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彩虹奔跑

2009-05-21 08:52杨仕芳
民族文学 2009年5期
关键词:悼词牛粪水井

杨仕芳

三公一心想去坐牢,等待着警察的到来。我和三公的心情一样急切,我们天天向村口的那条路张望,结果张望了十三天,那条路上连警察的影子都没有看到。

我叫王响亮,村里人却叫我王哑巴,因为我生来就不会说话。后来,整个南山村只剩下王三公叫我王响亮了。他是个光棍,八十九岁,嘴里已经找不到一颗牙。然而他却时常用那张风烛残年的嘴叫唤着我的名字,使我始终相信总有一天也能响响亮亮地说话,所以我打心底喜欢他,感激他。他觉得自己活着对村子人是个累赘,不想麻烦大家了,几次三番地要我帮他写信给派出所表示要去坐牢。

后来,三公恍然醒悟,说,王响亮,派出所没来抓我,那是他们只抓坏人,你就再写一封吧,把我写成坏人。

我觉得他说得有道理,便又摸进父亲和母亲的房间偷出一张信纸,把三公写成坏人。三公又从床底下摸出五块钱。我再次跑到镇上去寄信的时候,先找来一根绳子把我们家的牛套住,拴在一棵松树下,所以父亲不知道我又跑到镇上去寄信还吃了一大碗米粉。我寄出第二封信后,村口的那条小路仍旧寂寞无比,从早到晚都没出现一个陌生人。

三公很失望,整天陷在苦恼里,后来,他怀疑那是因为警察知道他并没有做过坏事。虽然他当过国民党兵,但那已经是半个世纪以前的事,早已成为历史,无人过问。他不由得难过起来,照这样下去,再写一百封信,一千封信也没用。那该做点什么坏事呢?他感到为难,他做不了偷鸡摸狗的勾当,再说了村里人待他那么好,总不能以怨报德吧,不然死都不得安宁。问题是现在活着只是个累赘,活得越长越是累赘。就算村里人不厌倦他,他也厌倦自己了。好些比自己年纪小且儿孙满堂的人都撒手归西了,他却还能吃能睡地活着。这是老天在开玩笑吗?他回答不上来。那就做一件坏事吧,他在心底对自己说。后来,他想到了全村人都离不开水井——把水井弄脏。这样警察就会找上门来把他带走,而事后水井又能清洗干净,一样可以滋养全村。人们会原谅他的,他想。现在他又陷入另一个苦恼里,他连走路都要借助木杖,又如何能弄脏水井呢?两天之后,他又想到了我。

那天黄昏,他站在家门口一边招手一边呼喊我的名字。开始我并不回应,我想听他叫喊王响亮这三个字。我喜欢那种感觉。直到他叫了九回,我才跑到他的面前。他咳了两声,说,王响亮,我想到办法了,你帮我捡牛粪吧,想坐牢就得用牛粪。

我不知道牛粪和坐牢有什么关系,想了想觉得他是老人说话自然有他的道理,于是就照做了。何况我天天上山去放牛,捡牛粪对我来说一点也不难,如同用刀砍掉一棵小树,一样容易。不到三天时间,我就捡了半箩筐。三公望着那半箩筐牛粪,说,王响亮,我要把这些牛粪倒到水井里,你不要害怕,我不是要让村里人吃牛粪,水井脏了可以洗的,我只是想让派出所相信我在做坏事,他们才会来抓我的,那样他们一定会来的。

我没等他说完话就跑到井里,喝了一瓢水,正想喝第二瓢的时候,看到他拄着一根竹棍,背着一只黑色的麻袋,瑟瑟缩缩地向水井走来,那样子就像一棵落光了叶子的树在风中摇摆。我慌忙跑回家。

家里只有母亲,她正在楼底下喂猪,没空理我。我便跑到鼓楼里,父亲正在打牌,我挤到他身旁示范着告诉他,三公把牛粪倒到水井里,水不能喝了。父亲的嘴巴就海碗一样大起来,说,三公老糊涂了,真老糊涂了,都把牛粪倒进水井里。鼓楼里顿时一片哗然,然后人们匆匆忙忙地向水井奔去。此时,三公蹲在水井旁望着一脸愠色和惊讶的人群拥到面前,一点也不慌张,脸上的皱纹都像一群盘根错节的树根稳稳地扎在那里。他指了指水井,说,我把牛粪倒进水井里了。父亲的巴掌立即飞过头顶,终于没有甩过去。他发现三公不是他儿子,不是想打就能打的。最后,父亲的巴掌变成一根手指,说,三公啊,你老糊涂了,这水是全村人喝的,做什么都不能做这事啊。

三公说,我没糊涂,我是在做坏事。

父亲摇了摇头说,你老糊涂了,回家去吧。

人们就把三公扶起来,把他送回家。三公却推掉人们帮忙的手臂,他不想回家。人们只好使劲抓住他了,他没了力气,像一只动弹不得的青蛙。他仍旧不停地叫喊,我没糊涂。真的没糊涂,我是故意那样做的,把我抓去坐牢吧,我做了坏事。

人们听他的话,把他架回房子里,按在床上,然后去冲洗水井了。父亲站在水井旁指挥着人们把井里的水和牛粪全舀出来,撒下石灰,然后用稻草扎成把子涮着水井的墙壁。不到半天时间,水井又是水井了。父亲舀起一瓢水就往嘴里送。人们就哗哗地拍起手来。

王三公老糊涂了,全村人都知道。

我却知道他没糊涂,他只想坐牢。然而没人要把他送到牢里去,所以他只好又叫我帮他写信。我本来不想再帮他的忙了,他做的是坏事,但是我看到他如同一只干瘪的虾子缩在椅子上,目光无助,向我伸来的手被风吹一样微微发抖,心不由得疼痛起来,终于又拿起笔。

林荫镇派出所的警察:

