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情感因素在课堂的作用

2009-05-25 09:59胡中月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2009年4期
关键词:关系情感教学

胡中月

【摘要】在课堂认知活动过程中,情感因素起着不可低估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要在教学中激起学生的高昂兴趣和智力振奋的心理状态,就要去热爱学生,用教师自己的情感感染学生,创造平等的课堂关系。以教师的情感音符,去叩击学生的心弦,以引起思想、精神上的共鸣,收到美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情感;教学;关系

The great function of a teacher's affection in class

Li Yong

【Abstract】A teacher's affection in class is a very important aspect which influences students a great deal in their learning. If he or she wants to arouse students to study with great interest and enthusiasm, a teacher should show his or her love to students,care for students and make the class a place where everyonecan be equally treated. If so, the class can reach a good result.

【Key words】Affection;Teaching and learning;Relationship

课堂是教师与学生进行知识与信息传递与反馈,智慧与思想接触与交换的地方,也是进行情感交流的地方。任何教师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所施加的影响决不可能只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而总是带有一定目的意向并伴随着情感的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情感因素在课堂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和一系列独特的功能与性质,对教学乃至教育活动都有着巨大的作用,是左右教学,促进认知活动有效进行的一个重要方面。

心理学认为,情感是人对外界事物感受时产生并能对行为进行制约的内心体验。心理学家赞可夫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会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在师生间的教学活动中,情感是教学的催化剂、润滑油。没有情感,就没有师生间的心灵交流。从情绪的角度来讲,教师强烈的情感会让学生振奋起来,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孕育着巨大的教育亲和力。与教师的距离更近,就能更自然地与教师互动,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积极。

实践证明,当有的学生热爱某一教师时,就往往会连带也热爱这位教师所教授的课程。我国教育名著《学记》中指出的“亲其师,乐其友,信其道”,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然而有些时候,人们往往被观念上日益强化的认知活动所掩盖而忽视情感因素的存在。有些人进行了大量的知识与信息的传递工作而不注意在思想与情感方面的接触,因而教学只能在机械、僵死和呆板的格式上进行。教师像庙里的和尚念经式地讲授,学生像木偶似地毫无表情地接受。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

教育家夏丐尊先生也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

要使课堂上的认知活动真正擦亮情感交流的火花,这种课堂活动有必要形成下列关系:

1. 师生之间互相热爱的亲密关系 教师热爱学生是产生这种亲密关系的首要条件。教师越是热爱学生,就越能引起学生对教师的尊敬,也就愿意与教师交朋友,交流思想,把教师当作最可信赖的人,并毫无保留地将心灵的大门向老师敞开,真诚地把内心深处的活动告诉老师,真诚地听老师的话。课堂上学习认真,积极配合教师活动,教师可以准确地把握学生的脉搏,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国外有心理学家做过一种关于“教师期待”的关爱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教师一旦对学生产生了“暗含期待”后,这种暗含期待的信息就会通过各种渠道微妙地传递给学生,因而推动了学生的学习。当学生的情感受到感染得到鼓励,从而对教师产生好感,信任和尊敬,这种积极的情感就大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动机。而教师接受了这些期待学生的良好反馈后又增强了他们的暗含期待,不自觉地对这些学生多关心、多帮助、多指导。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一种高尚的情操使然和无上的美德体现。一位真正理解了教学真谛的人才会去真诚地热爱自己的学生并愿意为他们献出努力。历来一些伟大的教育家无不都是和学生相处很好的。孔子生前与学生就有着亲密无间的关系。教师要做好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热爱自己的学生,关心他们的一切。也只有教师热爱学生,才能取得他们的信任,他们才听从教师的教诲,接受教师的批评与帮助,效法教师的言行。

2. 课堂上人人参与的平等关系 教学行为是一种建立在平等教学关系之上的师生双方互相依赖进行活动的一种行为。教师要真正把平等关系建立起来。课堂不要搞师道尊严,不要装腔作势。毛泽东同志曾说过这样的话“高年级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员能回答百分之五十,其它的说不知道,和学生一起商量,这就算不错的了,不要装着样子吓唬人。”这也就是提倡一种平等的教学关系。

教师要尊重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爱洒向每一个人。让所有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让每个学生都受到民主、平等的对待,让每位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应有的尊重。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健康学生成长。不是所有学生都具有相同的能力与素质,每个学生就像天上闪烁不定的星星,有明有暗,有近有远。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之处,然后抓住这些闪光点,进行恰当的诱导。这些学生就能像别人一样,也会给课堂带来异样的光彩。

3. 认知活动中情感充沛的教学关系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我以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

课堂上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作用,用自己的激情去感染学生,做到以情传情,以感动感。激起学生高昂愉快的情绪,诱发出学生的内驱力。

一名教师要尽量地运用自己的特点和擅长的手段来表现各种情感。

有的青年教师潇洒美丽、感情丰富,和学生心灵相近,容易受到学生的喜爱而被接受。

有的中老年教师经验丰富,方法多样,善于了解学生的思想,善于驾驭学生的情感和激励学生的情绪。

有的老师口头表达力强,能利用生动有趣极富情感的语言来打动学生的心。

有的老师有很优美的体态语言。通常富有情感的体态语言,能留给学生深刻的印象,起到无声胜有声的作用。

有的老师能以专注倾听表达情感。

要能够更好地和学生交流沟通,就要尊重学生,给学生说话的机会。学生说话的时候认真地听,或用眼睛关切地看着他或点头、微笑,而后理解地解答等。这样会感染学生,会得到学生更大的激情回应。

公平对待学生,不歧视差生,生活上帮助学生等等,都是教师表达自己的情感的方式,能够增强师生之间的友谊,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名教师对学生付出的爱有多少,投入的感情有多少,决定着教育教学的效果的大小,也决定着学生对他的爱和情感的回报的多少。如果一名教师无私奉献自己的爱心和情感,他的事业将是辉煌的,他将一生中得到更多的学生的情感回报。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教学可以使课堂教学产生极好的效果。一项对原始材料的分析表明:那些心情很差的学生把学过的东西忘记3/4,而心情好的学生只忘记1/2。

人们可以说,情感的运用是演员,诗人或艺术家们的特长,但是情感更属于教师。如果教师能够把自己的情感献给学生,以此叩击学生的心弦,教学中必将闪烁火花,产生能量,形成情感效应。

收稿日期:2009-03-29

猜你喜欢
关系情感教学
情感
台上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保加利亚媒体:饭局是中国搞定“关系”场所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