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

2009-04-13 04:02吴振宇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09年1期
关键词:自学课程标准探究

吴振宇

[摘要]新课程标准对培养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详细论述了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自主学习语文教学新课程标准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倡导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自己的思考、探索、实践等活动去获取知识,并在主动探素的过程中。获得积极情感体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对应于传统学习方式的被动性,“自主探索学习”体现了现代学习方式的主动性的特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把学习的责任从教师身上转移到学生身上,让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真正的有意义的学习。

怎样培养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学习中发挥自身的潜能和优势,真正地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本领呢?笔者认为。如果单单把关注的视点放在学生某一学习点的操作策略上,无疑是孤立地看问题,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要形成一个全程渐进的自主学习系统,应在立足于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整体特点上来构建。

一、找准自主学习方向

首先要结合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立足于整个教学单元,让学生对学习的目标、方法和过程及课文的重点难点有大概的认识。教师要作必要的指引让学生自主地确定他们自己的学习目标,让他们从自身特点出发自主定向。怎么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做到学有目标,攻有方向呢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参与指导,帮助学生明了自己想要学习什么、获得什么。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情境之中。而学生在此过程中,可以借助教师的提示以及和文本相关的资料,初步感知文本,并在感知的过程中逐步明确目标。如对同一文本,学生可以将语言描写作为学习重点,也可以将写作方法或观祭角度等作为学习重点。把选择的权利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这既是自主学习的需要,也是教学民主的体现。

二、引发学生的自学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对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他的自学欲望自然会在心中升起,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因此,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要使之乐于学习,就要想方设法来调动他们的自学兴趣。我们可以设计与课本相关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主动性:还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如有条件的话可适当通过一些形象的图片展示、视频音频的播放,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同时。要让学生学有成效。长久地保持自学兴趣,教师也要积极发挥主导作用,适时适当提供策略方法,予以指导点拔,帮助他们闯过难关。

三、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新课程的教学改革也特别提到了问题意识。问题意识可以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有所疑,才有所恩有所得。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问题,而学生也只有经过自己的探索,才能拨开迷雾,发现不为人知的新的问题。教师不仅要善于提问,也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会提问,学会大胆质疑。比如教《米络斯的维纳斯》,可以就维纳斯的美体现在哪里让学生充分讨论,并且允许他们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见解,要求学生对自己的看法要讲出合理的理由。通过对学生的提问组织讨论,多方交流,相互启发,不但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对课文有更深层的了解,还大大提高了他们的思辩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注重自主探究过程的参与性

自主探究是自主学习的中心环节。学生的自主探究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不过这种引导应该是引而不发的。教师要注重学生探究的过程,要引导学生真正亲近文本。体验探究过程,摸索探究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除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边活动之外,还应该涉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种互动过程。师生间要有情感的沟通,要多观察、多倾听、多交流。新课程里倡导“合作的学习方式”的真谛也在于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培养他们的自我精神。合作探究学习的形式可以是由学生自主组织形成、自由组合的小组活动。在小组合作活动中,小组成员之间可以相互交流,讨论甚至辩论。每个人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倾听他人的意见,借助他人的思维方式来启发自己的思维火花。同时教师在其中也要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在此过程充分了解情况,适当指导。启发学生的思路,辨明方向。这样通过集体交流之后,达到拓宽思路,加深理解,共同提高的效果。

五、重视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

主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陶行知先生说:“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他从哲学的高度阐述了“知行合一”的语文学习思想。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是“知”和“行”的统一。学生最终要把所学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在实践运用中举一反三,形成技能。如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生活有机结合起来,缩短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距离、开拓学生视野,满足学生获取知识的愿望,使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培养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总之,只要以学生为主体,就能促进学生的素质发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坚持“学生为主”、“自学为主”的原则。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引导学生善思、会思,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猜你喜欢
自学课程标准探究
广州市教育局邀请专家深入解读《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
设问引导探究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怎样教更有效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中可持续发展教育思想研究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
告读者
怎样培养自学的习惯
编者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