你们好。我是南山村的公民王三公。我写过两次信,告诉你们我想坐牢,你们却不信,也没来抓我。现在我把牛粪倒进水井里,你们快来抓我吧,不然我又做别的坏事了。

南山村:王三公

这封信终于把警察招来了。那是五天后的上午,两个警察走进了我们村子。我觉得三公有了危险,急忙跑去告诉他。他那眼里立即闪出一道光亮,问,王响亮,你说的话是真的吗?我告诉他那两个警察已经来到村头。他的眼里又闪出一道光亮,说,王响亮,你帮我收拾几件衣服吧,我到牢里穿。

我心里滋生起抵触来,不知为什么就是不情愿为他收拾东西,结果还是默默地把他的衣服包起来,还把一双漏了的鞋子也包起来。他坐在床上默默地打量着房间:一只断了提把的塑料桶、三只小凳子、一只保不了温的热水壶、不知多久没用的锅、墙上挂着一块和锅底一样黑的布、窗户上糊着的旧报纸已经烂了。他在和它们告别,这一去将不再回来,他的眼里隐隐闪烁着泪光。

好半晌,他说,王响亮,等警察把我抓走后,你就把床底下的钱全拿去,还有这条狗。如果警察不让带到牢里去,你就照顾它吧,它是条好狗。

那条狗用脑袋轻轻地拱着他的膝盖,两眼泪汪汪的,它听懂他的话,知道就要生死离别。他抚摸着狗,泪水顺着脸颊淌下来。我看不惯这样的场面,便跑去看警察。警察走进村委会。父亲也跟着走进去。我知道父亲想当村长,早就想了。现在村长和想当村长的父亲一起坐在警察的对面。

警察拿出三封信丢在村长面前,说,你看看,村里是不是有这个人?村长拿起信,说,有,有,老糊涂了。警察说,我们知道老糊涂了,不然怎么写这信啊,只是来看看他有没有伤害村民,以后要注意着点。村长点点头,接着却摇起头来,说,这就怪了,他那么老了是不可能跑到镇上去寄信的,何况他又是个文盲,不会写信。父亲把三封信抓在手中翻来覆去地看,终于发现信纸是熟悉的,笔迹也是熟悉的,于是拍打一下自己的脑门,说,警察同

志,我能查到谁是写信人。警察说,那最好不过了,叫他以后不要再写这种信了。

不久,警察就走出了村委会大门。村长和父亲跟在他们身后。他们像一支武工队。我们却没看到这支武工队有枪和手铐。我想他们根本就没带枪和手铐,对付三公那样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一根手指头就已经足够。警察没有去对付三公,他们向村长家走去,我知道这个中午警察要做的事不是抓人,而是喝酒。

父亲没有跟着走向村长的家,而向我走来。他盘问我房间里为什么少了三张信纸。我知道辩解已经没有用,便乖乖地伏在长条椅子上,等待父亲熊掌一样的巴掌落下来。父亲叹了一口气摇摇头走了。父亲离开后,我来到一个小土坡上,在那里望见村长的家,大门敞开着,却没看到警察。我多么希望警察从门里边走出来,然后走向三公的家,他一定等急了,不应该让他老人家七等八等的。

这时,三公从屋子里走出来,手里提着一只包,黑狗跟在身后。他们向村口走去。三公是那么瘦弱,一路上小心翼翼地走着,一晃一晃的,终于跌倒在地,咳嗽声便响起来。我跑到他面前,把他扶起来。我望着他越加消瘦的脸,越加凹陷的眼眶,心里酸极了,便比划着不要去坐牢。三公急了,咳嗽又连绵不断地窜上来,憋了好半天,说,快去啊,不然警察就走了,我就不能去坐牢了。他说着眼睛就红了起来。我便不再劝了,知道他已经铁了心,于是扶着他来到村口的桂花树下等待。好半天,才看到警察跟着村长向村口走来。三公转过身对我说,王响亮,别忘了还有这条狗。

我一阵心酸,便使劲地点点头。警察来到面前,只瞟了三公一眼,便把目光调到别处,似乎他只是一棵陌生的树。后来警察与村长握了握手,便转身向村外走去。三公连忙叫喊起来,公安局,公安局,我是王三公啊,是我把牛粪倒进水井里的,我准备好了跟你们去坐牢。

警察回过头来,说,老人家,你回家去吧,我们了解过了,再说你把牛粪倒进水井里也不至于要坐牢的,以后别再干这种糊涂事了。警察说着就走出村口,再也没回头。三公终于跌坐在地上,呆呆地望着警察远去的方向,嘴角微微发颤。他太难受了,苦苦等来的警察就那样走了,人们来劝他回家。他开始无休止地失眠,每当坐在黑暗里,四周静极了,只有偷吃的老鼠在出没。他望着躲在角落里瞪着绿幽幽的眼睛的老鼠,心里一阵绝望。是啊,他就像一只苟且偷生的老鼠,一天天吃掉村里人的善良和宽容。他这样想着,觉得自己非要做点什么不可。

两天后,他告诉我说要烧房子。

我吓了一跳,瞪着他,他疯了,真的疯了。村子里金是杉木做成的房子,连一颗多余的铁钉都没有,要是烧起一间,恐怕整个村庄都毁了。我跑回家去找父亲和母亲。,告诉他们三公要引火烧房子。他们就瞪着我,满脸怀疑,后来哧地笑了起来,然后挑着箩筐向田野走去。他们不相信我的话,我只好跑去告诉兰公没人相信。

他想了想,这样吧,你到镇上去帮我买一瓶煤油吧。

我就到镇上买回一瓶煤油。于是去送饭的人们,便看到三公在拨弄着煤油。起初,没人把那瓶煤油和火灾联系起来。后来,我告诉父亲三公准备用煤油烧房子;父亲就认真起来,匆忙赶到三公的家里,果然看到三公把煤油倒在墙板上,一阵煤油味扑鼻而来。父亲冲过去把那瓶煤油夺了过来,扔到河里。

