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设计改革探索

2009-05-25 03:32董绿英
广西教育·C版 2009年3期
关键词:公共关系公关案例

董绿英

[摘要]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以职业行动能力培养为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选择与整合教学内容,运用案例教学、模拟训练、社会实践、现场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训练学生。评价方式以过程考核为主体的教学设计改革思路。

[关键词]公共关系学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评价

公共关系学是行政管理、企业管理、旅游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等专业的公共必修课。由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基本沿用本科教学的体系,目前高职院校公共关系学课程的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在教学内容方面,基本上都是在本科教材的基础上简单加了一些案例编写而成,理论内容太多,教学内容不够简明,使基础相对薄弱的高职学生。难以听懂所学内容,以至于逐渐丧失了学习兴趣;其次,教学方法单调,过多的理论讲解,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被激发起来,达不到应有的学习效果;第三,考试形式单一,多数学校以最后考试成绩为主。或考试的形式不够科学,难于达到教学的目的,不能考核学生的真实水平。因此,对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进行研究,提高其教学效果是高职院校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以职业行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改革目标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是:以培养职业技术型人才为目标,其核心质量和标准为“职业行动能力”的培养,“职业能力不仅是指职业技能的习得与职业资格的获取,还要体现应变能力,即不仅为劳动者提供尽快掌握必需的新技术和获取新资格的可能,而且还赋予他们新的乃至更加光明的职业前景”。职业行动能力的结构分为基本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两部分。其中基本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要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技能和相应知识。不仅要具有胜任职业工作的核心本领,还要有从事职业活动所必需的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具备在职业生涯中不断获取新的技能与知识、掌握新方法的重要手段。同时还要有基本职业能力层面的社会能力,包括积极的人生态度、对社会的适应性、行为的规范性及团队共事能力。综合职业能力即关键能力,是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进一步发展,是具体的专业能力的进一步抽象。

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分析公共关系学的课程培养目标。明确公共关系学课程改革方向,不仅能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公关知识和公关活动的操作方法,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康的心理素质,有利于学生能力结构的拓展。结合本学科性质和教学目标,我们应确定以重在培养学生职业行动能力为核心的课程改革目标,具体包括:第一层次,培养学生良好的形象意识、团结协作的观念、服务公众的意识;第二层次,培养学生人际沟通、合作交流、树立形象的能力;第三层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交际表达能力、应变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整合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含义,概括地说就是“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一要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的需要选取内容;二要依据上述需要,选取融知识传授、能力训练、素质养成三位于一体的具体教学内容;三是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能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首先按照公关工作程序和每个环节要完成的任务及标准,构建课程的顺序和进度,构建模拟化工作情景,使学生获得“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知识。公共关系学课程的具体顺序设计如下:公共关系概述(理论讲解)一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理论讲解)一公共关系工作程序(理论讲解)一公共关系调查(理论讲解后指导学生完成公共关系调查任务)-公共关系策划(理论讲解后指导学生完成公共关系策划任务)-公共关系实施(实施要求讲解后实训,穿插危机公关、组织形象分析与设计、公关人际沟通与礼仪知识)-公共关系评估(评估目的、要点讲解后实训)-综合实训。其中每一个课程环节内容的具体选择以课程培养目标为导向,注意为实现三个层次课程培养目标服务,从而确定理论知识要掌握的知识点的宽度和深度、程序性知识要达到的目标。

根据上述的教学内容设计,将实训分为两个递进的层次。第一层次,使学生获得“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知识。在公共关系概述、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公共关系工作程序、公共关系调查、公共关系策划、公共关系实施、公共关系评估等课程环节实施后,要求学生完成拟设情景的相关公共关系调查报告、公共关系策划书,并提交书面材料。此阶段达到的目标是:熟悉公关工作的工作程序,初步了解其技巧性、操作性、创意性的特点,掌握公关调查报告、策划书的写作要领和技巧,激发学习热情。第二层次,培养学生人际沟通、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形象意识。鼓励每个小组成员相互配合,上台展示本小组的工作成果,与同学分享遇到的困难和收获的感悟,展开广泛的讨论,教师控制每小组展示时间并作最后点评,点评不仅包括工作成果的内容质量,还包括同学上台的配合、仪表、仪容、仪态、表达是否有创新等。这样,通过设计各项活动并吸引学生参与,可以同时锻炼和提高他们的交际表达能力、应变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

三、以学生训练为主的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实践性、操作性、应用性是公共关系学课程的特点。根据公共关系的四步工作法——调查、策划、实施、评估,在教学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的不同阶段以不同的典型案例和不同的训练内容让学生进行分析并参与实践活动,从而培养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和进行人际交往的能力,运用现代大众传媒进行传播的能力,对产品、组织或个人进行形象策划的能力,各种公关活动的组织、设计与实施的能力,这些能力对高职学生的学业、择业与就业,成长、成才与成功都大有裨益。这样,课堂上学生能否发挥主体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师满堂灌,学生做笔记”的授课方法,根本不可能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公共关系课程教学必须综合采用案例教学、模拟训练、社会实践等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达到各专业的培养目标。

在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中,根据其课程特点,可采用如下教学方法训练学生多种能力:

(一)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法是教师把经过筛选、组织、编写的企业在公共关系活动中的典型事实与材料引人到课堂中来。它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通过案例引人、案例引证、案例讨论等具体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造性思维,提高实践技能。通过学习案例,学生可掌握公关问题处理的基

