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生深入“人”心方能赢得人“心”

2009-04-21 06:44杨聪美
现代教学研究 2009年1期
关键词:交流班主任同学

杨聪美

从教几十年来,常听得同行们这样的埋怨:这年头班主任真难当!管严了,学生背地里恨你骂你;管松了,学生们说你不负责任。真是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其实,当学生对你这位班主任有意见的时候,你应当反思一下你是否走近学生,和他们进行深入地沟通交流。我认为,管理学生只有深入“人”心方能赢得人“心”!

一、帮助学生走出困境需深入人心

高中阶段是学生生理和心理都趋于成熟的时期,这一时期学生最容易走入心理“茫”区。一方面,他们第一次离开父母来到学校住校,心里不免孤独、寂寞;另一方面,新学校、新同学使得他们有一种人生地不熟之感。有些同学因为无处寻找倾诉对象,他们会觉得那孤独就像毒蛇一样纠缠着他们,使他们陷入深深的压抑和痛苦之中。开学一段时间之后,当某个异性帮助了他或他对某个异性有了好感,为倾诉长期积压在心中的烦恼,他们便把对方视为自己的“朋友”和对方谈起了恋爱。

记得我担任2006级4班班主任时就发生过这样的事情。高一下期时,一位科任老师告诉我班上肖林和张芳经常在校外出双入对。当时我既惊讶又愤怒:这两位同学在班上表现都不错,成绩也较好,可背地里竟敢谈恋爱!我真想立即把他们从教师里揪出来,痛骂他们一顿。冷静下来时我又仔细想想:我不应该如此愤怒。在这个特殊的年龄阶段,他们想“恋爱”也是正常的现象。现在正是我该走近他们、开导他们、帮助他们走出心理困境的时候啊!

为不惊动其他学生,我开始秘密行军。我把两位同学分别请进办公室进行“攻心”大战。我以非常真诚和蔼亲切的态度开始和他们交流,让他们谈谈双方产生好感的原因。结果原因和我推想的非常相似:两人的家在同一个小镇。其实以前就相识,但以前因为在家有父母、在外有朋友,所以关系就属于普通朋友。上高中以后,两人内心都非常孤独,当他们在回家路上经常相遇互诉烦恼时,双方就渐渐坠入爱河。听完他们的倾诉,我并没有批评他们,而是顺势引导,告诉他们“早恋”的严重后果: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十七八岁是人一生中学习的黄金时期,你要恋爱,就无法顾及学习,那也就必将无法实现你的理想。所以,早恋看似无足轻重,但他有可能改写你的人生!早恋就如同一枚青橄榄,在它还未成熟时就急着去品尝,那你尝到的只是苦涩的滋味;当它成熟时再去品尝那味道肯定是甘甜且回味无穷的。我又告诉他们,若你俩真心相爱,可把这段感情暂且放进“冰箱”里冷冻起来,等实现理想后再续缘,感情既不会变质,你俩的前途也一片光明,多好啊!

两个同学听完我的这一番话语之后,竟然感动得流下眼泪。但感动归感动,我还得教给排遣孤独的方法,否则,他们的感情又会“死灰复燃”。于是我又告诉他们,哲人说:没有孤独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人在长大,也要学会承受孤独,当然也要学会排遣孤独。你可以用写日记的方式来泄愤,平常应多和同学交往,同学多了,孤独也就少了。第二天,两位同学分别给我回了一封信。他们都在信中发誓:读书期间不在恋爱。他们还感谢我为他们找到了排遣孤独的方法。两年后这两位同学都考上了大学。事后我也经常为自己没有采用任何批评话语而帮助他们走出心理困境感到自豪。自豪之余,也深深感受到能把这事处理得较好,主要在于我能与他们进行心与心地交流。可见,深入“人”心是多么重要啊!

