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继盛pk严嵩:蚍蜉与大树的较量

2009-04-21 05:17
百家讲坛 2009年1期
关键词:严嵩

冬 子

明嘉靖三十四年十月。刚刚立冬不久,大明朝的都城北京已完全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覆盖了。晚上时,大雪已经停了,只剩下盈盈的小雪沫还随着街巷里的风肆意地飞舞着。

不由得,严嵩突然感觉到很冷,西苑的大臣值班室里,摆在他面前的是一封兵部武选司员外郎杨继盛的夫人找人代笔的上疏——三年前,杨继盛因为弹劾严嵩祸国殃民“五奸十大罪”,被关入诏狱(锦衣卫太牢),至今未有结果。直到近日,朝中才终于传出了处理的结果,秋后处斩。在最后时刻,这个柔弱的女人毅然站起,向朝廷提出了自己唯一的请求:“倘以罪重。必不可赦,愿即斩臣妄首,以代夫诛。”

作为内阁的首辅,严嵩照例得在所有的奏疏上“拟票”,以供皇帝参考定决,然而,面对这个直接为求死而来的女人,心中有鬼的他却忽然显得不知所措,感到一阵阵慌乱。

在有明一代的所有皇帝当中,嘉靖帝无疑是一个异数。他在位45年,享国之久,在明代仅次于他的孙子万历皇帝,但在这45年里,却有一半的时间用来炼丹和修道。《万历野获编》中记载,从嘉靖二十一年开始,“上既迁西苑……不复视朝,惟留夕事斋醮”。除个别内阁大臣,群臣二十余年不能见其一面。

皇帝做到了这个份儿上,探访政绩不敢奢想。从朝廷到乡野各地,一团漆黑,无一是处。不仅是大臣不满,连民间百姓也忍不住编了一句顺口溜来讥讽嘉靖废政:“嘉靖嘉靖,家家皆净。”嘉靖的表现,可见一斑。历史的故纸堆中,他唯一可以“称道”的是培养了明朝历史上另一个臭名昭著的人——严嵩。

严嵩,字惟中,号介溪,江西分宜人。因为青词写得好,于嘉靖二十年八月拜武英殿大学士,入直文渊阀,成为内阁一员。《明史·奸臣传》中载:“嵩无他才略,惟一意媚上,窃权罔利。”与此同时,在很多明朝史料中也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来显示他的“媚”功:嘉靖二十一年,也就是严嵩入阁后第二年的某日,嘉靖令人制了五顶道士戴的“香叶束发巾”,赐给内阁成员。当时的内阁首辅夏言极力反对,认为朝廷重臣作道士打扮有失体统。相反,严嵩不但欣然接受,并且还在巾子上面再笼以轻纱,以示御赐之物当万分珍惜。正是靠这样一心一意的谄媚逢迎,严嵩逐渐赢得了嘉靖的宠信,被拜为内阁首辅。

终嘉靖一朝,首辅先后更换1O人,像蒋冕之流仅能任职数月,而夏言、徐阶这样的高手也不过几年而已,唯独严嵩入阁20年,任首辅就达15年之久。在这20年里,严嵩使出浑身解数,似“商贾在位”,公然结党营私、卖官鬻爵。《皇明经世文编·纠劾误国辅臣疏》里记载:“嵩挠吏部之权,则每选额要二十员名,州判三百两、通判五百两,天下名医,听其拣择……嵩揽兵部之权,则每选亦额要十余员名,管事指挥三百两、都指挥七百两。”到嘉靖四十一年被罢官籍没时,仅严嵩江西老宅就抄出“金银珠宝书画器物田产,共估银二百三十五万九千二百四十七两余,又直隶巡按御史孙丕扬所抄京中家产,亦不减此数”。

不仅如此,严嵩还利用嘉靖皇帝刚愎自负、偏听偏信的弱点,借皇帝之威公报私仇,打击陷害与他作对的人。从前内阁首辅夏言到御史王宗茂,从兵部侍郎曾铣再到给事中厉汝进,但凡有反对他的,“重者显戮,次乃长系,最幸者得贬斥,未有苟奎者”。