本技巧,进而在今后的工作中借鉴别人成功的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

教师在教学准备过程中要广泛收集典型案例,尤其是与学生具有相近性、相关性的案例,介绍事件是怎样处理的。结果如何,启发学生思考。除教师讲解案例外,还应吸引学生参与活动,采用案例讨论式教学方法。首先由教师结合各章节内容,遴选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把案例提前交给学生,让学生课后查阅资料,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第二步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小组讨论,要求每一小组自选小组长,提出小组解决问题的方案,教师观察各小组讨论情况。第三步班级讨论,由小组长代表小组在全班讨论课上发言,陈述本组的方案,小组其他学生可作相应补充。第四步教师点评各组方案,指出各组方案的优点、不完善之处和今后解决此类问题应注意的方面,最后评定学生讨论成绩。通过案例讨论,既可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

(二)模拟训练

模拟教学就是教师在课堂上假设某种公关活动场景,让学生分别扮演相应角色,并根据所学公关知识去操作、表演,教师从中进行必要指导的教学方法。

公关教学中公关调查、演讲、记者招待会、组织参观、举办联谊会、典礼、仪式、接待投诉等均可采用模拟训练方式。模拟训练要求每一学生都必须参加,每个学生既是观众,又是活动组织者,还是评委,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和表现的机会,避免讨论课总是几个固定的学生参与,其余同学当观众的问题。例如模拟开业典礼,把同学分成若干小组,由他们自己确定主持人、嘉宾、剪彩小姐,把开业典礼和剪彩仪式合为一体,即在开业典礼过程中进行剪彩仪式。让每位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尽可能发挥他们的特长。

通过模拟训练可锻炼学生上台的勇气和胆量,让他们熟悉相应的公关技能。巩固和检验相应的公关知识,使他们及时看到他人的长处和自己的不足,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公关自觉性,强化公关能力。同时在模拟活动中,教师结合公关理论对学生的模拟过程进行分析和评判,可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理论的认识,引导他们进行课外阅读,补充课外知识。

(三)社会实践

公共关系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公关人员必须具备公关基本理论知识,并拥有丰富的公关实践经验,才能创造性地解决公关实际问题。公关经验只有依靠广泛的公关实践才能获得,因此公关课程教学必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以培养学生公关工作经验。

高校开展公关实践活动可结合自身条件,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实践活动可采取以下方式:第一,由院系或公关教师加强与社会上公关活动组织的联系,将学生带出校门,走出课堂,参观了解或亲自参与到公关实践活动中。也可利用学校已经建立的实习基地,让学生到实习基地进行公关实习,协助单位进行公关调查、公关策划、公关实施、公关评估。第二,邀请公关公司、公关社团的专业公关人员向学生介绍公关经验、技巧。第三,利用学校资源进行实践教学。学校作为一个公关主体,有大量的公关活动需要开展,如进行专项调查、策划新闻宣传、组织专题讲座、举办大型活动等,这些活动可安排学生参加,或由学生先做预案。第四,鼓励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做起,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第二课堂活动,扩大自己的交际圈,通过积极参加各项社会活动,达到锻炼自身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

(四)现场参观教学

现场参观教学是根据教学目的、任务的需要,组织学生到企业或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现场对公关活动进行实地的观察,从而使学生获得对公共关系的感性认识,验证公共关系理论的教学方法。运用这种教学方法。关键是选择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参观对象,明确参观的目的,制订参观的计划,并要求学生写出参观报告。

在教学中结合实际情况,由教师带领学生参观商品交易会、博览会等大型活动,让学生观摩开幕典礼的程序、做法,并了解如何举办博览会、展销会,回来之后根据收集的资料再进行总结。这种方法要比教师在课堂上逐一讲解更具直观性。同时。还应安排一些“社会调查”或布置调查作业,如对企业或政府“公共关系”情况的调查,有助于学生接触社会,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最后要求学生写一篇体会文章,把公共关系理论应用与实践的体会记录下来,这样做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理论与实际操作的关系。

四、以过程考核为主体的多元评价方式

以往的课程评价方式主要采取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平时作业成绩为辅的形式,期末课程考核大多采用闭卷考试的方法,题型也基本是惯用的选择、填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等,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与“生成式”的教学理念不相适应,不能反映学生学习过程中对知识自我构建及对隐性知识的掌握情况,难以评测学生在实践工作过程中的表现,难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可以更科学的评测学生的能力。

实施多元化评价方式就要改进考试方法。一方面,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一般平时成绩的比重都在10%~30%之间,评分依据多由考勤、课堂发言、平时作业组成。而实施多元化评价方式时应增加案例教学、活动教学等形式的比重,并将平时成绩的比重相应地增加到50%。评分主要依据学生在课堂案例分析发言及活动教学中的表现,如演讲与口才训练、自我推销训练、公关调查与策划训练等。在这些活动中,通常以小组形式进行,以团队成绩为基准,参考队员参与团队工作的情况再给每一个队员打分。这种考试方法能有效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而不是考试前死记硬背。另一方面,改变闭卷考试的题型。闭卷考试的分数占期终成绩的50%,题型多为案例分析题、模拟操作题,且案例均来自现实生活。这样能督促学生平时多关注身边发生的事件,学会用公共关系的角度去观察与思考。评价过程始终以团队协作能力为参考。

从实施效果看,多元化的课程考核评价方式增强了学生对公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改变了过去平时松散学习,考试背书的现象。平时的实训活动加强了学生的合作与交流,期末考试内容也更具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综合评分也由教师一人评定改为教师、学生、团队互评,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使他们学会了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

总之,在公共关系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中,笔者深深感到探索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重要性,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从公关工作过程整合教学内容。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的迫切性与实用性。使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成为符合社会与行业需求的人才。这才是我们教学改革的真正目的。

猜你喜欢
公共关系公关案例
专题报道[公关“她”力量]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公共关系(博鳌)合作组织名单
公共关系功勋奖
公共关系创新领军人物奖
公共关系创新领军品牌奖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向“黑公关”说NO
农资届公关指南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