没过几天。三公手里又出现一瓶煤油。这瓶煤油不是我到镇上买回来的,我也不知道他从哪弄来的。太奇怪了。人们又把那瓶煤油夺去丢掉。然而不几天,三公手里又出现一瓶煤油,变魔术一样。村里人就惶恐不安起来,谁知道三公会在哪个时候把房子点燃呢?人们便议论纷纷,想不通三公为什么这么糊涂。我告诉人们,三公并不糊涂,他只想让人们把他送到牢里,所以才想烧房子。人们不由得倒抽了一口冷气,觉得三公的问题非常严重了。

对此。村子里出现了两种声音。一种声音是成全他,让他去坐牢;另一种声音是他太老了,只是一时糊涂,不必送去坐牢。后来,村长便召集村里的老人到鼓楼里商量。老人们都默默地抽烟,烟雾弥漫在一张张严肃的脸上。没人说把三公送走,也没人说让他留下来。他们都老了,都离不开子孙们的照顾,他们的话早已不再掷地有声。

最后,村长说,既然大家不好说话,那就表态吧,不同意把三公送走的举起手。一片寂静,无人举手,于是便决定把三公送去派出所。

人们做成一抬轿子,三公静静地坐在上面,一点也看不出是去坐牢,倒像是去亲戚家串门。我在半山坡上望见那只轿子穿过阳光,然后隐没在山腰上。三公终于去坐牢了。我心里却涌起一阵说不清的滋味,便狠狠地扯了一根猫尾草摔在地上,又扯一根叼在嘴里。

现在三公的钱是我的了,那么多钱全都是我的了,我一点也高兴不起来。我不知道拿着钱离开南山村,离开小镇,离开县城,最后应该走到哪里去。直到太阳落山,我还想不出这个问题来,便生气往脸上拍了一巴掌,拍不出什么来,便把气撒在牛身上,狠狠地抽打着牛的屁股。

回到村口的时候,我望见人们抬着轿子回来了,而三公仍旧坐在轿子里。我一下子来了兴趣,连忙从牛背上滑下来,跑过去拉扯着父亲的衣角,问为什么三公又回来了。父亲告诉我说三公根本没罪。

三公坐不成牢了,他感到了无望,连想着做什么坏事都不愿再想了,只是整夜睁着双眼,没完没了地想起往事。他想得最多的是李娟。几十年前他们相恋,后来在一场遭遇战中,一枚炸弹飞来,她把他推开,而她掉入河里被水冲走了。他想去救她,却受了伤,走都走不动。战斗结束后,他活了下来,而她永远离去了。直到现在,他都无法释怀的是她掩护他,而不是他掩护她。现在最令他感到痛苦的是,她的形象越来越模糊了。他时刻担心哪一天醒来再也想不起她的模样。他觉得老天对他不公,总想对着什么大声叫喊,却一声也没叫喊出来。这么多年了,她都是一个人孤零零行走,他又有什么理由埋怨呢?他忽然发觉自己的自私。太自私了,早就应该过去见她。这个念头在脑海里闪现,他感到无比兴奋,觉得困惑他多日的问题得出了答案。几天后,他坐在房子前叫住我,王响亮,那些钱总有一天都会归你的,现在你还愿意帮我做一件事吗?

我摇摇头。再也不愿意这样没完没了地折腾,于是匆匆地跑回家。

三公的狗却跑来找我,它举着鼻子对我笑。我讨厌狗对我笑,就抓起一块石头。狗就跑掉了,等我把石头丢在地上,狗又窜到我面前。真是见鬼了。我不得不又抓起石头。再也没丢下,有时候在床上睡觉都抓在手里。父亲说你见鬼啊你,抱着石头睡觉。是的,三公的狗就是鬼,阴魂不散的鬼,缠上了我。后来我忍不住了,就气呼呼地跑到三公的面前。

三公却艰难地撑起身子靠在床头上,说,王响亮,是我让狗去叫你来的,我知道你讨厌我了。我觉得我快要死了,本来想去牢里,死在牢里,被烧掉就算了,没想到派出所都不要我。我没儿没女,我死后,你就告诉人们把我葬在南山上吧,那里可以望见村子。这些天。

房间里的老鼠特别多,你去帮我买几包老鼠药来吧。这些老鼠要窜到我的床上来把我的脑袋吃掉似的。

我不大情愿为他做事,但想想又不愿意他那么个老人却被老鼠吓着,于是跑到村口的商店里买了五包老鼠药。三公就把老鼠药拌着剩饭撒在墙角里。我想没自己的事了,便走了。然而第三天上午,三公的狗又缠上了我。我气极了,便在身上藏一把刀,等到三公的狗来到面前就掏出来,狗见到了就远远地跑到墙角下,死死地向我盯来,像个战乱年代的特务。

我最终磨不过那只狗,便向三公家走去。三公看到我,说,王响亮啊,我没办法,真的没办法,这几包老鼠药不够用,老鼠太多了。也可能是这种老鼠药的药性不够强,这两天夜里老鼠还在四处奔跑。你到镇上再帮我买老鼠药吧,多买些。

我是不愿意去的,村子里那么多人,凭什么要我去呢?可我还是跑到镇上去买回来三十包老鼠药。三公看着那堆老鼠药,脸上的皱纹居然现出一道道暗光。

我想这下总算天下太平了。那天三公的狗却又出现在我的视线里。它站在对面的桂花树下摇着尾巴向我望来。我抓起石块吓唬它,它没跑,把石块砸过去,它仍旧没跑,铁了心一样。我便返身到屋里拿出老鼠药拌在剩饭里,然后带上它走到河边。狗发现我的诡计似的,没有吃我倒在地上的剩饭,只是两眼汪汪地望来。我都让它望得心里发慌,连忙轻轻地拍了拍它的脑袋。狗就使劲地摇着尾巴,闻了闻地上的剩饭,然后张开嘴。它吃下去就没命了,它的主人将会更加孤独。我一下把狗推开,用脚把剩饭踢到河里,流走了。狗就呆呆地站在那里,望着河水顺流而下。后来我就跟着狗向三公家走去。

