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应对危机加强区域合作努力保持呼包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2009-04-23 06:30崔京英
北方经济 2009年21期
关键词:全区经济发展

张 晶 崔京英

近几年,呼包鄂三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措施,找准自身优势,突出解决制约经济发展薄弱环节,促进区域合作,优化发展环境,国民经济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对带动全区经济发展起到了较大作用。截至2008年底,呼包鄂三市常住人口679.56万人,城镇人口所占比重达到67.2%,人口密度为51.6人/平方公里。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如何进一步发挥呼包鄂三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我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求我们认真贯彻中央和自治区“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应对危机。加强区域合作,努力保持呼包鄂三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一、2008年及今年以来呼包鄂三市经济发展情况的主要特点

2008年,呼包鄂三市经济在三次产业共同拉动下,整体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协调发展,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不断扩大,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提高。

(一)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宏观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2008年,呼包鄂三市经济总量达到4679.37亿元,比上年增长18.9%,增速快于全区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与2003年相比,年均增长23.5%,快于全区平均水平3.6个百分点。三市经济总量占全区各盟市的比重也由2003年的48.4%提高到2008年的53.7%,提高了5.3个百分点。其中,2008年呼和浩特市生产总值1316.37亿元,年均增长20.1%:包头市1760亿元,年均增长22.9%:鄂尔多斯市1603亿元,年均增长28.1%。呼包鄂三市人均生产总值由2003年的18651元增加到2008年的69454元、高于全区平均水平1.16倍,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到10000美元。呼包鄂三市地方财政总收入合计达到605.15亿元,占全区的比重达到54.7%,比上年增长37.8%。其中,呼和浩特市158.31亿元,增长32.4%包头市181.81亿元,增长26.5%:鄂尔多斯市265.03亿元,增长50.8%。呼包鄂三市人均地方财政收人达到8982元,比全区平均水平高95%,其中,鄂尔多斯市达到16885元。

(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加快

2008年,呼包鄂三市在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牧业产业化进程方面取得了新成绩,特别是新型工业化步伐明显加快,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优势特色产业不断壮大。呼包鄂三市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2003年的7.9:46.0:46.1调整为2008年的4.0:52.1:43.9。呼包鄂三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846.71亿元,占全区各盟市的53.5%,5年平均增长30.4%。其中,呼市、包头市和鄂尔多斯市年均分别增长26.4%、30.3%和32.8%。能源、冶金、装备制造、化工、农畜产品加工和高新技术产业等优势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已占到三市工业总量的90%左右。呼包鄂三市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稳步提高,形成各具特色的服务业发展格局,第三产业增加值5年平均增长22.6%,快于全区平均水平5.2个百分点。其中,呼包鄂三市年均分别增长20.5%、21.7%和28.5%。近几年,呼包鄂三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大力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积极推进农牧业产业化进程,呈现出“农业增效、粮食增产、农民增收”良好发展势头。同时,三市的农村牧区人口加快向城镇转移,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2008年,呼包鄂三市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67.2%,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其中呼包鄂三市分别达到60.3%、75.9%和65%。

(三)投资消费出口需求持续扩大,自主增长机制逐步形成

2008年,呼包鄂三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措施,成效逐步显现,固定资产投资增势趋缓,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呼包鄂三市5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790.76亿元,占全区的50.6%。其中。包头、鄂尔多斯突破千亿元,三市5年平均增长39.7%。年均分别增长28.9%、37%和54.8%。城市建设和生态建设得到加强,人居环境得到改善,城市发展空间布局逐步优化,城市对经济发展的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明显增强。节能减排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生态环境和城市污染投入进一步加大,城市空气质量有所好转。2008年,呼包鄂三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318.68亿元,5年平均增长33.6%,快于全区平均水平13.8个百分点。呼包鄂三市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41亿美元,占全区的比重为45.9%,5年平均增长22.2%。三市外商直接投资额达到23.28亿美元,5年平均增长52%,占全区的比重为87.8%。

(四)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利益的实际问题,城乡居民收入明显增加

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努力增加居民收入水平和改善民生,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果。2008年,呼包鄂三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231元,比全区平均水平高出40.2%,比上年增长17.8%。5年均增长19.3%。其中,2008年呼包鄂三市分别为20267元、20861元和19004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9.8%、16.7%和17.1%:呼包鄂三市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058元,比全区平均水平高出51.6%,比上年增长15.2%,5年平均增长17%。其中,呼包鄂三市分别为7051元、7076元和7052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2%、15.1%和15.2%。从就业情况看,2008年,呼包鄂三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达到78.32万人,占全区城镇单位从业人员的32%:三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分别达到30872元、31780元和36255元,列各盟市的前三位,分别比上年增长15.5%、18.3%、13.9%。

