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际金融教学内容的新体系

2009-05-25 03:32
广西教育·C版 2009年3期
关键词:国际金融金融学经济学

沈 军

[摘要]在“专业-学科-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链条中,教学内容的调整空间最大。国内外流行的教科书在教学内容体系上各有侧重,国际金融的教学内容主要在全球问题与本土问题、研究型导向型与实用型导向型中寻找平衡。在金融全球化与本土化的背景下。本文提出了“三位一体”、“六大结合”与“四大内容”的国际金融教学内容新体系。

[关键词]国际金融教学内容体系金融全球化本土化

在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培养具有全球化视角与本土经验的国际金融人才是我国金融教育界面临的最大挑战。国际金融课程一直是金融专业的主干课之一,其教学内容应与时俱进,适应金融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发展趋势。

一、专业-学科-课程设置-教学内容

在“专业-学科-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链条中,越是链条的前端其稳定性越强,只有链条的末端调整空间较大。具体来说,金融学科隶属应用经济学专业,国际金融学与货币银行学、金融市场学、商业银行经营学、中央银行学、保险学等五门课程为传统的主干课程(近年来,不少学者提出应增加金融工程、公司理财与投资学为金融学科的主干课程),国际金融的教学内容则存在相当的争议。姜波克提出国际金融是从货币金融的角度研究开放条件下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同时实现问题的一门科学。该认识在相当程度上界定了国内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内容。王爱俭则提出,姜波克对国际金融学内容的界定是一种创新,但并不能完全概括国际金融学的特点,尤其是忽略了国际金融实务的内容。在金融全球化与本土化的背景下,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究竟应涵盖哪些内容,这是本文重点探索的内容。

二、国内外国际金融类教材教学内容的比较分析

(一)国外教材

高级国际金融类教材以Obstfeld&Rogoff的《高级国际金融学教程》为代表,该书首先建立了经常账户跨时分析的理论框架;然后利用该框架分析了实际汇率和贸易条件、不确定性以经常账户和经济周期国际传导的影响以及国际债务问题,并将最优增长模型引入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接着分别介绍了名义价格完全弹性条件下和粘性价格条件下的货币模型;最后讨论了动态的粘性价格模型。中级国际金融类教材首推Krugman(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得主)&Obstfeld的《国际经济学理论与政策》(下册)“国际金融”部分。全书包括两篇:汇率和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国际宏观经济政策。该书深刻洞悉了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领域的变化和争议,所提供的分析方法与全球经济大事密切相连,涵盖了汇率和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国际宏观经济政策两部分内容,并在第六版中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的情况、全球化的冲击等新内容。

如果说上述两种教材属经院流派,那么商学院流派的国际金融教材侧重微观与实务。以布特勒的《国际金融学》(ITP国际出版公司)为例,该书主要内容包括外汇与汇率的决定、外汇衍生产品的外汇风险防范、国际资本市场与投资组合、跨国公司财务管理,涵盖了国际金融市场与跨国公司财务管理等内容。

(二)国内教材

国内国际金融类的代表性教材有:姜波克(复旦大学出版社)、陈雨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易纲与张磊(上海人民出版社)的三本教材,其中,姜波克的教材以内外均衡为主线,涵盖国际收支、汇率、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货币体系等内容;陈雨露的教材兼容应用经济学视角与中国视角,形成“国际金融市场-跨国公司财务管理-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三位一体的内容体系;易纲与张磊的教材以综合视角结合中国实际为主线,包括微观篇、宏观篇、市场篇、体制与政策篇等内容。相对而言,姜波克的教材自成一体,后两本材料的国际化色彩较浓。总体来说,国内国际金融教材的教学内容主要在全球问题与本土问题、经济学院模式与商学院模式(衍生出研究型导向型与实用型导向型)中寻找平衡。

三、金融全球化与本土化背景下的国际金融课程

金融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子进程与核心内涵,它使得国际金融课程重要性进一步提升的同时,也对国际金融课程的内容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此外,由于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不断融入全球经济金融进程之中,国际金融的教学内容应关注本土问题。以人民币汇率为例,人民币汇率问题不仅是本土化问题,也是全球关注的国际金融热点问题,因此,人民币汇率问题应成为国际金融课程重点探讨的内容。

(一)国际金融课程的特点

国际金融课程具有以下特点:(1)国际金融课程的内容更新速度快,实际国际金融问题变化更快。随着金融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与中国金融开放进程的加快,国际金融的理论和实践都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教科书的更新速度已很难跟上这些前沿问题演进的速度。(2)国际金融课程承上启下。国际金融课程的先开课程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国际贸易学等,国际金融课程又为国际结算、国际融资等后继课程奠定基础。(3)课程内容的边界模糊。国际金融涉及微观与宏观、理论与政策、模型与实证、学术与实务、国际与国内,是一门综合性与关联性极强的学科。