三公纹丝不动地躺在床上,身边撒着一把老鼠药。他吞下了老鼠药,死了。我十分害怕,却怎么也迈不开腿逃离。这时王子同来送饭,看到我站在那的样子便笑我在这学狗撒尿。我想告诉他三公吃了老鼠药,然而我连头都转不动。王子同就踢了我一脚,我倒在地上,然后就能动了。我爬起来比划着告诉他三公吃老鼠药死了。王子同歪着嘴,说,你这个哑巴到底在说什么呀?去去去,去给父亲打手势去。王子同走了进去,撞见鬼似的尖叫起来,铁青着脸一路奔跑呼叫起来,死人啊,三公死啦。

我也跟着跑了,后来跑到父亲面前,告诉他三公想让人们把他埋在南山村上,想在那里晒太阳,在那里望着村庄。

父亲说这看算命先生怎么说,说埋在哪才能埋在哪的,可由不得他。

后来,算命先生拿着一个盘子,望着苍穹,嘴里念念有词,良久才转过身来说就埋在西山的半腰上吧。

算命先生在三公的床前烧香、烧纸钱,念着咒语,一些上了年纪的妇人蹲在三公尸体旁抹泪哭泣。母亲也蹲在那里哭泣。她们的哭声很响亮,像比赛一样。她们比给谁看呢?三公都死了,这样哭着他听得到吗?

我想他一定听得见,瞧他的手都掀掉盖在脸上的黑布,然后抓着摆在他面前的一块糯米粑粑,含在了嘴里。算命先生看到三公的嘴巴在蠕动,不由得怔了—下,然后说,你还不想走啊?算命先生就脱掉头上的那顶黑帽子,说,大伙别忙了,三公还没走。

人们听了就拥到门口,看到三公的鼻孔又呼呼出气,便把头上的白布扯下来纷纷走掉了。最后剩下几个小孩好奇地往门里张望。我挤在门边看到三公的眼睛睁开。还流出泪水。他真的是个活人。他终于坐起来,说,我还没死吗?几个小孩就吓得叫喊着有鬼啊有鬼啊,然后四处逃窜。我没有跑,如果是鬼的话跑也没用,鬼跑得比飞机还快。

三公问,王响亮,我莫没死吗?我点点头。鬼是看不见的,所以我相信三公还活着。他就叹了一口气,说。我不是吃了老鼠药吗?怎么没死呢?我摇了摇头,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他让我把剩余的老鼠药找出来,端详了好半天,终于泄了气。说,要是这老鼠药是真的就好了。

怎么会呢?老板都说这些老鼠药能毒死十头牛。

他忽然想起了什么,问,王响亮,我死了几天啦?我告诉他两天了。他说,那人们已经给我挖坟了吗?我告诉他挖了,不过不在南山而是在西山。他脸上抽了一下,像被黑蚂蚁咬了一口似的,说,怎么还活着呢?怎么还没死呢?死了也就不知道被埋在西山上了,嗨,死了也就不知道了,看来以后就得埋在那了。

他还在喃喃自语的时候,我就离开了,回到家里看到母亲的眼睛红红的。父亲说三公真够可怜的。都这样了,阎王爷还不收留他。

那年的冬天来了,下了一场没过膝盖的大雪,从未有过那么大的雪。村长还接到乡里的通知,说今年天气特别坏,要做好防寒工作,特别是要照顾好孤寡老人,不能让他们受冻受冷而死亡。事实上,三公在冬天里变得越加瘦小,身上几乎找不到一块肉,两只眼眶深深地凹陷下去,没有一点灵光,如同两只干涸的泉眼。乍一看,如同一具死尸。这让村长放心不下,便建议人们捐木炭给三公,让他过冬。人们便纷纷捐木炭,有的还送米和鸡蛋。父亲还捐了一张小方桌,搁在兰公屋子里,于是人们就在那里打牌。那样可以一边打牌一边照看三公。

从此,三公的屋子里不再缺人声,总是吵吵闹闹。三公心里却一片寂寞,他对打牌不感兴趣,对人们的吵闹也不感兴趣,相反他觉得人们吵得越凶越是落寞。那种时候,他也就越发想念着起李娟。事实上,他都不知道她变成什么样子了,都不能确定遇到她还认不认得出来。

他曾经梦见过她,看到她站在河对岸,像一棵什么树一样,向他呼唤。他奔跑过去,越来越近,越来越近,结果被一声巨响吓醒了。原来是打牌的人在敲着门板把他的梦给敲碎了,这让他感到懊悔和恼怒,但他没说出什么话。人们担心他出事才来守候他的,他们是好心。现在他只盼望着人们早点打完牌,然后各自回去睡觉,让他好好地做梦。

几天后的晚上,三公就能好好地做梦了。那天晚上人们都到王子同家去喝喜酒。三公便早早地闩上门,钻入被子里,然而他却翻来覆去睡不着,便爬起来找酒喝。后来,他在角落里找到半瓶白酒。他拧开瓶盖喝下去,才喝两口就咳嗽起来,头都咳晕了。他揉着胸口,止住咳嗽,又喝下几口,就觉得屋子在晃动,又喝了一口才爬上床。他很快就梦见了李娟。他向她奔跑而去。她却离他越来越远。他心急如焚,不停地呼喊,她没听到一样,像只断线的风筝越飘越远。最后,他看到她掉进一个火坑。他跑过去想都不想就跳下去。他没有找到她,却被火烧得浑身发烫。便脱掉衣服和裤子。他仍旧找不到她。他都想哭了。这时候,他看到火坑里的火熄灭了,慢慢地溢出了水,漫过他的脚,漫过他的胸口,最后漫过他的头顶,于是冰冷向他挤压而来。他想穿上衣服远远地逃掉,发现手脚却不能动弹,想呼喊嘴巴也张不开。他冻僵了。此时,他看到她正姗姗走来,她还是那样美丽和轻盈。他不愿动,也不愿出声,生怕一不小心她就忽然消失。