尽管呼包鄂三市经济有了较快发展,但是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也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三低一高”:一是整个区域的工业化水平较低:二是区域的城镇化水平较低,城乡二元结构矛盾较突出;三是经济国际化水平较低,经济外向型联系较弱,2008年三市经济对外依存度只有6.1%,全国平均水平为59.2%,全国地级市2007年平均水平为104.3%:三是能源消耗水平相对偏高,节能降耗任务艰巨。此外,社会事业及民生改善与经济发展还不够协调等。

从今年前两个月经济运行情况看,金融危机对呼包鄂三市经济发展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呼包鄂三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72.77亿元,占全区12个盟市总数的55.5%,比上年同期增长19.2%,低于全区平均增速0.4个百分点:社会消

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59.42亿元,占全区的57.2%,增长20.4%,低于全区平均增速0.1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131.27亿元,占全区地方财政总收入的60.4%,增长52.5%,主要是鄂尔多斯市同比增长较快,达到120.4%,而呼市、包头市分别增长3.9%和12.3%,低于全区平均增速32.6个和24.2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支出完成52.16亿元,占全区地方财政支出的26.1%,增长25.3%,低于全区平均增速63.6个百分点。

二、呼包鄂三市经济发展应着重解决的主要问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今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是“保增长”。呼包鄂三市要增强忧患意识,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特别是应对金融危机,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抓住机遇,通过加大对基础设施、城市改造、结构调整、环境保护和民生领域的投入力度,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积极为全区保增长做出贡献。

(一)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努力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呼包鄂三市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和全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好国家扩大内需的各项政策,切实采取措施,大幅度增加公共支出,保障重点领域和重点建设支出,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继续加大对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节能减排、自主创新、先进装备制造业、服务业、中小企业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二)以当前机遇为契机,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

每一轮世界经济的深刻调整,都是全球资源配置格局的重新洗牌,都会引发全球产业布局的大调整,面对金融危机,我们不能只专注“危”,更要善于把握和看到其中的“机”。呼包鄂三市应该利用这次危机,做好调整产业结构、挖掘潜能优势的文章,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扎扎实实地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

(三)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优化消费环境

努力扩大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农村牧区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把农村牧区市场作为扩大消费的着力点:抓住消费结构升级的有利时机,重点培养和扩大汽车、通信、旅游等消费热点,不断拓展新的消费领域。加大对社会事业和薄弱环节的投资力度,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市场,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各项建设,提高城市品位,方便人民群众生活。

(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

总的来说,目前呼包鄂三市发展速度还是比较快的,但经济实力和国内其它城市群还存在一定差距。城市的积聚能力较弱,对外开放程度不高,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制约了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因此,呼包鄂三市要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度,加快推进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建立高度开放、竞争活跃的市场体系,积极参与世界竞争,努力实现呼包鄂三市之间对外开放政策与地方政府行为的协调,不断提升呼包鄂城市群对区域外的吸引力和城市的扩散、辐射能力。

(五)在新的起点上推动呼包鄂区域合作向纵深发展

呼包鄂三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应审时度势,抓住机遇,加强合作,推动区域一体化,实现共同发展。

一是突破行政障碍,提高呼包鄂合作水平。应打破在资金、人才、技术、资产重组、人口和物流等方面的各种障碍。在遵守国家现行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可以在建立区域经济管理体制上做更多的探索,如建立区域性资本市场、成立区域性共同发展基金等。还可以在投资准入、市场秩序、信用信息等方面推行一体化。对涉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问题如推进区域统一市场的形成等问题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促进区域内部的市场开放和要素的自由流动。鼓励民营企业跨地区投资,共建企业信用监督体系,

二是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加快产业整合和调整步伐。首先,根据呼包鄂三市的资源条件和工业化水平,遵循市场规律,通过制定一系列共同政策,鼓励和引导要素流动和产业分工,促进该区域内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力布局的合理化。其次,协同整合产业优势,实现产业多元、产业升级和产业延长。努力培育若干具备地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以及合理分工和优势互补的产业体系。通过增加科技投入,降低消耗,不断延伸产业链,实施品牌战略,增强市场竞争力。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区域性的产业体系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避免产业结构趋同。再次,呼包鄂地区要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率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以快捷便利的铁路和高速公路网为纽带,促进城市与乡村的一体化建设,实现“同城效应”。

(六)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一是要大力扶持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和第三产业加快发展,特别是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问题,制定出台优惠政策。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扶持这部分人从事第三产业。二是树立民生优先的原则,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应该增加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提高农牧民在非农产业中的工资性收入,使之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三是加快各项社会事业建设步伐。呼包鄂三市作为经济相对发达地区还应该加大对社会事业及民生改善的投入力度,在促进城乡居民消费、提高公共医疗卫生水平、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走在自治区前面,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有利条件。

猜你喜欢
全区经济发展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第十届“我是小画家”全区中小学生书画大赛获奖作品选登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内蒙古自治区召开全区统战部长会议
全区统战部长会议召开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南宁市:把握环境保护新常态 担当全区执法排头兵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