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数学学困生成长的几点做法

2009-05-25 09:59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2009年4期
关键词:组内学困生作业

彭 燕

通过运用“个案研究法”,针对我所研究的八名学困生来说,他们数学学习困难主要源于懒惰、上课精力不集中,作业拖欠、家中父母管教无策等原因,归类来看属于非智力因素影响,即后天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所致。因此,在平日的教学工作中,我如何精力充沛地帮助这些学生更感兴趣地面对数学学习,更有效地参与数学学习过程呢?具体做法如下:

1. 摆正态度促其成长 每当看到这些数学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我首先摆正自己的态度:大人之间都有差异,何况孩子呢?数学教学不是让所有的孩子都成为数学尖子。教师应该紧扣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面对自己所教的学生不能用一个标准来衡量,每个学生只要在自己原来的基础上有所进步,教师就应该给予肯定,就应该承认他们是能行的。有了这样的想法,我已往生闷气、苦恼、埋怨就少了很多,而是更关注于哪些途径能帮助这些学生慢慢成长。

其次摆正他们的态度:不要烦躁、不要惧怕数学学习,更不可松懈自己,要做到勤奋等。从反馈来看,学生大了,懂事很多,自我学习的意识增强。例如:一次班上第一排的座位有一个空着,在我上课前,竟然是他主动对我说,“老师,我想坐在前面听课,可不可以?”回想起当时的我,猛地一惊,随后我答应了他的请求。这名学生,个头不小,数学课上多数精力不集中,喜欢惹周围同学,作业拖欠不交。看到他有主动学习的意识,我很高兴。

2. 融入真情促其信心 作为教师,从自身来说,从小到大自己也经历了很多次考试,参加工作后也时常体验着校内外研讨课、公开课、竞赛课等等,可以说多次的磨练,自信心的建立是做任何事情最重要的基础。

看到学生对这个知识点产生了疑问,对这部分知识感到难学,很后悔刚才的发言并不准确等等现象时我总是告知他们,生活中的每个人都是学习者,包括老师。只有不断地努力学习,弄懂你不清楚之处,不断地开动脑筋,你才会肯定自己,相信自己也很不错,不要因为一点点困难就退缩,就觉得自己不适合学习数学。

例如:一名学困生经过一番努力,才得了中,我仍然很高兴地表扬了他,并且在试卷上很具体的分析他进步的理由,主要是将他的以前、现在做个详细对比,最后不忘给他赠颗大红星,促进其自信心的建立。作为教师这样长期的带着他们进行自我评价,现在可以看到有一大部分学生敢于说出:“老师,我发现自己也很不错的!”

例如:当某某学生的作业本又忘带了,某某学生的简便计算作业几乎全篇错时,课上我没有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他们。课下针对作业忘带的学生,我挑几道作业题来考考他,如果答对,就以红花奖励。作业正确率不高的学生,我挑出两三道典型题,让他们在我面前把题在做一做,在这里我就细心观察他出错的原因,实践表明,这种方法对计算题的纠错最有效,可以及时反馈学生计算过程不清楚的地方。久而久之,教师的真情会让他们感受到老师没有恶意,没有厌烦他们,更没有抛弃他们,他们对数学考试的惧怕,对数学作业的反感,会转变为主动与老师接近,主动动脑筋思考数学题,可以看出他们正在慢慢地体会着数学带给他们的快乐。

3. 良好习惯促其发展 家访中,看到个别学困生因为家庭条件有限,如仅有一张桌子,仅有两个房间等等。我同情他们,同时也坚定了帮助他们养成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决心。要求他们每天努力做到这几点:1、作业书写工整;2、每晚整理好书包,带齐学习用品(如:直尺、演算本等);3、每天下午放学前填写好自己的自评本(即一天数学学习的自我评价,包括学具是否齐全、书写是否干净工整、知识学懂哪些或还很模糊的哪些?今天主动还是被动发言等等)。这样坚持下去,学困生的自我评价水平在提高,同时也促进他们的数学学习。

4. 小组合作促其提高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平日教学中,我组建四人学习小组,人员搭配基本保证从数学基础知识是否扎实?动手、观察能力及与同学沟通的能力如何?个人心理承受力如何?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然后搭配成四人学习小组。四人小组人员中:首先安排一名组长(即数学培优生),负责平日课堂本的收发、小组合作中的重要人物。我和组长的沟通每周一次小结,让他们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重视,老师对他们的信任。这样开展学习任务时,比较容易接受,他们可以说是老师的极好助手。其次组内要安排一名观察能力或动手能力比较强的孩子,这类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优于其他孩子,他们的热情可以调动组内气氛,能够配合组长将老师分配的任务有效地完成。再次组内安排沟通能力较强的学生,性格比较安静,他能够先考虑到其他学生的感受,能够谦让同学,在组内可以起到很好的协调作用。结合实际情况,组里基本保证只有一名学习困难的学生,在组长的带领下,小组合作学习时先主动帮助这名学生,多给他们发言的机会,耐心的倾听他的发言。我在合作学习的最后,给学生发张调查表,学生间自评、互评,以确保合作学习是否愉快、合作交流是否对组内同学的学习有帮助。

没有任何一个学生不愿意接受他人的赞赏,通过教学实践,这几名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都有所改变,同学间友好的合作,推动了他们学习上的进步,他们能主动地看到自己的问题所在,积极主动地对待数学学习了。

收稿日期:2009-04-15

猜你喜欢
组内学困生作业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快来写作业
用心说题 提高效率 培养能力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六步教学,合作出数学的精彩
作业
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时间的遵循原则
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时间”注意问题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