后来,父亲、李树和王强他们到三公家去打牌,却发现屋子里静悄悄的,而且门也给上了闩。他们的呼喊没有得到应答,便感觉事情不妙,于是从窗口爬了进去,发现三公一丝不

挂横在床上,如同一根剥了皮的老树。他冻僵了。他们惊呆了,探了探三公的鼻子,发现还有气。父亲说快脱衣服抱着三公,这样可以救他。李树和王强感到难为情,说,他又不是女人,抱着像什么样嘛。父亲说,这是救人命,你还想着什么?后来,他们三个就轮流脱下衣服钻进被子里抱住三公。

三公终于醒过来,发起高烧,迷迷糊糊的。村长弄来一些草药,熬着给三公喝。他的病却一点也不见好。人们便建议让巫师来驱鬼,人们就把巫师请来。巫师作了法。三公的病不但没好,反而更重了。

周老师知道后,说,怎能这样做呢?快找人给他打针、吃药。村子里只有王朝天会打针,可他是阉猪的,只会给猪打针。后来,人们想到了去读卫校的王小珊,虽然她还没毕业,结果还是把她叫来了。王小珊伸出一双雪似的手给三公把着脉,又翻看着三公的眼睛,最后说三公的病是受寒引起的,要给三公输液,吊葡萄糖。村里没有葡萄糖,那就把三公抬到小镇上,人们建议。王小珊说那不行,三公的病最不能着凉,何况现在又是大雪封山。后来,人们就建议到小镇上把葡萄糖拿来。父亲就从人群里冒出来说,我和王朝天去吧。

那天,父亲和王朝天就裹着厚厚的棉衣,穿上高筒鞋,然后缩着脑袋向山外走去。天黑的时候,他们才回到村子里。王小珊又伸出她雪似的手给三公吊起了葡萄糖。葡萄糖不知道是什么药,却像仙丹一样,三公的病渐渐地好起来,都感到饿了。他说,村长,我想吃点东西。村长说,想吃东西是好事。村长就跑到家里杀掉一只母鸡,给三公熬了汤。

三公病好后,精神却好不起来,脑袋总是低垂着,眼里空荡荡的什么也没有。村长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想着法子让三公提起精神来。后来他想到了电视,然而此时大雪封山。又到哪去弄电视呢?

父亲走到村长面前,说,把我们家的那台电视扛来吧。

父亲就跑到家里要把我们的电视搬到三公的小草棚里。母亲就不高兴了,说,村长都没搬他们家的,你搬干吗?就你好心啊你?父亲说,看看三公也怪可怜的,再说了,他和哑巴还挺投缘的,就当一回活雷锋吧。

我们家没了电视,我便挤在三公的床头上看电视。三公说,王响亮,你想看什么就看什么吧。我就一天到晚地坐在那里。几天后,大雪压断电线和电杆,电视看不上了。村长又想到一个办法,把村子里最会讲故事的李渊拉到三公的家里。于是,李渊就在那里讲起《三国演义》啊《西游记》啊什么的。李渊的脑袋是个古怪的脑袋,不知用什么东西做成,里边装着许许多多我从没听过的故事。

现在,我蹲在三公家里,不仅能听到故事,还时不时能吃上一碗猪骨头熬的粥。那是打牌的人们出的主意,不管谁赢了钱,都去买猪骨头来熬粥。三公就时常吃到猪骨头熬的粥。我看着三公吃猪骨头粥时一脸陶醉的样子,口水便不停地往肚子里咽。后来,三公知道我想吃粥,便偷偷地给我留下来,我端着碗跑到角落里吃起来,那感觉就像是在小镇上吃的米粉一样。

那个冬天,我的三个姐姐都没有回来。我知道大姐没有回家因为她嫁给一个广东人,二姐三姐没回家就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然而我并不觉得没有她们的冬天有多难过,好像只睡了几觉,春天的太阳就已经不知不觉地爬上了村庄的山顶。

现在人们不再往三公的家里钻,都忙着春耕了。其实也没人再担心三公会出事,他在冬天里天天吃下骨头粥,人健康起来,脸上都多出不少肉。然而三公却觉得死的那一天就在眼前,就像摘果一样,伸手就可以摘到。

他对我说,王响亮,我知道我要死了,我也知道人们将我埋在西山上,我不大愿意埋在那里的,但是不能由我说了算。我只是觉得心里不踏实,总觉得少了什么,想了好些夜晚,觉得还是写张悼词吧。就说我王三公感谢人们对我的好,对我太好了,像亲人一样。我想感谢他们,也只能这样感谢他们,不然我在阴间不得安宁。

我站在那里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我不忍心拒绝这个孤独的老人,尽管他只是个光棍,问题是我不知道如何写悼词。

三公说,王响亮,我知道你没写过,不过你可以去问周老师,他文化高,他知道的,他会教你的。说着就从被子底把钱掏出来,一张一张地捡进一只口袋里,然后递给我,说,王响亮,这钱你拿去,想怎么花就怎么花吧。

我望着那只小钱袋,摇了摇头。三公有些着急了,说,王响亮,你就拿着吧,你不拿我心里不踏实,你只有拿了才会帮我写悼词,拿着吧。

三公就把那只小钱袋塞到我的手里。我感到那只小钱袋有些沉,似乎装的不是纸币,而是泥巴。我看了看三公,又看了看手中的小钱袋,心里莫名酸楚起来,于是走向学校。

周老师不在学校,他到县城里去了,听说去开会,也说是去看望王白而顺便去开会。王白是个四年级的学生,患了病,到县城里住院。他的父亲母亲也跟着到县城去了。我不知道他患了什么病,但我想一定是很重的病。

我在村口等到太阳落山,周老师还没回来,便站起来离开。我感到手中的钱袋不安全起来,想了想,便把那只钱袋埋在竹林里,然后才放心地走进家门。

那天之后,我总是在太阳爬上山顶时就开始守候在村口,望着那条通往山外的路,盼着周老师从那条路踏步而来。周老师似乎喜欢上了县城,好些天了,还没等到他回来。我只等到大姐从广东寄回来的信。大姐说春天的时候,她要带着她的老公回到南山村。大姐把她嫁的男人叫老公。我觉得怪怪的,似乎这个人和我没有任何关系。大姐在信上还说回来只住几天,然后就把小四带去广东。小四就是我。我就蹦跳起来,在村子里的石板路上来回奔跑,想自己也将成为姐姐一样在广东生活的人了,姐姐把她嫁的男人叫老公叫得好,太好了。

