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智慧演绎言语实践的精彩

2009-04-29 04:37张新兴
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 2009年3期
关键词:造句梅兰芳京剧

张新兴

有幸参加学校青年教师教学比武活动,其中两个教师所教的《梅兰芳学艺》(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的片段给我印象很深,值得反思。

一、眼睛会说什么话?

《梅兰芳学艺》中重点句子:“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这个句子对学生来说也是教学的难点。因为在学生的心里只知道嘴巴才会说话,眼睛怎能说话呢?他们怎么能够体会到“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呢?下面是两个教师对这个句子的教学片断。

【教师甲的教学片断】

师:大家一起读一读这一句。

生: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

师:谁来说,这句话写梅兰芳什么?

生:写梅兰芳眼睛会说话。

师(板书:眼睛会说话):对,那么你说说眼睛会说什么话?

(学生有的独自思考,有的同桌讨论,不一会儿举手。)

生1:我说,梅兰芳心里有痛苦,他是用眼睛告诉人家的。

师:理解得不错。我请大家也用眼睛来告诉大家你心里的意思。看谁能够把意思用眼睛给“说”出来。谁上台用眼睛说“高兴”的意思?

(生2上台面向大家,皮笑肉不笑,惹得下面学生哈哈哈笑。)

师:谁来用眼睛说“惊讶”的意思?

(生3上台面向大家,瞪大眼睛,张大嘴巴,伸出舌头,又是一阵哈哈哈的笑声。)

然后,教师依次让学生表演“生气”“痛苦”“悲伤”的意思,学生只是面容表情在变化,又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而眼睛依然“说”不出话来,教师却对上台的学生大加表扬。

【教师乙的教学片断】

师:谁愿意读这一句话?

(请三个学生读这句话,一个比一个读得好。)

师:读得真好!我们知道原先梅兰芳的眼睛——

生:没有神儿。

师:经过长期苦练,他的眼睛——

生:会说话了。

师(板书:眼睛会说话):谁来说一说,“眼睛会说话了”是什么意思?

(学生思考,有的交头接耳,一会儿有几个学生举手了)

生1:我的理解是,梅兰芳心里的话不用嘴巴说出来,而是用眼睛来让人家知道他心里的话。

师:理解得很好!人们从他的眼睛里,会看出他有时想“说”什么呢?你们能不能猜想一下,再告诉大家?(学生仰头思考了一会儿,有学生举手了。)

生2:有时,他会用眼睛告诉人们他心里的痛苦,或者快乐。

生3:有时,他会用眼睛告诉人们心里的委屈。

师:你们猜想得真好!请大家看书上梅兰芳在演戏的那幅插图,想一想,他在演戏时眼睛会说什么话?

(学生注视着梅兰芳在演戏的那幅插图,思考一会儿后举手。)

生4:我想,他在台上演戏,有时会用眼睛告诉观众他当时心里的愤怒,或者悲伤。

生5:我认为,梅兰芳在演戏,有时会用眼睛告诉观众他当时心里对亲人的爱,对敌人的恨!

生6:还有,他演到开心、高兴的事,观众从他眼睛就能看出来。

师:说得好!你们再看一看书上题目旁边的梅兰芳相片,你能从他的眼睛里知道他仿佛在对你“说”什么话吗?(学生又兴致勃勃地观察梅兰芳面貌慈祥的相片,然后纷纷举手,喊叫“我来说”,气氛活跃。)

生7:我从他的眼睛里,仿佛听到他在说:“你好,小朋友。”

生8:我从他的眼睛里,仿佛听到他在说:“孩子们,我爱你们!”

生9:我从他的眼睛里,知道他一定在说:“孩子们,你们是幸福的,不过,一定要勤学苦练啊!”

师:你真行,把课文里的“勤学苦练”这个词也用上了。

生10:我从他的眼睛里,知道他一定在说:“孩子们,你们要好好学习,长大后多为人民服务!”

生11:我从他的眼睛里,仿佛听到他在说:“小朋友们,只要你们努力学习,将来也能成为有用的人!”

……

师:大家真会用心读书!是啊,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梅兰芳的眼睛也充满了对孩子们的慈爱和希望!其实,你们的眼睛也在说话呢!

【评析】

以上两个教学片断,教师都重视了句子的教学。这一句里的“眼睛会说话了”对低年级的学生理解起来的确有困难。怎样突破难点呢?第一个教师追求的是“手段表演化”,学生用眼睛来“说”出“高兴”“惊讶”“生气”“痛苦”“悲伤”等意思,学生在台上只会皱眉头、咬牙关、瞪眼睛、吐舌头,面目滑稽可笑,当然只能给听课老师和学生带来“热闹”的感觉,而阅读对话过程也陷入了形式化,教学目标“虚化”了。要知道,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可是苦练十年的功夫啊!哪有课堂上几分钟就能够让孩子“眼睛会说话”?

