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入点一开启阅读教学的金钥匙

2009-04-13 04:02王秀丽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09年1期
关键词:切入点效率课文

王秀丽

[摘要]当今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承载着重要的任务。新课标新理念要求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提高教学效率。在阅读教学中,选择怎样的切入点,如何选择切入点,将直接影响着阅读效率。本文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尝试探讨恰当选择、运用切入点来体现新的理念,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阅读教学学生质疑教学设计教学效果

新课程改革带来新的教学理念。作为教师。应该学习接受新的教学理念,并以之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师观念的转变可以带动教师对教学艺术的更高追求。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如何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与学生的主体性,如何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阵地,都是教学科研的重要内容。在阅读教学中,如果能够巧妙地选取文本教学的切入点,就无异于找到了一把开启阅读教学的金钥匙。其实,只要用心去研究,我们就会发现每一篇文章的教学都应该有一个或多个切入点,巧妙地切入将会带动对课文全篇的把握,能够帮助我们迅速理清全文结构,甚至直逼文章主旨。切入点的选择直接关系到课堂的教学效果,选准切入点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

一、切入点要有价值

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等给予学生积极地引导,既要尊重学生的选择,同时也要注意到所选择问题的价值。在教学中。我们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抛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乍一看,学生表现积极。但如果这些问题对解读文本和培养学生能力意义不大,那么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了。因此,教师要设计一些有助于梳理课文结构、体悟课文情感、把握课文主旨的有价值的问题。

二、切入点的选择

1以学生的质疑为切入点

在选择切入点时,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有价值的学习内容。作为切入点的问题应该从学生中来,是学生关心的、感兴趣的、不懂的,这样的问题有吸引力,有挑战性,也真正体现了“以学定教”、“学由疑开始”的教学理念。

开课伊始。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大多会有问题要问。教师以此为契机。抓住学生的质疑作为学习的切入点。我在教学《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时,先播放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伦敦海格特公墓的马克思墓,营造氛围。此刻,学生心灵受到震撼,产生想说想问的冲动。我便抓住机会,让学生充分质疑,并将学生的问题梳理、归纳。选出重要的问题——“人们为什么对马克思如此地崇敬、爱戴、怀念?”作为深入学习的切入点。

语文教学强调:语文教学应减少句段分析、讲解所造成的大量无效劳动或低效劳动。直接抓住课文的重、难点进行精讲多练。教师依据学生预习的反馈,抓住学生知识的缺陷和接受的难点授课,引导学生质疑,释疑。进一步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课堂组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问的意识,教给学生问的方法,开掘学生问的潜能,开放学生的思维空间。为达到这个目的,在理解品读重点段、句时,直接以学生的质疑作为学习的切入点,有利于进行思维训练,使学生形成对学习的探究心理。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以教师设计的讨论题为切入点

在强调学生自主选择问题的同时,要注重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在学生选择学习内容不够到位的时候,教师要处理好点与面的关系,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和读懂整篇课文的关系,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在语文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定位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教师同样有选择学习内容的权利,并且要善于利用自己的示范作用加强这方面的指导。

有些文章教师要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材的重点,结合班级学生实际,设计既能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又能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认知功能的讨论题,以此作为学习的切入点,提高同伴间合作的效率。教师设计的讨论题要主题明确,要求清楚,有价值,有学生探究、思考的空间。如《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一课,在自读体悟这一环节,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提纲:“画出语意丰富的句子,多读几遍,小组交流,谈谈自己的体会。”该提纲既抓住了文章的重点,又给学生合作学习留出足够的空间。

在突破文章的难点方面,仅仅靠感知文章内容、品读重难点部分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设计讨论题,作为学习的切入点。如《咬文嚼字》一课,“‘咬文嚼字在阅读与写作中的体现与运用”是本课的难点。为突破这一难点,我设计这样的讨论题:“联系生活学习实际,举出相应的例子,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并在小组内交流。”通过该讨论题让学生在充分感知、理解课文的基础之上,形成发散思维能力,学生畅所欲言,集思广益,将先前感性的认知上升到一个理性的高度,明白作者的良苦用心。

素质教育呼唤大语文教学,主张把学习的触角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有人说:“教师要拓宽教学渠道,使语文课程成为一泓不断更新、永远流淌的活水。”在阅读教学的拓展环节,教师根据内容设计讨论、调查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拓展活动,对于深化中心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学习《陈情表》一文时,我设计这样的拓展题:“我们今天该怎样去尽孝?”学生结合李密的孝行,联系自身实际情况,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坦言自己的不足,表达今后努力的方向。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反思与引导,激发学生去体验亲情,形成良好的品格,从而进一步落实本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语文阅读教学,如何操作,何处下手,向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新课改形势下,新理念指导下,我们当从小处着手,巧妙操作,选准教学切入点,积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深入挖掘,走出文本广泛联系。这样的阅读教学既有深度又有广度。既提高了阅读教学的效率,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又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猜你喜欢
切入点效率课文
“慢”过程 “高”效率
选用合适的方法,提升解答选择题的效率
找寻“切入点”,巧解“数学题”
聚焦立体几何命题 提高高考备考效率
例举高中数学解题切入点的找寻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选好切入点新闻报道才有鲜活性
跟踪导练(一)2
小切入大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