现在我更加期盼周老师回来了。我担心周老师还没回来,大姐就把我带走了,因为天气越来越温暖,连枝尖都长出越来越多的新芽。我不由得一天比一天着急,跑去告诉三公周老师还没回来。三公就点点头。我又告诉他春天到来的时候,大姐要把我带去广东。他怔了一下,然后就使劲地点了点头,眼睛里出现一片遥远的神情。他说你去广东好,那是好地方,不然人们干吗都往那里跑呢?你要是走了,就不用为我写悼词了。

我当然不会那样做,当然会写完那篇悼词。答应人家的事,一定要完成。我才不是那种言而无信的人,我要做周老师那样的人。

周老师终于从县城回来。然而他却不愿意理我,挥着手说,王哑巴,哦,应该叫你王响亮,你没看到我在这忙着吗?

我这才注意他面前摆放着一只箱子,上面写着救救我们的孩子王白。我这才知道王白得的是白血病。需要很多钱。我们村庄的许多人都走向那只箱子,都往里边投钱。父亲投了一百块。王子同投了两百块。过了一阵子,父亲又往箱子里投了一百零八块。一些妇人还抱着母鸡和鸡蛋而来。周老师对每一位捐献的人鞠躬说谢谢。那样子似乎王白是他的儿子,事实上只是他的学生。我也曾经是他的学生,我为他骄傲。现在周老师叫来几位老人清点箱子里的钱,然后让人送去县城。父亲和

王子同说,老师让我们送去吧。

父亲和王子同就捧着钱去了县城,而周老师却拉上村长扛着那只箱子走向邻村。他们去讨钱给王白治病,所以我没法叫周老师教我写悼词了,心里更加着急起来,在村口团团转。后来,我想到了三公的钱,心里才渐渐平静下来,于是又站在村口等待。

周老师和村长在第二天的时候回来,他们脸上布满疲惫。我顾不得那么多,跑上去就拉着周老师,告诉他说我要捐款。周老师说,王哑巴,哦,我又叫错了,王响亮,你到别处去玩吧,你爸已经捐了两百零八块,不会又叫你来捐的吧?我告诉他说是三公捐的。周老师的眼睛大了,好半晌才明白过来似的,说,那好,我跟你走。

我就带着周老师走到竹林里,然后把那只小钱袋挖起来。周老师说,三公的钱怎么会在这呢?而且这么多钱。我就告诉他说,三公叫我给他写悼词,就把这钱给了我。周老师却怎么也弄不懂我说什么。我想了想就拿根树枝在地上写着悼词两个字。周老师哦一声,说,是这样的啊。我就比划着告诉他只要他教我写悼词,就把钱全捐给王白。周老师就一只手提着钱袋,一只手搁在我的脑袋上,终于同意教我写悼词。

三天后,悼词就写出来了:

悼词

王三公是南山村人。三公在二十多岁的时候被抓去打仗。两年后,他负伤就逃了琳。听说他是伤了男人的要害处,这使他娶不了老婆,反正他从来都是一个光棍。现在他无儿无女。他老了的时候,人们给他送饭。他不愿意整天麻烦别人,就想去坐牢,结果没去成。三公有善颗良的心,给患病的王白捐了五百六十七块钱。现在他死了。我们悼念他。

安息吧。

最后“安息吧”那三个字是周老师写上的。周老师还表扬了我,虽然我早就不是他的学生。他说,王哑巴,嗨,我怎么老改不了口呢?其实你写作水平不错的,要是你能多读几年书就好了,也许能读出个作家来。

周老师的话使我的心里暖洋洋的,我便跑到三公的床前,告诉他我已经把钱全捐给了王白。起初,三公没听明白似的愣在那里,后来就使劲地点头。现在他捧着那张悼词,如同捧一块冰一样,双手哆哆嗦嗦地抖起来。他说,王响亮,虽然我看不懂上面写什么,但我知道那肯定是写我的事。后来,三公就向窗外望去,望见了西山,他将埋在那里。

三公说,王响亮,在埋我的那天,你叫周老师在我的坟头念这张悼词好吗?

我不知道周老师愿意不愿意,就跑去找周老师。周老师在窗前站了一会儿,然后说,回去告诉三公,我愿意,他是个好人,都捐了那么多钱。我就跑回去告诉三公。三公的眼睛里就闪出一道光来,后来那道光就渐渐暗了下去。

几天后,三公就吃不下任何东西,连水都喝不下,人渐渐地没了力气,后来连睁开眼的力气都没有了。在第五天的傍晚,他让人把我叫到床头,说,王响亮,别忘了。我点点头,三公的眼睛就缓缓地闭上,呼吸也断了,他死了。

第二天,人们就把他放进棺材里,然后往西山抬去。此时,阴沉沉的天飘着细碎的雨。送葬的队伍在细雨里默默前行,没有笑声,也没有哭泣。周老师跟在队伍里,我跟在周老师背后。我想在坟前听周老师念悼词。那是我写的悼词。

队伍来到半山腰的时候,雨大了起来。村长在人群中高声呼喊不要慌,抬上去,不要松劲。然而雨却跟人们作对一样,下起了瘾,越来越大,还夹杂着冰雹。送葬的队伍立即瘦了下来,又瘦了下来,后来只剩下几个扛棺材的人。这时有两头想躲避冰雹的牛从山上奔跑下来。它们看到了一副棺材出现在眼前,想扭头,却刹不住脚了,直往棺材上撞来。

人们在慌乱中抛下棺材。棺材就滚下山去,翻了两圈,卡在一棵松树底下,棺材上的绳子脱掉了。村长跑过去叫喊着,快过来,把棺材捆好。父亲、王子同、李果他们也跑过来,刚想拉着绳子,棺材的盖就翻了下来。一只手出现了,攀住棺材的边缘;又一只手出现了,攀住了另一边棺材边缘,接着一张没有半点血色的脸浮现出来。

人们叫喊起来,鬼啊鬼啊!然后就跑掉了,连村长都跑掉了。人们并不怕天上下的大雨和冰雹。鬼比大雨和冰雹更加可怕。我也想跑,周老师却把我拉住,说,那不是鬼;三公还活着。三公怎么会还活着呢?他都死了那么多回,还没死成吗?周老师走过去,把三公从棺材里扶起来,扶到一棵大树下。这时雨渐渐小了,稀稀拉拉下着。人们却在雨中消失了踪影。三公靠在树底下,说,老师啊,我怎么又活回来了呢?