嘉靖三十年正月,锦衣卫经历沈炼上疏历数严嵩“十大罪”,痛斥他身为首辅却“贪婪之性疾入膏肓,愚鄙之心顽于铁石……忠谋则多方沮之,谀谄则由意引之”,以至于发展到“人皆伺严氏之爱恶,而不知霸延乏思威”的程度。奏折呈递上去之后,嘉靖仍在炼丹,严嵩也还在做他的内阁首辅,而沈炼却被“廷杖之,谪佃保安”。几年后,他又被严嵩及其党羽捏造了一个“图谋不轨”的罪名杀害,一起被害的还有他的两个儿子。

在以后的日子里,严党越坐越大,朝中除了马屁声不断外,有想法的大臣也只能噤若寒蝉,敢怒不敢言。整个世界清净了——直到一个人的回来。

嘉靖三十二年正月,沈炼被贬去保安劳改两年,严嵩的势力依旧如日中天。刚把家搬到北京,上任仅一个月的兵部武选司员外郎杨继盛将一封语语痛切、字字呜咽的弹劾严嵩的奏疏送到了嘉靖面前,“臣孤直罪臣……请以嵩十太罪为陛下陈之”。

没有任何悬念,结局一如沈炼。严嵩知道这个消息后不久,杨继盛便被关入了诏狱。混迹官场数十年,精通政治斗争的严嵩并没有费多少精力,就从那封奏疏中找到了足以扭转矛盾方向的关键。然后,在他的刻意提醒下,嘉靖也注意到了那句要命的话:“愿陛下听臣之富,察嵩乏奸。或召问裕、景二王或询诸阁臣。”

其时,太子已死多年,裕王、景王是嘉靖仅存的皇子。出于对原太子的偏爱之情,嘉靖并没有再立太子。但是,在君主专制的封建时期,皇子与朝臣私自结交一向是为大忌,而杨继盛这句激愤之下甚是无意的话,却很能被有心之人曲解为杨继盛受裕,景二王的指使,明为弹劾严嵩,实际上是向嘉靖发难。

皇帝敏感的神经被触动了,虽然无心政事,但涉及权力之争,他还是异常热心的。据《明史》记载;“帝益太怒。下继盛诏狱,诘何故引二王。”

暴风雨来了,处于风暴中心的杨继盛却并没有一丝害怕。当奏疏封存妥当,递送内阁转交西苑之后,他的神情就只剩下了平静。皇帝不理朝政,严嵩作为首辅权势遮天,弹劾他,杨继盛早就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但他并没有后悔。只是让他始料不及的是,原本一句无意的控诉却被做了这么多的文章,甚至把无辜的人也牵连了进来。一人做事一人当,他坦然地答道:“除了二王,朝中还有人敢不怕严嵩吗?”

这是实话,所以嘉靖的担心消失了。但事情却远没有结束。面对这封直指自己为“天下之第一大贼”的奏疏,严嵩第一次真正感到了恐惧。不是害怕杨继盛激烈的弹劾,而是他深深地感受到奏折背后凝聚着一种力量,一种来自无畏于权势,无畏于生死的人们身上散发出的最具震撼的正义的力量。严嵩告诉自己,必须迅速地解决掉杨继盛,瓦解这种力量。

这是一场双方力量对比极为悬殊的战争,从一开始便是真正的生与死的较量。正月二十二日,杨继盛被拖出了牢房,迎接他的是最没有人性的严刑拷打。“先拶到手,拶木绳俱断”、“力受一夹,将胫骨又夹出”、“乃又敲52敲,又夹一夹棍……乃重打4O棍,钉肘镣”、“锦衣卫打100棍,4棍一换……”

没有妥协,也不会妥协,杨继盛始终平静地接受着一切,为受伤的正气保持着最后一份尊严。一位好友实在不忍心看他受苦,托人送来一副蚺蛇胆给他消毒止痛,但他谢绝了!阴冷的牢房里,当被打得稀巴烂的大腿大面积感染,腐烂后,无畏的他忍受住非人的疼痛,拿起打碎的碗片,一下一下刮去腐肉,划破残筋,只留下裸露的骨头在昏暗的烛光下泛着血光,这是人类史上罕见的毅力与刚强……

