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2009-04-13 04:02古建新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09年1期
关键词:亲和力预设师生

古建新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构建开放的灵活的课堂教学模式是许多教师积极思考的问题,笔者对此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论述了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具体办法。

[关键词]语文课堂课堂教学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必须是教师在围绕学生发展精心设计的基础上,充分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保持课堂的高度灵活性和开放性。让自己融入课堂,与学生共同“生成”课堂。这样的课堂才有活力,才有智慧和情趣,才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我认为应从以下两方面进行课堂教学:

一、注重课堂教学过程的实现形式:平等的交往对话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交往是一个有目的的过程,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为了某一共同的目的而进行的沟通、对话、理解等活动。这种交往互动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就是对话,平等的对话不仅是教学活动的方式,更是师生之间的教育情景和精神氛围的体现。在教学对话中,师生必须基于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的立场,通过言谈和倾听进行双向沟通,共同学习。为此,师生之间必须有亲和度和参与度。

亲和度,是使所教的班级充满欢乐、友谊、合作和渴望,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基础。反之。整个课堂教学将可能是沉默、不快、矛盾和敌意的。如果课堂上“满堂灌”,而没有学生的参与,就不可能激发学生的思想,不可能“生成”课堂。所以要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还需要提倡学生参与决定教学内容。力图使学生自己的输入成为主要的教学内容资源,并成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和学生之间一旦没有了亲和度、参与度和自由度,也就谈不上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课堂教学也就难以充满活力,而变成“一塘死水”。

如果对话的师生双方抱着真诚的态度,互相表现出敞开、接纳、理解和包容,精神上都得到升华,这样的课堂教学才会充满活力。从中既体现了上课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又体现了学生主体心态的开放,个性的彰显。这样的教学中,每个人都获得新意义的生成与创造,这种课堂教学才真正地形成了“学习的共同体”。

二、注重课堂教学的预设:明确教学目标

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预设的情景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生命力。

(1)教学预设时必须预留空间。新的课堂教学理念确立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是课堂的导演者。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具有开放的意识,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设计预留空间,为课程的生成打下基础。同时,教师还要让自己虚拟地进入头脑的“课堂”进行预演,使课堂教学能顺利进行。

(2)课堂教学在预设时,应当紧紧地围绕课堂教学目标而设,必须考虑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和个性的张扬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必须考虑能够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可尝试性地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争辩性和具有想象和联想空间的问题。教师在预设课堂教学时。可根据本班学生的知识能力层次的不同,有针对地进行提问,这样才能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之中,从课堂中品尝到回答问题和展示才能的喜悦。

(3)预设问题和内容的生成不能脱离文本。生成是个性的,但个性的生成要围绕文本进行。如诗歌鉴赏,必须围绕大纲的要求去鉴赏,必须围绕题干的要求去鉴赏。超出题干的任意鉴赏(生成),就会生成错误的结果。此时,教师就耍耐心地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自我改正,使学生自己生成出正确的认识,生成出新的教学资源,使学生的理解趋于正确、深入、全面,以体现出良好的动态的“生成”教学。无论是开放还是生成,在实施时必须守住教学效益这个底线,否则,课堂教学即使充满活力,但没有效果,这就算不上是成功的课堂教学。

(4)课堂教学的预设还应考虑教学时的“突发事件”。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善于利用“突发事件”。无论是师生交往对话生成的,还是环境等不确定的教学因素突然造成的,教师都要充分利用,不能采取一般的化解、转移、压制等方法消除突发事件对课堂教学的干扰,如果利用得好,会使课堂教学更加充满活力,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课堂教学的开放与生成,会让每个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把课堂变成学生自主探索未知世界的窗口,让学生在每一堂课上都能产生美妙的生命体验。这样,充满活力的课堂就形成了。奋状态,学生才会积极思维,畅所欲言,发挥出其潜能。我们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激活学生的潜能,潜能一旦激活,有问题学生会积极思考,没有拓展的问题学生会自学拓展,这样一来,课堂就活跃了,教学目的就容易完成了。

三、从现状看,亲和学生更是迫在眉睫

现在大多数孩子是独生子,加之生活在改革开放的年代,有的学生过分强调自由,甚至唯我独尊。因此,师生发生冲突的事情经常出现,老师遭受袭击的事件也时有耳闻。针对这种现状,我们要积极反思。平时当然要做好思想工作,课堂上我们尤其要增强自身亲和力,注重营造人文情调,酝酿和谐气氛。这样才会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会有开放型课堂。我们要少些批评,要委婉批评,要巧妙批评。我们不能轻易批评学生,更不能体罚学生,一定要有理智:要尽力维护和谐的师生关系。做到这一点有相当的难度,难就难在要用到教学智慧,只有平时多积累多思考,并随机应变才能做到。在转化后进生和教育问题学生方面,我们做得很不够,现状不容乐观,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增强亲和力,构建开放课堂更是迫在眉睫。

亲和学生关键是要有爱心,只有爱生如子才会去亲近学生,也才会有开放课堂的出现。不热爱教育事业,不热爱学生,表现不出一种爱心,肯定不会亲和学生。没有爱心假装亲和学生是装不像的,也是装不长久的,有时反而给学生皮笑肉不笑、虚假阴险的感觉,如果是这样,构建开放课堂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总之,构建开放型课堂是我们迫切需要做到的,它不但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而要构建开放课堂老师必须具备亲和力。那么让我们运用新课程改革的有关理论,联系自身教育教学实际,为增强亲和力而努力吧。

猜你喜欢
亲和力预设师生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一课三磨: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论德语网络新闻标题中的预设触发语
一道中考试题解答的预设与生成
麻辣师生
Just for today
周毅:做个有亲和力的气质女
浅析预设的应用
曹隽平师生书法展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