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职学生职业道德培育探讨

2009-05-25 03:32罗龙卿
广西教育·C版 2009年3期
关键词:责任感职业道德培育

罗龙卿

[摘要]职业道德培育是职业教育中最核心的部分。本文试图分析职业道德的内涵、中职学生职业道德培育的现状及中职学生在职业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

[关键词]职业道德培育中职

职业教育是教育事业中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最直接、最密切的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现代中职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质不仅仅是对学生开展相关技能培训,促进其就业,还包括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培育,以使其行为规范符合社会、企业所需。职业道德培育是中职教育中最核心的部分,因此,应将中职学生职业道德培育放在重要地位。本文试图分析职业道德的内涵,我国中职学生职业道德培育的现状及中职学生在职业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

一、职业道德内涵分析

在牛津双解词典中道德规范(Ethic)是以社会,行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调整人与人之间、个体与集体之间、个人与社会,行业之间关系的思想和行为规范,是调整个人之间、集体之间、个人和集体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具有良好职业精神和道德内涵的职业行为习惯规范,得到社会认同并由社会倡导,则形成职业道德规范。职业道德规范是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体现从业者对他人和社会所应承担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职业法律规范和职业道德规范对从业者都具有教育引导、评价和约束的作用,但其调整范围、作用形式、作用强度、实施手段等存在明显差异。职业道德规范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宣传教育和内心信念等方式来维系和发挥效力。传统上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道德在职业活动中的具体体现,是一种更为具体化、职业化、个性化的社会道德。

二、中职学生职业道德培育现状

根据国内外企业招聘人员和用人的标准来看,大多数企业把有良好的道德素养和遵守职业道德作为第一位的要求,第二是有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第三才是专业知识和技能。这里,企业用人标准和我国中职学生职业道德培育现状存在某些“不对称”。在中职学生方面,确有相当部分存在职业道德素养不高的问题,如一些学生不愿在所学专业的职业岗位一线工作,好高骛远,不从职业专业发展考虑而只求高薪,只要薪水高就随意地跳槽,做事不顾他人甚至损害他人或单位的利益,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团队合作精神和与人交流能力差,等等。这种现象的产生有其社会经济背景,但中职学生职业道德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目前,中职学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往往更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思想道德教育大多是在宏观层面学习社科理论,而职业道德规范教育基本上是空白,很少有学校将之列入正式的教学计划。在思想认识方面,一些人认为职业道德教育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或可用思想政治教育代替,更多的问题是教师对职业道德规范缺乏了解,教授德育的教师没有专业背景,而大多数专业教师也没有其所学专业的职业背景,专业教师对讲授职业道德规范不感兴趣等。根据对IT类专业教师的一项调查统计,不知道或只听说过本专业而不了解职业道德规范的教师比率高达98%以上。而国外各类职业教育于教学中如Ⅱ专业教学等较早就将职业道德规范列入教学计划。1990年ACM和IEEE-CS联合工作组提交了关于计算学科教学计划Com-puting Curricula 1991报告,该报告将“社会、道德和职业的问题”作为教学主领域提出,列入欧美计算机职业教育教学计划中。其后于2001年再次修订,其中关于“社会和职业问题(sP)”部分教学内容,建议开设15学时核心学时讲授,见下表:

与国外相比,我国中职学生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方面缺少规范性、系统性的研究和教学。我国作为世贸组织成员,在遵守国际公约和国际惯例的前提下,也应不断规范和完善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行业职业准则。鉴于以上现状,在中职教育中不仅要加强技术技能训练,而且要强化职业道德培育。作为职业综合能力的重要部分,职业道德规范教学应纳入正式专业教学范畴,这对开展素质教育,培养社会行业需求的合格的专业从业人员和优秀职业人是十分必要的,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当前中职学生普遍存在的职业道德问题

(一)缺乏责任感

责任感是人格社会性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责任感是一个人至关重要的人格品质。责任感体现在社会责任感、家庭责任感、职业责任感等多个方面,是决定一个人能否健康发展的核心品质之一,因为它可以派生出其他许多健康的人格特质。目前,由于中职教育职业道德培育方面存在种种不足,导致中职学生普遍缺乏责任感,这就使学生在毕业后难以承担相应的社会、职业、家庭等多方面责任。