第二个教师从语文的角度出发,重视词句教学训练,把活动指向言语实践,学生在言语实践中理解、感悟和体验。“会说话”的补白是从学生身上寻找超越生成的基点与生长点,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词语、领会句子的意思,而后把课堂对话教学指向语言形式,用“眼睛会说什么”这一个富有张力的问题,架构了具体的文字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让学生走进文本,诱发学生用“心灵”跟梅兰芳对话,倾听这位京剧大师眼睛会“说”出的喜、怒、哀、乐、爱、苦、悲、愁、恨,使学生说出了京剧大师的内心世界,说出了个性化的感悟,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发展。学生在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主动建构语言的同时,也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学生不仅仅有所知,而且有所感,臻于“我在课文中,课文也在我心中”的最高体验境界。

此外,在对话教学过程中,教师极有智慧地充分开发和利用教材的资源,发挥了课文中两幅插图的作用,让学生看梅兰芳的剧照体会“演戏时他的眼睛会说什么话”,再看梅兰芳的相片去观察他的眼神,进入这位京剧大师的心灵深处去倾听他会说什么话,学生情绪高涨,说出了梅兰芳眼睛的神、情、韵。这样,教师善于“用教材”进行句子教学有了层次性,又有了深度和广度,从而使学生在言语理解实践中成功地突破了文本教学的难点。

二、“终于”造句走出模式化

课堂进入《梅兰芳学艺》最后一段话的教学。这段话只有一个句子,其中的“终于”是要求学生理解和运用的一个词语。由于低年级学生的社会阅历、生活体验还不是很丰富,因此对于这个词语的教学也有一定的难度。下面是一个青年教师引导学生对“终于”的理解和运用的教学片断:

师(出示两个句子):大家读一读这两个句子。

1.经过勤学苦练,梅兰芳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2.经过勤学苦练,梅兰芳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学生读句子)

师:你们比比看,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生:第二个句子多了个“终于”。

师:“终于”在这里告诉我们什么?

生:我认为“终于”在这里是告诉人们梅兰芳勤学苦练的结果。

生:我认为“终于”是说梅兰芳成为京剧大师是不容易的。

生:“终于”在这里是讲梅兰芳要经过勤奋学习、刻苦训练才成为京剧大师的。

师:大家说得很好!所以读的时候要强调“终于”这个词,大家再带着这样的理解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一段。

(学生读得很好)

师:下面,谁也能用“终于”这个词语说一句话?

生1:我经过思考,终于明白了老师的意思。

师:可以。

生2:我经过勤学苦练,终于在期中考得了双百。

师:很好。

生3:我经过努力学习,终于考上了大学。

师:请问,你考上大学了吗?还没有实现可不能说大话。你知道谁考上大学了?

生3:我的邻居张捷哥哥今年考上厦门大学了。

师:你能用“终于”重新说好这句话吗?

生3:经过努力学习,我的邻居张捷哥哥今年终于考上厦门大学了。

师:这就说实话了。谁也要用“终于”说实话?

生4:经过刻苦练习,我终于写了一手好字,获得学校书法比赛二等奖。

生5: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班终于获得了一面“流动红旗”。

师:说得好!大家想一想,能不能把句子的开头变一变,不用“经过……终于……”,而用(出示:“在谁……下,我或者别人终于……”)来说话。

生5:在老师的帮助下,我终于进步了。

生6:在妈妈的鼓励下,我终于会背诵课文了。

生7:在组长的帮助下,我终于完成了作业。

师:大家说得好!下面谁能用(出示:“谁在……下,终于……”)来说话?

生8:我在爸爸的带领下,终于找到了超市的出口。

生9:奶奶在妈妈的关心下,终于恢复了健康。

生10:小红同学在我的帮助下,这次语文终于考了92分。

师:大家真会说话!下面看谁会用(出示:“在……下,谁……终于……”)来说话?

生11:在老师的帮助下,我克服困难,终于把班级卫生区打扫干净了。

生12:在妈妈的鼓励下,我读了许多课外书,现在终于会讲故事了。

……

师:大家“终于”学会了新词语,老师真为你们高兴!

【评析】

以上教学片断,应该肯定教师在拓展延伸的环节里,找到了学生语言发展的生长点,借助词语“终于”让学生在言语实践中理解、积累、内化和运用,使学生扎实地学习语言。我听了不少的课,发现低年级学生在用词语造句时,往往会受思维定势的影响,落入模式化,随心所欲不顾后果地说,这对学生的语言发展极其不利。

上面用“终于”造句的教学片断,教师富有智慧的设计和有效引导,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至少有以下两点:一、在学生运用词语“终于”造句的内容走入“虚假”的禁区时,教师及时机智地进行引导,“去伪求真”,使学生明白造句也要说真话、实话,杜绝了说话假、大、空的现象,培养了学生正确学习语文的态度。二、在学生被句式“经过……终于……”套住,走向模式化的时候,教师及时地出示预设的句式,提供新的语境给予点拨,拓宽语言思维领域,拉了学生一把,帮助他们跳出“模式”,另辟蹊径地发现言语“新天地”,一个“终于”造出的句式就多样化了,内容也丰富了,从而发展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可以说,这样的词语理解和运用的训练是扎实高效的,为进入中高年级的作文训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猜你喜欢
造句梅兰芳京剧
从造句入手学写话
为什么京剧被誉为“国剧”
《京剧人设》
造句
梅兰芳以情打假
梅兰芳以情打假
造句
梅兰芳苦练基本功
我们是这样造句的
名旦梅兰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