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次“猫”

2009-04-22 04:54朱诗梦
作文新天地(初中版) 2009年3期
关键词:警局张某尾巴

朱诗梦

已经是晚上十点半了,小成还在为一道几何题而苦苦思索。忽然,桌上的电话骤然响起,这是今天晚上小成所接的第15个电话了。“真烦人!”小成气急败坏地抓起了电话:“你到底有什么事啊?烦不烦啊你!”电话里沉默了一会,才响起了一个似乎讨好的声音:“陈局长,您别生气,别气坏了身子!要不,那桥的事情咱们下次再谈谈,下次我再给你带些蜂皇浆来,顶好的,您上次最喜欢的那种。”

小成正要开口,只听“啪”的一声,对方好似抓住了老鼠尾巴的猫一般,利索地挂断了电话。小成愁眉苦脸地叹了一口气,放下了电话。

事情是从三天前开始的。

一个月前,小成和父母搬了新家,住到了这个小区。要高考了,于是搬得离学校近些。这几天,父母都刚好出差,只留了小成一人在家。小成以为,总算可以有几天轻松了,哪知父母一走,便被这催命鬼似的电话弄得神经紧张,可不是,才过了一个晚上,电话已经响了十几次。里面的人每次都叫自己陈局长,嘿,我要真是局长就好了!小成摇了摇头,叹了口气,作业也没心思做了。

于是,他一推作业本,打开了电脑。

小成利索地打开了邮箱,正想给同学发一封诉苦信,突然一封邮件闯进眼帘——“某某大桥招标”,咦,那不是这几天电话里出现频率最高的名词,弄得自己耳朵生茧的那个?本以为是别人的恶作剧……

小成突然有点紧张,他想到了以前看过的新闻,那个“陈局长”难道也……

这天晚上,小成睡得极不安稳。

第二天,小成是被敲门声吵醒的。他顶着一头鸡窝,挂着两个熊猫眼,去开了门。

来人是隔壁的陈叔叔,是个警察,和小成的关系“铁”得很,哥俩似的。

陈叔叔被吓了一跳:“呵!你这什么造型?去参加非主流选美大赛?”边说边提着一袋吃的走了进来。

小成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叔叔,你怎么来了?”

“还不是你爸妈担心你,让我来看看你这儿有没有失火,有没有发生水灾?”陈叔叔开玩笑地说。

“我妈老是瞎操心……”小成嘀咕了几句,突然想起什么:“叔叔,我得跟你说件事儿!”

“什么事这么着急?民以食为天,来,先吃了天再说!”陈叔叔毫不在意,自顾自地吃起他刚带来的东西。“小伙子有喜欢的人啦?”

“哎呀,不是!你想到哪儿去了啊?”小成拉开了陈叔叔,开始讲述这几天发生的事情。

“叔叔,这几天……”

陈叔叔的表情随着小成的讲述渐渐凝重了起来,“真有此事?”

“当真!”小成把头点得鸡啄米似的。

“确定?”陈叔叔似乎不大相信。

小成伸出食指指指天:“确定,一定以及肯定!叔叔,你说说该怎么办啊?”

“怎么办?揭发!检举!这种,就是有这样的大蛀虫,祖国的大梁才会被蛀空!”陈叔叔重重地一拍桌子,起身向门口走去。

“叔叔?”小成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哦!小成,你在家呆着……对了,把这几天打来的电话号码抄给我!”

“好!”小成手脚麻利地在纸上写了下来,递给了陈叔叔,“叔叔走好!”

“嗯!”

接下来的几天,小成脑子里满是电话的事情,弄得他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过了几天,陈叔叔来他家录了音,然后又走了。其间小成和他连一句话都没说上,小成觉得,陈叔叔的脸瘦了一圈。

父母也出差回来了,电话铃几乎再也没想起来过,即使偶尔响几声,也和“陈局长”无关。

事情似乎就这么结束了。

“小成!小成你快过来!”

一个身影带了阵风,呼啸着闯了进来,正是小成许久不见的陈叔叔。

“叔叔,你怎么来了?”

“小成,抓住了!快下楼来!”陈叔叔一脸兴奋,带着还没明白过来的小成就往楼下跑,小成只好跟在后面跌跌撞撞地跑。

小成被陈叔叔塞上了车。很快,车子停在警局门口。

陈叔叔拉着小成进了警局。

拐了几个弯,小成被带到几个人面前。

陈叔叔严厉地对着一个人说:“张某,往这儿看!”

小成刚被拉得七荤八素,还没完全明白过来,定睛一看前面的那个人,发现自己并不认识。

“这就是你口中的陈局长,不认识啦?”

“啊!”小成和张某同时惊呼。

“我说呢,以往陈局长不会那么多次挂我电话……”张某低着头,自言自语。

“他原来就是电话里的人?”小成问道。

陈叔叔开口说:“嗯,想知道事情怎么回事吗?”陈叔叔停顿了一会,“陈局长给了他一个电话号码,他不小心抄错了,而抄错的号码是……”

“正好是我家的?”小成急不可待地问,陈叔叔肯定地点了点头。

“瞎猫碰到死耗子……原来我当了回瞎猫!”小成苦笑着自言自语。

“不!”陈叔叔坚定地说,“小成,这不完全是凑巧,那些贪官污吏,是绝对藏不住他们的尾巴的!”

小成愣了愣,目光下意识地投向了桌上的电话,他突然觉得,这长长的电话线,为什么和老鼠的尾巴那么像呢?

(指导老师 孙玲玲)

评委点评

常言道:“反弹琵琶出新调”,此文根据材料给出的空白提示,用小小说的形式,抨击社会上行贿受贿不良风气的主题。显然,这里的“猫”是有象征意义的,它象征着那些贪官污吏。结尾把电话线比作老鼠尾巴,实在巧妙之极,令人拍案叫绝!

文章构思奇特,情节曲折,可读性强,颇有《故事会》的风采,这些都是本文最大的亮点。

(宁波华茂外国语学校丁旭琴)

猜你喜欢
警局张某尾巴
你非叫我跑
酒后应赌跳江溺亡 虽非恶意仍需担责
叫你还搞破坏
成立正当防卫的条件
谁的尾巴最奇妙
比尾巴
我能否继承同居男友父亲的遗产
瞧,它的尾巴会表达!
照片
阿富汗南部警局遭自杀式袭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