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美丽如蝴蝶

2009-04-13 04:02尹和平马延利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09年1期
关键词:飞舞共情评语

尹和平 马延利

[摘要]随笔是指学生把自己日常学习生活中的所思所感记录下来的一种练笔方式,对于这类写作,教师必须采用比较灵活的批改方法,以促进学生良好写作习惯的养成。

[关键词]写作训练作文批改提高能力

随笔是高中生将自己对社会的观察、生活的体验、心灵的追问诉诸笔端的一种写作方式,它因“随”而流光溢彩。不同于作文训练,随笔粉碎了应试教育的功利性和人为的条条框框,让写作主体乐于为青春呐喊、替个性喝彩、因倾诉挥笔。如果教师能及时批阅、真诚评价、热情讲评,就会使我们僵硬沉寂的语文生态鲜活多姿,楚楚动人,美丽如蝴蝶。

一、批改应讲求时效,让蝴蝶不懈飞舞

随笔是写作主体生命形态的点滴感悟和积累,它可以是经过长时间的酝酿以至最终进发而出的地下岩浆,一发而不可收:也可以是心灵世界和外在世界瞬间碰撞出的火花,稍纵即逝,因此,教师一定要及时批阅。一般可采取分班级定期收取的方法,我每隔一周收取随笔一次。在比较中给予写作主体公平诚恳的评价,让他们的期待不至于杳无期限。如今为了减轻教师的批改量,已经有一部分学生自动组成文学发烧友,他们每写完一篇或一章随笔就会相互修改和品评,并附带上极富张力和友爱的评语。他们的写作热情如盛夏之蝶,飞舞不息。

二、充分发挥评语功能,与蝴蝶一起飞舞

不同于作文,随笔是学生真性情的流露,内容的真实性反映了写作主体对批阅人的信赖程度,而学生衡量是否值得信赖的重要尺度就是随笔中教师人性化评语的数量和质量。因此语文教师应以语文特有的人文内涵和生命关怀走近学生,做他们真诚可靠的朋友,倾听他们心灵世界的悲喜,并将自己的阅读感受及时反馈给学生。

1共情应是批阅随笔的基本要求

学生一旦将真情实感诉诸随笔,就急需得到阅读者的情感共鸣,因此共情应是语文教师批阅随笔的基本要求,教师批改时应设身处地地进入写作主体的精神领域,去理解和体会对方的心理感受。理解和尊重应是共情的前提,高中生和教师之间因年龄和知识的差异导致思考、经验、观念的分歧。教师应调整心理,站在学生的地位和处境上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并给予积极的引导,使教学主客体之间因情感共鸣而不再陌生。

2平等对话促进师生感情

学生是能动的、有思想、有感情的、发展中的个体,他们也有交流思想的社会性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不仅有认知活动的交流,也应有情感和个性的交流。但是高中生的感情已趋于成人化,它深刻、稳定、隐蔽又含蓄,不轻易向外界泄漏,更不愿向临驾于三尺讲台上的教师倾诉。因此教师一定要摒弃师道尊严的高姿态,和学生平等对话,这种对话应该诚恳不做作、坦诚不畏蒽、从容不尴尬,只有这样写作主体才能放开喉咙说话,敞开心灵作文。平等对话,让师生的距离不再遥远;平等对话,让语文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的独角戏。语文教师又何乐而不为呢?

3鼓励性评语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叶圣陶先生说过:“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同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不吐不快。”可见写作是人的天性,学生写作能力的差异源于主体参与的自觉程度。教师的职责全在于激励与引导。因此,教师首先应认识到学生写作的个体差异,用纵向比较模式取代传统的横向比较法,即以学生本体为参照系,只要他们有进步,我们就应该给予客观公正、真诚热情的激励,学生写作的热情定会在这些评语的激励中不断升温。其次,随笔是学生主观情意的表达,是他们张扬个性的产物,它不像作文那样中规中矩,因此教师评语也不一定非得指出写作技巧的不足,只要写作主体有我想表达、我要表达的欲望,我们就应该给他们很肯定的、适合适宜的评价。只要把学生置于想说、想写、想表达的跃跃欲试的心理状态,他们的写作就会如破茧而出的蝴蝶,急欲飞舞于文学的世界。

三、为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使蝴蝶美丽如斯

随笔练习本质意义上仍是作文,它最终的目的仍是为作文服务,因此随笔的讲评也极为重要。每次讲评随笔之前我都会将要宣读的学生作品摘抄在自己的读书笔记上,这些摘录可能是一个精彩夺目的句子,或者闪耀着理性光芒的段落,也可能会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散文,抑或是一篇经过写作主体反复修改仍不尽如人意的断章,只要它感动了我,只要它能给学生一定程度的启迪,我就会声情并茂地向全班学生大声朗读,并在朗读前说明作品带给我的震撼。随笔讲评可以使被讲者获得自我实现的满足感,让欣赏者因羡慕他人而不断历练自己、提升自己。教学的艺术不在于教授的本领,而在于赏识、在于激励、在于唤醒!

罗森塔尔效应证明:凡被教师预先认定为具有发展可能性的学生,若干月后他们的智力相对来说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而事实上这些学生并不一定具有特殊的智力。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善于捕捉他们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习主体的优点在学习环境中得到毫不掩饰的放大,而随笔的批阅和讲评正是需要教师举起放大镜,放大每一篇随笔的美丽,让语文美丽如蝴蝶。

猜你喜欢
飞舞共情评语
共情疲劳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人们为什么不想感同身受
Snow
正中要害的评语
教师评语
不科学的安慰会伤人
十二星座老师写评语
冬的韵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