周老师说,三公,那边还不要你啊,好好地活吧,你是个好人,没人嫌弃你的。

三公叹了一口气,把眼睛闭了起来,好半晌才睁开,说,老师,你能不能念那张悼词啊?周老师看了看三公,又看了看我,便点了点头。于是周老师整了整衣服,清了一下嗓子,便在树底下念作文一样念悼词。

三公靠在松树底下,一脸严肃,如同坐在教室里认真听讲的小学生,两眼充满着一种不可名状的东西。此时,三公的狗蹲在他身边,似乎也在听周老师念的悼词。周老师念完了悼词,四周静极了,只有三公的泪水在掉。三公把手轻轻地搁在我的头上,给我传达着一种赞许和鼓励。我不好意思地把头低了下去,当我再次把头抬起来的时候,看到村长和父亲带着两个陌生的城里人往山上赶来。

城里人来到面前,伸手把三公扶起来,说,老人家,您是王三公王爷爷吧,我们受人所托想向您了解一件事情,您老当过国民党兵吧?

城里人说着就从黑色的皮包拿出一张相片递到三公面前。三公瞟了一眼相片,瞬间怔住了,而后抢似的把相片抓到手里。相片上是一个穿着旧时军衣的女人。她在微笑。他闭上眼,然后使劲地揉了揉,睁开,女人仍旧在微笑。他的身子就颤起来,泪水毫无准备地往下掉。最后他双腿跪到地上,哭喊着,阿娟啊,我对不住你啊。他边哭喊边使劲地捶打自己的胸口,一点也看不出他刚从死神身边回来。

两个城里人连忙把三公从地上扶起来,说,王爷爷,我们总算找到您了,您老不要难过。您和李娟奶奶很快就可以见上面,是她托我们来找你的,我们都找了你半年,终于找到您老了。

三公连忙抹掉眼泪,说,我们还可以见面?她还活着还活着?你是说她还活着吗?

城里人说,王爷爷你不要着急,李奶奶她还健健康康的,现在在台湾。你们一别就是半个多世纪啊,现在终于可以见面了,李奶奶说只要得到你的消息就从台湾飞过来。

三公激动地说,我要活下去,我要活下去,几十年了,几十年了啊,我要活下去。

周老师说,这就对了嘛,三公,好好活下去,活着就是希望。我走过去扶住三公。三公就把手轻轻地搁在我头上,我感受到他在颤抖。

城里人从袋子里掏出一叠钱,说,王爷爷。这钱你先收下,是李奶奶吩咐的,我们这就回去把您的情况告诉李奶奶,让你们早日团聚。三公接过那叠钱,自言自语地说,团聚,是啊,团聚。三公说,阿娟怎么会有这么多钱呢?她哪来这么多钱?城里人说李奶奶在台湾开了家公司,她不缺钱,她说只要找到您宁愿花掉所有的钱。三公哦一声,说,那这钱和相片我

都留下。

三公把那叠钱递给周老师,说,周老师,拿到城里给王白吧,这钱对他有用。周老师说,三公,这是给你的。三公说,拿去吧,这钱对我没什么用处,对孩子会有帮助的。周老师才接过钱,想了想,说,那也要留下一些给你用啊。三公说,还有村里人,我不会受饿的。三公说着就把身上的寿衣、寿鞋脱下来,小心地包好,然后挺了一下腰,没能挺起来,又挺了一下腰,还是没有成功,最后三公就弓着腰说,王响亮,来扶着我回家吧,我现在只想回家。我便跑过去扶住三公,给他当做一根木杖。三公就拄着我这根两条腿的木杖走回家。

现在三公从早到晚都坐在家门口,手里轻轻地抚摸着相片,向村口的那条路望去。他在等待着李奶奶从相片走到现实里。我每次给三公送饭,他总是一边吃饭一边谈着李奶奶。他往嘴里扒一口饭,腮帮便像只石磨一样磨起来。事实上,吃饭对于三公来说是件极其艰难的事,然而他却耐着心慢慢磨着,也常常把李奶奶的事也磨出来。当我想听到更多的故事时,三公却卖起了关子,说,等你李奶奶来了,你听她说,我不能把什么都告诉你。

李奶奶却迟迟没有到来,三公等来的只是两个城里人。他们说,王爷爷,李奶奶要过些日子才能来看您,现在她生病了,她说病好后就来看望您。三公感到一阵揪心,说,她病重吗?不会有事吧?城里人说,只是风寒,不要紧的。王爷爷,李奶奶要我们转告您,您一定要好好照顾您自己。

三公站起来拍拍自己的胸口,说,瞧,我身子还硬朗着呢,放心吧。

事实上,三公的身体越来越不硬朗了。那天三公把我叫到面前,说,王响亮,你站到对面的桂花树下去吧。我不知道三公要干什么,就站到桂花树下。三公说,你把左手举起来。我就举起左手。三公问,你是举着左手吗?我怎么看你在举右手啊?