即使是孤军奋战,势单力薄,即使是前途渺

茫,必死无疑,但依靠对正义的信念,杨继盛始终保持着胜利者的姿态,蔑视着残暴,以铮铮铁骨,顽强地活了下来。

这一年,杨继盛38岁。

三十多年来,他一直是一个平凡的人。

正德十一年,杨继盛出生在河北省容城县,幼年时的杨继盛家境生活并不如意,关于此《明史》记载道:“杨继盈,字仲蒂,客城人。七岁失母。庶母妒,使牧牛。继盘经里塾,睹里中儿读书,心好之。因语兄,请得从塾师学。兄曰:‘若幼,何学?继盎曰:‘幼者任牧牛,乃不任学耶?兄言于父,听之学,然牧不度也。年十三岁,始得从师学。”渴望读书学习的杨继盛在家兄的帮助下说服父亲得以边牧牛边听学,并终于在13岁时正式入私塾读书。也许正是因为学习机会得来不易,杨继盛学习非常刻苦努力,取得乡试中举、人国子监的佳绩。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他考中进士,授南京吏部主事,正式进入仕途。虽然是个冷衙门,但对于出身贫苦的他而言,这一切已经足够了。嘉靖二十九年,任期结束,因工作踏实,召改兵部主事,赴北京赴任。

如果沿着平凡的轨迹前进着,杨继盛会像无数由贫苦百姓出身的普通小官僚一样,在不痛不痒的职位上老老实实地干下去,直至告老还乡、解甲归田。

然而,这毕竟只是“如果”,历史却不容假设。

就在杨继盛入京任职的这一年六月,蒙古鞑靼部俺答汗统兵南下侵明,首攻明朝的军事重镇大同。严嵩的党羽、大同总兵仇鸾贪生怕死,重金贿赂俺答汗,请求他毋攻大同,移攻他处。八月,俺答汗接受礼金后引兵东去,绕过大同,一路长驱直入,直抵北京城下。因为这一年是庚戌年,所以历史上称为“庚戌之变”。

狼烟四起,各路勤王之师慌忙汇集北京。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并不知情的嘉靖仍拜仇鸾为平虏大将军,统领各路兵马。外辱在即,严嵩生动地展示了作为一个奸臣“大私无公”的无耻嘴脸,说:“边塞作战,即使败了还可以掩饰,而京郊作战,失败了却是无法掩饰的,皇上知道了定会治罪。蒙古人不过是想抢点东西,抢够了自然会回去。”于是,两人狼狈为奸,眼睁睁看着蒙古兵在北京附近肆意抢掠了七八日。史书记载:“(俺答)前后所掠男女牲畜、金帛财物,既满志,捆栽去。”仇鸾所率军队“相视葵敢发一矢”。京郊被一扫而空,同时被一扫而空的还有整个大明帝国的颜面。

不仅如此,怕俺答汗再回来,严嵩和仇鸾极力主张同意蒙古鞑靼部提出的无条件互开马市,以满足他们的侵略野心。杨继盛遂愤而上书,即著名的《论互市疏》,论述了开“马市”的“十不可”、“五谬”,指出没有雪耻就议和有辱国体,请求朝廷举兵抗敌。

这是一直默默无闻的杨继盛在政治上第一次正式亮相,哪知得到严嵩支持的仇鸾非常恼怒,而昏庸的世宗听信仇鸾诬陷杨继盛图谋不轨的密告,大怒之下下诏将杨继盛关进监狱,后来虽获出狱但被贬为狄道典史。没有人会想到这将是杨继盛最后一次完整的任职。

或许对于更多的人而言,杨继盛只是一个陌生的名字,而在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近几百年来却无人不尊敬他。从嘉靖三十年来此,到一年多后离开,杨继盛用短暂的时间在这块黄尘蔽目的小地方做了诸多实事。“边方之民,久被残虐”,在杨继盛的感化和引导下,这里的风气有了极大的好转,教育事业也渐渐发展起来,逐渐走上了正常的轨道。嘉靖三十一年杨继盛离任时,百姓“哭泣而送于百里之外者千余人”。

