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理教学培养兴趣的几点做法

2009-05-25 09:59龙云平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2009年4期
关键词:教学学生

龙云平

在广大农村教育中,地理这门学科无论是教育主管部门还是学生都不是很受重视。那么作为一名地理教师,如何在教学软硬环境欠佳的状态下,圆满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要求,是值得我们每一位地理教学工作者深思的问题。针对学生状况,我觉得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学习的挚友,是学习的原动力。因此在地理课教学过程中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兴趣尤为重要。

1. 活用地理教学资源和信息,开展直观教学 地理研究的对象,与其它学科有所不同,强调时空性,而学生只凭借“纸上谈兵”是难以掌握的。这就要借助各种地理教学挂图和地理景观图等直观教具,或者借助电视录像、幻灯片等手段,把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才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其主观能动性。

1.1 充分运用地球仪、课本插图、地图册和地理挂图进行教学。地图是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具,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往往通过地图可以充实和简化课本有关内容的文字叙述,学生可以从地图上直接获取许多地理知识,既便于学生记住也易理解。例如:学习北美洲中纬大陆西岸山脉两侧地区气候类型分布时,可以用“落基山两侧景观图”指导学生观察山脉两侧的自然景色:西侧森林茂密,郁郁葱葱;东侧树木稀疏,多灌木。再展示两各月降水柱状图、气温变化曲线图来分析其气候特点及类型。再展示“西风受落基山阻挡示意图”来分析两地形成不同气候的原因。这样一来,教学直观形象,学生易懂。

1.2 常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运用投影、幻灯、电视录像进行教学的直观优势,在于增强学生的感知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很多传统教学形式解决不了的问题,只要教师在课前肯花心思收集、设计 、布置,再进行电化教学,都能轻而易举的把这些难题迎刃而解。比如讲解秦岭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时,运用投影来展示秦岭南北两侧气温分布和年降水量分布图,再通过录像播放两地的植被、农业生产状况,结合谈话式教学法,简洁明了,直观性强,效果更好。

1.3 必要地设计地理略图,提高教学效果。有针对性地设计地理略图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地理基础知识,既能起到抓住特征突出重点,又能培养学生直接学会画地图的基本技能。比如在讲授我国各省区自然环境、经济状况时,许多的省区没有配备地图,如果老师能在黑板上绘制其图,这样有形有意,可以特别体现事物的特征,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和思维力,也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了学习地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 避虚就实,引经据典,激发学生情趣 文中常有一些比较重要但又抽象的内容,教师若适当的引用一些与教材有紧密关系的,学生爱听的,且真实的、生动的、形象的、有趣的材料加以印证,一方面深化学生所学知识,另一方面也能引起学生学习地理的情趣。如讲中国地理江南地区的伏旱现象时,可引用《水浒传》中“智取生辰冈”的故事: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苗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这样就显得形象生动,增加了趣味性。讲我国地势时可引用《共工怒触不周山》的故事等。

3. 运用歌诀、诗词、顺口溜培养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某些区域地理的重要特征,联系相关可描述其特点的歌谣、诗词,或编成简洁明快、琅琅上口的顺口溜,使学生对此颇感兴趣,以加强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如引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动见牛羊。” 的美好意境去理解温带草原的辽阔、壮丽。用“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歌谣来讲解我国西北地区大陆性气候温差大的特点,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这样的教学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总之,兴趣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不仅能使学生积极地、能动地、自觉地从事学习,而且能起着开发学生潜能的作用,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只有通过教师激发,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的参与整个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而由此形成教与学的良性循环,会促进学生学习意识的转化,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而就会把当前农村地理教育推上新一级阶梯,实现新课程要达的目标。

收稿日期:2009-04-25

猜你喜欢
教学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学生写话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