二、调动学生积极性需深入人心

学生成绩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学习是否积极主动。因此,作为一名班主任,有责任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平时我经常利用读报课时间给他讲述一些诸如居里夫人、爱迪生等名人的故事,以此激励他们要有屡挫不退、愈战愈勇的精神。可学生不同,情况不同,名人的故事在有些同学身上根本不能产生效应。于是,我感觉到要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只有深入学生内心和他们进行深入交流,找出他们的病因所在,然后再针对“病况”开出药方,这样才能做到“药到病除”。

张伟同学活泼开朗、聪明大方,可他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粗心”。因此,班上同学美其名曰“粗心大王”。高三考试频繁,而他因为粗心导致成绩多次不理想,考试的连续失利使得他非常消沉,以前的活泼开朗被现在的灰心丧气所取代。找他谈谈,刻不容缓。于是我把他叫进办公室开始和他交流。我先代表所有老师肯定他的智商,以此帮助他树立信心。接着我让他拿出一套数学试卷分析失分的原因。这套试卷他只得了90分,一共丢了60 分。经过分析,他发现实在做不起的题有30分,而因为粗心丢失的就有30分。他粗心的具体表现就是把题干中的数字看错,或者计算过程中把数字写错。找出病因后我就告诉他:当自己提笔做题是就要提醒自己一定要细心,否则就又会因为粗心而在成绩上栽个大跟斗。然后我又给他分析:数学方面粗心,推而广之,其他科目也会粗心,这样每一场考试都会因为粗心导致失分惨重。听完我的话他猛然醒悟,充分意识到“粗心”的严重后果。从那以后,他开始改正错误,在学习方面也变得积极主动,很快他的成绩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李滔在班上一向名列前茅,可进入高三以后成绩却在大幅度下滑。这让所有的科任老师大感意外。我也曾找他谈过几次话,但因为他性格内向,他要么闪烁其辞,要么缄口不语。成绩的下滑让我意识到必须打开他的心结,让他恢复正常的学习状态。我又一次把他叫进办公室。这一次我不从成绩入手,而先从他的心情入手,让他知道整天阴沉着脸生活,心情肯定很压抑,内心肯定很痛苦。可能我的这番话说中他的要害,他突然大哭起来,眼泪像决堤的河水在脸上泛滥开来。终于他敞开心扉和我彻底地交谈了一次。原来李滔本身就有远大志向,希望自己能考上重点大学,可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情比他更为急切。每次回家父母都要悉心询问他考试情况,而且还会给他施压。自身的压力和父母的压力像两座大山压得他快要窒息了,终于他在压力面前投降了,他要放弃学习轻松的生活。听完他的倾诉后,我感觉给他减压是最重要的任务。我先通过举例子、打比方等各种方法给他减压,然后又电话联系他父母,让父母理解孩子、鼓励孩子,做孩子的减压器。只有让孩子轻松上阵,孩子才会信心百倍,考出理想成绩!一周之后,李滔的脸由阴转晴,我知道他已放下思想包袱,朝着理想的颠峰冲刺!

我校每年都要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其目的是了解学生对老师教学工作的评价,以此提高教学质量。记得2006年下期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第二天,校长打电话叫我到他办公室去一下,当时我心里像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心想准是学生对我极为不满。我作好挨骂的准备忐忑不安地来到办公室。令人意外的是校长拿出调查问卷微笑着对我说:“年青人,好好干吧,班上同学都非常喜欢你啊!”我拿来调查卷,卷上几个醒目的大字映入眼帘:“杨妈,我们都爱你!”这一刻,我感动得掉下了眼泪!

回想担任2006级4 班班主任的这三年工作,我爱过学生,但也骂过学生。可学生们仍然爱我、敬我,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是我愿意走近学生和他们作心与心的交流。其实,和学生深入交流不只是体现在以上两个事例之中,它应当贯穿于班主任工作的每个环节之中。你只要愿意深入“人”心,你就能赢得人“心”,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才!

猜你喜欢
交流班主任同学
如此交流,太暖!
我的班主任①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
我们的班主任等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
我的班主任大人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