我跑过去看他的眼睛,发现他的眼睛里浮着一层雾似的,便知道他的眼睛出了问题。于是跑去告诉父亲。父亲又跑去找村长。然后我们一起来到三公的面前。三公说,村长,我的眼睛越来越坏了,去帮我弄些草药来熬,我不能让眼睛变坏,变瞎,阿娟要来了,都半个多世纪没有看到她了,我不能瞎的。村长说,三公,你的眼睛会好起来的,不要太着急啊,我们现在就去找郎中熬药。

三公咕噜咕噜地喝着草药,如同喝水,似乎一点也不苦。他说,王响亮,我不怕苦的,我不能让眼睛瞎啊,再苦的药我都会喝下去,就当作水喝,药都不觉得苦了,我要留着眼睛看阿娟啊,你知道我有多么想看她吗?你还小。不会知道,你只要知道我想看到她就行了,我们都五十多年没见面了,我没想到还能见到她,以前我不知道她还活着,现在知道了,多好啊。

我走过去用手抚着三公的脸,告诉他我知道他心有多想见李奶奶。然而三公的眼睛没有因此而好起来,相反越来越坏,出现在他眼前的东西越来越模糊。三公慌了手脚,让我把村长叫来。三公就对村长说,村长,我的眼睛越来越不行了,也许是遇上了鬼吧,你去请巫师来帮我驱鬼。

村长想了想就叫人去请巫师来驱鬼。巫师来到三公家里,嘴里嘿嘿嘿地念着咒语,手里又不停地烧着香纸,整个草棚都弥漫着一股死亡的味道。三公却在这股味道中感到温暖。他始终睁大那双已经模糊不清的眼,似乎眼睛会忽然像灯泡一样发亮起来。巫师离开后,三公的心情好起来,说,王响亮,我的眼睛应该很快就能看清东西了,嗨,我的眼睛好了,那样我就能看清她,不知道她现在变成什么样子了,多想现在她就到来。

然而李奶奶还没有到来,三公的眼睛就什么也看不见了,他的世界一片黑暗。三公慌得哭起来,问,王响亮,你在哪,你在哪啊?我现在什么都看不见,我的眼前全是夜晚啊,阿娟来了怎么办,我看不到她了,她来了,你就站在我身边,一定要站在我身旁,把你看到的全告诉我啊。

我心里酸酸的,跑过去用劲地握住他的手。三公才渐渐平静下来,脸上就挤出一丝似笑非笑的表情,使他的脸看起来像一块丢在阴沟里的树皮,快要腐烂掉了。没过几天,三公感到更加惊恐起来,说,王响亮,我的耳朵怎么了,外边的声音怎么那么小,是不是没人在我面前说话,你去叫几个人来说话吧,骂我也行。

我发现他耳朵也出了问题,连忙跑去把父亲和村长叫来。他们一起对着已经瞎了的三公叫喊,三公,三公,你听到吗?三公转过脸来,说,你们在说什么?我听不清楚,你大声些,再大声些。父亲就附在三公的耳朵旁叫喊,喂,你听到吗?三公马上转过脸来,说,听到了,你说喂。村长说三公的耳朵有问题。

三公说,我又听不到你们说话了,王响亮,王响亮,这屋子里怎么又这么安静啊,又是夜晚了吗?我好像刚刚睡醒的啊,怎么一点声音也听不到了呢?我走过去握住他的手告诉他耳朵出现了问题。三公便像个丢失糖果的孩子一样哇哇地哭起来,怎么也劝不住。三公哭着说,我的眼睛看不见,耳朵也坏了,阿娟来了,我看不到她的样子,也听不到她说什么,就是她在我面前哭泣,也听不到啊。

三公说着就用手捶打着耳朵,似乎那不是他自己的耳朵一样。村长和父亲连忙跑上去抓住三公的手,说,三公,你别这样,我们会想办法,你眼睛看不见了,怎么着也要让你的耳朵听得见。父亲说,村长,现在三公的耳朵已经听不见了,你说再多也没有用。又说,哑巴,你过来,你有办法告诉三公的吧,就说村长说想办法让他听得见。

我就跑过来紧紧地握住三公的手,告诉他村长会让他的耳朵听得见。三公仍然安静不下来,用那双看不见的眼睛在屋子里寻找村长。他找不到村长便跪在地上磕头,哭着说,村长,我求你们了,一定要帮帮我啊,我眼睛已经看不见了,不能让耳朵再听不见啊,我不能连阿娟的声音都听不到啊,我求你们了。

村长连忙把三公扶起来,说,三公,你这是干什么,快起来,快起来。又转身对父亲说,强大啊,把三公的事告诉城里人吧,让他们想办法送三公进城里去治病,治他的耳朵,城里到处都有医生,能治的。

两天后,城里人就匆匆忙忙赶到村庄,让村里做一副担架,然后出钱请人把三公抬出村庄。父亲跑上去,说,我们不需要钱,我们只想能让三公的眼睛好起来,他太可怜了,别说抬到镇上,就是抬到北京,我们也愿意。

于是村庄里的一群男人就抬着三公向小镇走去。三公躺在担架上叫喊着,王响亮,我很快就会回来的,我治好耳朵后就会回来的,我的耳朵不会像眼睛一样坏掉,城里的医生有办法治好的一,就算坏掉也要等见到你李奶奶后才坏掉。

三公的耳朵却和他的眼睛一样坏掉了。父亲告诉我说,城里的医生说三公的眼睛和耳朵是老死的,就像老树木一样枯掉,医药是没有办法的,这只能说是阎罗王不让他看见也不让他听见,可怜的三公啊。

三公知道自己的耳朵已经和眼睛一样死掉,再也治愈不了,便不愿意在城里继续呆下去。他已经看到死亡正高一脚低一脚地向他走来。现在已经一脚踩在眼睛上,坏掉了,又一脚踩在耳朵上,又坏掉了,不知道下一脚将把什么地方踩坏。三公对城里人说,送我回

猜你喜欢
悼词牛粪水井
石牛粪金
水井
牛粪,印度人的灵魂伴侣
水井
你想写一写自己的悼词
乌龟与水井
牛粪
人生一辈子
儿子的悼词等2则
代写悼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