(二)诚信意识不强

诚信是成功的根本,是成才的根基。只有怀着一颗真诚的心与人交往,才会得到别人的认可,才有可能获得成功。然而,在当前的中职教育中。许多学生诚信意识不强,诚信缺失现象大量出现。有文献报道,67%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谎言现象,76%的学生对破坏社会规范的行为表示认可和追随。

四、如何有效开展中职学生职业道德培育

(一)开展一般道德教育

一般道德行为教育是职业道德教育的基础。一般道德是人们生活、学习、工作中最基本的、得到普遍认可和遵循的行为规范。一般道德规范是职业道德规范的直接来源之一,职业道德规范在许多方面体现出一般道德规范与职业道德和职业要求的相互结合。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规范化一般道德行为的养成是培育规范性职业道德的基础,应实现学生一般道德规范教育与规范性道德行为培养的有效结合,这是形成规范性职业道德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不断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

教师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是有效开展中职学生规范化职业道德培育的基本要求。一个拥有良好职业道德水平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职业道德的学生。因此,不断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是培养中职学生职业道德的前提。

(三)将职业道德的培育置于中职教学之中

教育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的通知》中指出,要优化教学过程,采用先进的教学模式,重视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的培养。然而,目前我国中职教育普遍存在对职业道德重视不够的现象。对此,首先可进一步借鉴国外经验,将“社会、道德和职业问题”列入教学计划,使职业和道德责任成为其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其次,应结合国情编写教材,开设与国际接轨的学分课程,继续探索和实践在中职教育中职业道德规范教

育之路,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良好职业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四)将职业道德培育与日常教学及生活相结合

1、开设就业指导、思想道德与法律课。应将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思想道德与法律课、就业指导活动之中,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重视对学生即将毕业前的就业指导,通过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观、灵活的择业观(先就业后择业)、良好的应聘技巧;通过建立比较牢固的就业渠道和就业网络,形成一个值得信赖的就业指导系统,以对毕业生的就业、择业发挥定位和引导的灵活作用;通过对已毕业学生进行跟踪调查、反馈信息,使学校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企业对人才知识技能结构的新需求,从而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调整实习实训内容,使学生到企业能够零距离上岗。

在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中,应强调对职业意义的认识,使学生懂得职业并非仅仅是个人谋生的手段,它更是施展个人聪明智慧、奉献社会、实现人生价值的场所。只有懂得了职业的崇高、伟大和必不可少,才会对职业由衷地产生敬仰、挚爱、忠贞之情。这些积极的思想感情是学生形成正确职业观的基础。

2、通过实践活动开展职业道德培育。可以通过技能大比武活动,培养学生的职业资格意识和职业创新能力。同时,重视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大力推进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使各专业学生毕业时都具有职业资格证,能迅速适应我国正大力发展的“职业资格准入制度”的需求,以动手能力强、适应能力快、综合素质高而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认可。

3、通过学生校外活动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可将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各项学生活动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责任感,使学生养成艰苦奋斗的职业习惯。实践证明,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主要是在职业活动中培养形成的。这些基本规范所蕴含的品质,如责任感、创新能力、艰苦奋斗的精神、职业资格意识、职业观等,又都是可以通过“两课”、就业指导、技能竞赛、各项学生活动等培养的。

应通过广泛全面的培养,使学生形成遵守良好一般道德行为和职业道德规范的意识,同时,将道德行为培育融入学校全面教学及工作中,营造出良好的外部环境,建立科学完备的职业科学道德素质培养体系,敏锐捕捉新形势、新发展对职业道德品质的新要求,使学生成长为既有扎实职业技能又有较高职业道德素质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猜你喜欢
责任感职业道德培育
英国“大爷”的责任感
国企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责任感
会计职业道德现状之我见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培养责任感强的孩子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在弘扬职业道德中争创“青年文明号”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