子,上下两层,摆的全是布艺玩具,有站着的、坐着的;有脸朝外的,有仰头朝上的。其中有一个超大的蛤蟆,他最喜欢笑嘻嘻地抱着它与客人合影。

钱钟书之所以长寿,也在于他有一颗不老的童心。其夫人杨绛回忆说,钱钟书曾一度喜欢玩一种游戏,叫“石屋里的和尚”:一个人盘腿坐在帐子里,放下帐门,披着一条被单,自言自语。这似乎没什么好玩,但他却“玩”得很开心。钱钟书还喜欢临睡时在女儿的被窝里埋“地雷”:把各种玩具、镜子、刷子,甚至砚台或大把的毛笔一股脑儿埋进去,女儿惊叫,他大乐。

少儿节目抗衰老老年人心理辅导专家指出,老年人多看少儿节目可使他们精神振奋,延缓衰老。老年人常看少儿节目有以下好处:①增加活力。少儿节目轻松活泼,老年人经常看优秀的少儿节目,能一扫晚年暮气,增加朝气。②唤起童心。轻松愉快的少儿节目,生动活泼的动画片,能唤起老年人对童年有趣往事的回忆,使自己精神振奋。③生智开慧。少儿节目大部分是益智类的,能开动老年人的脑筋。对延缓衰老很有好处。同时,与儿孙们同看少儿节目,也是很有趣的家庭活动。有时,孩子还会提出各种古怪的问题,要你作答,这就促使老年人不断学习,从而使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加充实。

(编辑王建国)

猜你喜欢
钱钟书童趣童心
九月·童趣
冬眠的树(四)
钱钟书清华园养猫
童心向党
童心向党 快乐成长
童趣
童心加油,战“疫”必胜
钱锺书还是钱钟书?
钱钟书的读书笔记
童趣照相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