嘉靖终于还是想起了杨继盛。在俺答汗数次违约,继续兴兵扰明,而仇鸾的丑行暴露后,嘉靖想起了两年前那个反对马市,弹劾仇鸾,现在却在狄道当典史的杨继盛,便诏令他复官。先升他做山东诸城知县,一个月后升南京户部云南司主事,三个月后又升刑部湖广司员外郎。但是命运之神却并不打算就此打住。当杨继盛还在匆匆赶路赴任时,又一封任命书却将他指向了另一个地方——兵部武选司。

这是无数官员想尽办法,挤破头皮想要进去的衙门,因为它大手一挥,便决定着所有武将的升迁谪降,是兵部最富、最有权势的职位。而一贫如洗、毫无背景的杨继盛却轻而易举地坐了进来,其理由或许是杨继盛并不想知道的。

庚戌之变后,仇鸾和严嵩反目成仇,严嵩“恨鸾凌,心善继蛊首攻鸾,欲骤贵之”。想借此把杨继盛拉拢过来,收买他,于是举荐杨继盛做兵部武选司员外郎。然而严嵩错了,他只知道杨继盛恨仇鸾,却并不知道“继盛恶嵩甚于鸾”。在杨继盛眼里,严嵩贪污纳贿、结党营私、残害忠良,致使朝局黑暗、民生凋敝。这样的国家公贼,痛恨还来不及,怎会与之为伍?!

这是一个没有私仇的人,他的心里只有公愤。即使整个人,只要有益国家,他也会毫无怨言地贡献出去。经历了苦涩的童年,经历了苦苦几十年艰难的求索。终于站在了现在这个位置上,只要他点一下头,便可以升官发财、扬眉吐气。但是他没有,在看到同僚和百姓被严嵩肆意迫害和鱼肉后,他决定抛去现在的所有,用自己的生命去焚烧那个恶魔。

嘉靖三十二年正月十四日,在决定了上书之后,杨继盛为自己的行动举行了一个仪式,他斋戒沐浴了三天。十八甘,他上《弹严嵩疏》弹劾严嵩奸臣误国、祸国殃民的罪状。疏中,杨继盛历数严嵩祸国专权的“十大罪”,说:“方今外贼惟俺答,内贼惟严嵩,未有内贼不去,而可除外贼者。”并直言:“陛下奈何爱一贼臣,而忍百万苍生陷于涂炭哉。”

“欲坐诈传亲王令旨律绞”失败后,嘉靖三十四年,严嵩抓住机会将杨继盛的名字添人一份死刑名单,秋后处决。消息传出后,杨夫人急忙找人写了一封奏折,请求朝廷允许自己代夫而死。但严嵩又怎会放过杀死杨继盛的机会,在短暂的惶恐之后,他将这封奏疏扔进了文书堆。

嘉靖三十四年十月三十日,杨继盛终于站在了严嵩为他准备了很久的高台上。这一天,乌云密布。这是杨继盛的最后时刻,“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无欲无求的他依然平静,也许他唯一遗憾的只是不能亲眼看到奸佞遭到应有的报应,但他相信,忠义必将战胜邪恶,时间会给予最公正的答案。在即将毅然赴死的最后时刻,他慷慨写道:“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生平泰报恩,留作忠魂补。”

后来也正如杨继盛所坚信的,在张居正、高拱、徐阶等倒严势力的不懈努力下,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曾经不可一世的严嵩终被降职罢官,还回原籍,后又遭削籍、抄家。嘉靖四十四年,严嵩在世人的唾骂声中死去,身后留下的是遗臭万年的骂名。

嘉靖四十五年,杨继盛终于得到了平反昭雪,在嘉靖皇帝的死亡遗嘱——抚恤谏死诸臣的名单中,杨继盛被列在首位。明穆宗即位后,追赠杨继盛为太常少卿,谥号“忠愍”,并采纳御史郝杰的建议,在保定建“旌忠祠”。祠成之日,想必就是杨继盛,还有那个冒死为夫请命的杨夫人魂归来兮,受万民景仰之时。

猜你喜欢
严嵩
﹃酒后真言﹄真要命
明代大老虎严嵩可能不是穷死的
严嵩:用四十年活成自己讨厌的样子
李绅和严嵩
世有多少“触奸柏”
上黄汤
严嵩与徽商集团
金饭碗
恨屋不及乌
明代权臣严嵩父子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