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水电女工的幸运维权路

2009-04-17 03:13
时代风采 2009年5期
关键词:杨丽右眼昆明市

刘 辉

(一)

2000年8月,朋友告诉夏清清一个信息,某大学要招一个水电管理员,月薪400,负责管理学生公寓的水电。

“上班时间长、工作责任大,除400元净工资外,没有一分钱奖金。”这样苛刻的条件曾吓退过不少求职者。

“我干。”第二天,夏清清早早来上班,认认真真开始了新的工作。

不久,夏清清的努力就得到了认同。三个月后她的工资从400元加到了500元。

夏清清时常想,自己只是中专毕业,要不断提高再就业能力,就必须趁年轻再学点东西。

于是,夏清清利用休息时间参加各种成人再教育培训学习,先后拿到了会计证和计算机操作合格证,并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云南省党校经济管理大专班。

工作、学习、照顾孩子,时间在忙碌中流逝。夏清清相信“有播种,就会有收获。”

捉襟见肘的日子虽然艰苦,但总能看到希望。

(二)

一直在朝目标奋进的夏清清做梦都没想到,日子刚顺,自己的眼睛就出了问题,真应了那句老话“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2001年3月,细心的母亲发现女儿的左眼角充血。

“是不是太累了?”母亲关切地说:“看书不要太晚,早点休息。”。

“没事,睡一觉,过两天就会好。”夏清清嘴上答应着,眼睛却没离开书本。

一周后,情况越来越严重。夏清清感到左眼视力逐渐模糊,看东西时眼前一片血红。

“不能耽误工作。”夏清清利用休息时间抽空上了趟医院。

检查结果出来后,夏清清懵了。

“左眼视网膜脱落,必须尽快手术,否则,将有失明的危险。”医生毋庸置疑地对她说。

“手术费大概要多少?”夏清清轻声问道。

“至少要8000到15000元。”医生的话,让夏清清吃了一惊。

15000元,对夏清清一家来说,无疑是天文数字。

夏清清的家,可谓一贫如洗。由于失业、生病,夏清清一家负债累累。

“她才29岁,我不忍心看到因为没有钱她将失去另一只眼。”夏清清少言寡语的丈夫开始四处求助,向好友、同事和老家的亲戚开口借钱。

爱心感天动地。大家少则50元,多则200元,凑了15000元。

为到北京看病,夏清清辞去了工作。随后,丈夫也辞去了工作,陪着妻子登上了北上的列车。

到了北京,夫妻二人想方设法把开支降到最低。

手术后刚一拆线,夏清清便迫不急待地要求出院。出院后。由于病情的需要她叉在北京的私人小诊所打了几天针。

由于术后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疗,回到昆明后,夏清清的右眼出现眼底出血。没钱到医院看病,夏清清就在街上买点便宜的眼药水和口服药应付。

由于左眼球不断萎缩,医生建议夏清清每隔半年到医院手术注射硅油,每次费用8000元。

环顾一贫如洗的家,夏清清彻底失望了。

这时,夏清清原先所在的企业云南洗衣机厂的党政工领导知道了她的情况后给予了她极大的帮助:厂党委书记亲自出面帮助夏清清申请调减了部分房租,并帮她办理了残疾证。工会主席邹晓凤帮助夏清清申请到148元最低生活保障。

在关爱中体会幸福和温暖的夏清清感到自己并没有被遗忘。

2003年春节前,夏清清左眼出现并发症殃及右眼,造成右眼视力模糊。医生对她说。如果不抓紧手术,会很快失明。

左眼已经失明,现在右眼也面临失明的危险,无助的夏清清再次陷入了痛苦的深渊。

哭得声音嘶哑、双眼红肿的夏清清思前想后,第二天,在母亲的搀扶下找到了曾经多次帮助过她的邹晓凤主席。

邹主席听完情况后果断地对夏清清说:“走,我带你去帮扶中心,去找杨丽主席。”

(三)

2003年1月24目。邹晓凤主席领着夏清清来到了昆明市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找到了正在主席接待室值班的杨丽主席。

“杨主席。”刚一开口,夏清清的眼泪就不由自主地流淌下来。

杨丽主席起身倒了杯茶递给夏清清,关切地对她说:“姑娘。别着急,喝口水,慢慢说。”

夏清清敞开心扉,把自己的不幸遭遇以及几年来的困苦一股脑地倾诉出来。叙述中。夏清清几次哭得说不出话来。

杨丽主席的眼睛潮湿了,她强忍住泪水,一边听。一边做着记录。

随后,杨主席又向坐在一旁的云南洗衣机厂的工会主席邹晓凤详细了解了夏清清的家庭情况和病情。在认真了解核实清楚情况后,杨主席当即作出批示:(一)给予夏清清一次性特殊补助人民币2000元;(二)帮助其争取到足额低保;(三)请洗衣机厂工会给予夏清清一定的关心,尽可能帮助夏清清解决实际困难。

在杨主席的多方协调下,洗衣机厂的邹晓凤主席很快就为夏清清争取到220元的足额最低生活保障,并在帮扶中心为夏清清办理了“特困证”、“就医优惠证”,申报特困职工廉租房,同时为夏清清四处联系力所能及的工作。

为全力挽救夏清清即将失明的眼睛,2003年7月1日,在杨丽主席的倡议下,帮扶中心管委会经集体讨论决定资助10000元给夏清清用于手术救助。

2003年7月11日,夏清清在充满了无尽期望的幸福中做了第三次手术。

夏清清住院期间,杨丽主席多次到医院看望她,并鼓励她振奋精神,树立信心,战胜困难。

(四)

2004年1月2日是夏清清终身难忘的日子。

这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王兆国在云南省委书记白恩培,省长徐荣凯,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杨崇勇,市长章振国的陪同下,到昆明市困难职工帮扶服务中心视察工作。

兆国主席在帮扶中心的每个窗口亲切看望了工作人员,并详细询问了前来“中心”要求救助的困难职工的情况。在元旦送温暖慰问品发放点,兆国主席和困难职工亲切交谈,问寒问暧。在法律救助窗口,兆国主席和蔼地对进城务工人员说:“你们要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在生活救助窗口,兆国主席亲切地询问了夏清清的病情,并亲手将2000元大病救助金递到夏清清手中。

夏清清激动得热泪盈眶。

在当天的日记中,夏清清幸福地写到:“今天,我见到王兆国主席,他向我握手问好。并亲手将2000元大病救助金递到我手中。”

“从我到帮扶中心那天起,杨丽主席和帮扶中心就时刻不忘帮助我解决实际困难。”夏清清说:“每逢元旦、春节、十一、中秋等佳节,市总工会及帮扶中心的同志们总会带着美好的祝福,上门来看望我。”

昆明市总工会、昆明市困难职工帮扶服务中心自2002年11月成立至今,共接待来访件465003(件),涉及职工212042008人(次),“主席接待日”处理来访件12377件,涉及职工54094人(次)。据统计,受到昆明市总工会、昆明市困难职工帮扶服务中心帮助的职工,女职工、女农民工占到半数以上。

猜你喜欢
杨丽右眼昆明市
长发圆心和短发半径
昆明市延安医院
昆明市测绘研究院
左眼右眼
左右眼
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检测题(A)
新形势下,文联何为?①——以昆明市文联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