(二)国际金融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

本文从经济学的演进在国际金融课程的体现以及美国次贷危机对现行国际金融教学内容体系形成的冲击等两个方面阐述国际金融课程教学内容应体现“与时俱进”。

1、经济学的演进在国际金融教学内容中的体现。经济学的演进对国际金融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这在国际收支理论、汇率理论与货币危机理论等国际金融核心内容中均有所体现。其一,以国际收支决定理论为例,弹性论、吸收论、货币论与供给论分别对应了微观经济学、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货币学派与供给学派等四块经济学,反映了经济学的演进过程。其二。汇率决定理论中粘性价格的运用(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外汇微观结构研究的发展也反映经济学中对微观基础的重视。其三,货币危机理论中信息经济学的运用大力促进了其发展:第一代危机较少涉及信息经济学,第二代与第三代危机理论则大量运用信息经济学。

2、美国次贷危机对现行国际金融教学内容体系形成的冲击。美国次贷危机已对货币金融危机理论、国际货币体系、国际金融市场等国际金融教学内容形成冲击。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在一定程度上是国际金融理论的危机,虽然危机尚未尘埃落定,但可以预见,危机后国际金融的教学内容必然要进行修正,新的案例必将添加至教学内容之中。

(三)国际金融教学内容研究导向型与实用导向型的综合

本文以我国金融学硕士联考金融学

基础科目论述题分析来体现国际金融教学内容的研究导向型,而以外汇模拟交易体现国际金融教学内容的实用导向型。

1、全国金融学硕士联考金融学基础科目论述题分析。国际金融问题一直是金融热点与前沿问题,从全国金融学硕士联考金融学基础科目论述题的考试内容可略窥一二。2007年金融学联考的论述题内容为:“2006年12月中国全面金融开放,在当前世界货币体系失衡状态下。中国如何均衡合理地融入世界经济已成为学界、业界与政界关注的焦点。2006年4月26日,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余永定在上海表示,中国持续15年之久的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使得外汇储备急剧增加,这种失衡的经济结构不仅给人民币带来了升值压力,也给央行货币政策运用带来了困难。对此,你有何认识与见解?”这道述论题涉及了国际金融的各个层面,是对考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测试。该题涉及国际金融(国际收支、国际货币体系、金融开放)与货币银行学(货币政策)等内容,考生必须对当前世界货币体系如何失衡、我国经济结构失衡造成的影响、如何应对失衡等三方面有全面的把握,才能较好地回答该论述题。上述论述题说明国际金融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问题,以研究导向型带动国际金融教学的深入是一条可循之径。

2、外汇模拟交易体现国际金融教学内容的实用导向型。本文通过外汇模拟交易来体现国际金融教学内容的实用导向型。在相关理论讲授的基础上进行外汇模拟交易。笔者首先将学生分成欧元对美元组、日元对美国组、英镑对美元组共三个小组,每个小组要求学生完成以下几个方面的实验:(1)外汇模拟交易系统的基础。以中国银行为例的开户所需的一切资料;(2)外汇交易的基础知识,包括外汇行情表的阅读;(3)外汇交易的程序;(4)外汇交易的基本面分析与技术分析。然后,让三个小组进行交流与讨论。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将理论难点与实际相结合。学生们普遍反应良好。

总之,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内容应在研究导向型与实用导向型中寻找平衡。

四、国际金融教学内容的新体系

在金融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双重背景下,本文提出了“三位一体”、“六大结合”与“四大内容”的国际金融教学内容新体系。

“三位一体”是指“国际金融中心一国际金融市场一国际金融市场操作与管理”。“六大结合”包括国际与国内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制度与市场相结合、理论与政策相结合、模型与实证相结合、学术与实务相结合。而“三位一体”与“六大结合”具体体现在以下国际金融课程的“四大内容”之中:

第一,国际金融中心与市场。在讲授国际金融中心时,重点讲解我国未来可能的国际金融中心以及中国香港可能成为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等内容。

第二,主体与客体。国际金融市场的主体包括机构投资者与跨国公司;国际金融市场客体即为国际资本流动,包括FDI与非FDI,非FDI又包括OFⅡ与QDⅡ。

第三,机制与目标。国际金融市场的运行机制包括外汇机制、风险机制与金融创新;各国或地区要实现的目标包括内外部均衡、金融风险的防范、有序的金融开放等;全球要实行的目标包括:政策协调、货币合作、国际金融市场稳定等。

第四,制度与监管。国际金融制度包括国际货币制度与汇率制度,监管则应围绕IMF展开。

毋庸置疑,本文提出的国际金融教学内容的新体系仍属一概念性框架。需要进一步的拓展与完善。

猜你喜欢
国际金融金融学经济学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区绮雯:水城魅力·环湾之芯 洞见国际金融岛的湾区竞争力
简明经济学
浅述行为金融学
行为金融学在价值投资中的应用分析
浅析数学方法在金融学中的应用
中国金融学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前景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国际金融体系改革
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