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分制下高职院校图书馆馆员素质的培养与提升

2009-05-19 07:16梁伟娥赵爱民
活力 2009年19期
关键词:学科馆员提高

梁伟娥 吕 淼 赵爱民

[摘 要]高校图书馆员的素质,是高校图书馆现代化发展的关键。提高馆员的素质,是高校图书馆适应新时期要求的决定性因素。本文对新时期图书馆员应具备的素质进行了探讨,并就提高馆员素质的必要性、提高馆员素质的途径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馆员素质;学科馆员;女性馆员;迫切性;提高

图书馆员是图书馆事业的灵魂,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图书馆各项功能的发挥。但是落后的经济状况使图书馆难以吸引人才,缺乏良好的培训机制又难以留住人才,缺乏人才的状况又制约了图书馆的发展。因此培养和提升图书馆现有人才的素质对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提高高校图书馆馆员素质的迫切性

(一)图书馆实现服务现代化的需要。目前,高校图书馆在书刊采访、分类编目、著录、流通等主要环节基本实现了计算机管理。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社会化是未来高校图书馆的发展趋势。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直接关系和影响到图书馆现代化服务水平。

(二)满足多层次读者需求的需要。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对象是多层次的,他们查找文献的类型是多方面的,需要提供的情报检索和文献信息服务的内容也是多种多样的。他们提出的问题不仅专业性强,而且有相当的广度和深度。这就要求馆员由过去知识积累的轻量型向现在的重量型转化,整体知识结构要有质的提升,以满足多层次读者多方位的需求。

(三)图书馆自身发展的需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和馆藏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图书馆之间的竞争由原来的馆藏数量与建筑规模的竞争向信息组织与服务质量转变。图书馆员是图书馆发展的内在动力,在图书馆生存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

二、新时期高校图书馆馆员应具备的素质

(一)思想道德素质。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是图书馆员政治思想素质的核心,也是图书馆工作者发挥自身优势,推动图书馆事业向前发展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具体落实到为读者的信息服务工作的过程中,就是对图书馆事业富有忠心,对读者富有爱心,对工作富有责任心。高校图书馆员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具有诚实正派、淡泊名利、甘为人梯、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以及勇于开拓、积极进取、坚忍不拔的时代精神。

(二)业务素质。1.较高的文化素质。图书馆藏书众多,古今中外无所不包,各门科学无所不有。图书馆工作具有独特的科学性,就是对社会文献的整序工作。为此,馆员必须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才能胜任自己的本职工作。

2.熟练的业务技能。熟练的业务技能来源于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对本职工作的热爱。随着计算机管理进入图书馆工作,要求馆员必须能够熟练地使用计算机对图书资料进行管理和应用,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数据库、文献信息服务类产品,或通过馆际互借手段为读者提供非馆藏文献信息的资源服务。

3.创新能力。有创新精神的馆员是图书馆内在发展的动力。信息网络的发展,对馆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馆员应具备与网络时代相适应的创新意识,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努力掌握信息服务的新方式,新知识,新技能,成为适应现代化事业的创新性人才。

4.人际沟通能力。良好的沟通,有助于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因此,馆员应该加强心理学、公共关系学等软科学方面的知识学习,锻炼语言表达和说服能力,努力缩短馆员与用户之间“共识”的距离,逐步建立起一种互相信任、相互理解的相容关系,提高馆员在用户心目中的地位和影响。

(三)身心素质。

高校图书馆员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能够承受繁重的工作和各种艰苦环境的考验,同时也要求馆员应保持积极的心态,在工作中学会心理调节,克服不良情绪,顽强地去面对现实,挑战“压力”。

三、提高高校图书馆员素质的途径

(一)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对馆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树立馆员的敬业意识、乐业意识、勤业意识、职业规范意识,形成一支头脑敏锐、政治思想水平较高的图书馆员队伍。

(二)建立竞争机制。图书馆应建立竞争和激励机制,各岗位馆员采用聘任制,竞争上岗。竞争激励机制的建立,要让馆员有危机感,营造能者上,不称职者下的氛围。

(三)树立先进的学习观念。一是要强化终身教育理念;二是要树立集体学习理念;三是树立多元学习理念;四是树立隐性学习理念。

(四)建立完善的培训制度。馆员的培训应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根据不同岗位需求和个人所学专业的不同,进行不同的培训。1.实现全员普及培训;2.岗位专项培训;3.培养高级专业人才。

(五)引进多学科人才。因此着有识之士的努力,各图书馆相继引入了非图书馆学、非情报学的人才,但整体来看具有单学科知识结构的人占了大多数, 随着先进技术手段在图书情报工作中的广泛应用,图书情报向深层次服务方向发展,中国加入WTO后国际间频繁交往,图书馆学、情报学与计算机、语言文字等种种学科之间紧密结合,图书馆急需要复合型、强适应、学科交叉型人才。

(六)建立学科馆员制度。探索学科馆员多样化、深层次、高效率的创新服务模式成为学科馆员制度面临的重要课题。学科馆员作为这种先进的办馆理念和全新的服务模式的践行者,通过创新服务模式,能为学科用户提供深层服务,能在学科馆员和对口专业之间建立起不可分割的学术纽带,能大大提升大学图书馆的工作水平和学术水平。

(七)培育一个鼓励学习的文化氛围。培育一个鼓励学习的文化氛围,将会造成良性循环。“工作学习化 ,学习工作化”是学习型组织的工作态度。一个有着良好学习氛围的图书馆将会是一个充满希望和活力的图书馆。

(八)通过电子学习,培养自学的能力。电子学习的界面是web方式,电子学习的目标是新的知识及前沿技术。图书馆应鼓励馆员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进行电子学习,优化知识结构。

(九)加强对女性馆员的培养。图书馆是女性就业较多的一种职业。图书馆的领导应制定倾斜政策,鼓励女图书馆员学专业、学理论、学技术。图书馆在开发女性人才的同时,也应该正视部分女性所表现出的缺点和弱点。□

(编辑/永安)

猜你喜欢
学科馆员提高
民办本科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体系构建
基于学习路径图的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培训体系探究
人力资源管理视角下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专业化发展
试论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
多渠道提高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
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策略研究
高校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探析
让作文互评提高能力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论数字化图书馆中学科馆员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