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曲就伸

2009-05-29 02:52王耀文王云杰
体育师友 2009年2期
关键词:基本功太极拳动作

曹 云 王耀文 王云杰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法、访问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大学生的太极拳教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太极拳教学要注重把太极拳文化贯彻其中;要注重太极拳运动感觉、太极桩功和太极拳单势动作的静力练习等方面的基本功练习;要注重太极拳攻防技击含义的讲解贯彻在太极拳教学中;适时地采用太极拳“慢拳快教”的教学方法加强学生的记忆;适当运用形象的太极拳的口诀对学生进行引导。如此一来大大地提高了大学生对太极拳的学习兴趣,取得了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太极拳教学随曲就伸

1研究目的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它不仅是技击格斗的方法手段,而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载体,更是人们修炼身心的一整套完备体系。自从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被列为高等院校体育课程的必修内容以来,伴随着高校太极拳教学的日益深入,如何提高大学生对太极拳的兴趣,如何取得更好的太极拳教学效果,则是每一位体育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结合自身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想谈一谈简化太极拳教学中应该注意的一些方面。

大学体育教材中的简化太极拳是在吸取各家太极拳的基础上形成的,难度适中,并集中体现了太极拳心静体松、动作柔和、轻灵沉稳、虚实分明、刚柔楣济、连绵不断等特点。太极拳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武术中的一部分,也是受人欢迎的体育项目之一,因此,在太极拳的教学中,除了要遵循一般的体育教学中的基本原则之外,如正确选择示范位置、合理运用示范面、完整法分解法的交互使用等,还要结合太极拳的本身特点进行教学。“随曲就伸”主要是指要按照规律进行,既是太极拳运动本身的特点,也蕴含着太极拳教学也应该按照太极拳的特点来进行。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的需要,查阅有关体育教学和太极拳方面的图书资料,并在cnki期刊网上查阅有关体育教育、教学、太极拳教学等方面的论文,了解与本研究相关内容的研究现状和前人研究成果,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整理。

2.2访问调查法

根据研究的需要,对西南地区一些太极拳专家进行面访,了解太极拳教学相关情况,尽可能多角度地了解太极拳教学。

2.3逻辑分析法

对所得到的文献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得出相应的结论。

3结果与分析

3.1注重太极拳文化的贯穿

大学生初次接触太极拳,认为太极拳很神秘,而且还有多数人认为太极拳这样慢的运动只适合于老年人进行练习,因此在学习太极拳的过程中要适时地向学生讲解太极拳的文化,使学生明白太极拳不仅适合各年龄段的人进行锻炼,而且它承载着我国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通过介绍什么是太极拳,太极拳的起源,太极拳的流派,太极拳的功能,并结合动作,向学生揭示太极拳所遵循的力学原理、运动学原理以及蕴涵的深刻文化哲理等,激发学生的民族使命感和民族自豪感,对学生进行武德的教育,让学生从思想上对太极拳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教授太极拳动作的过程中,要结合动作适时讲解太极拳运动的基本技法特点:虚灵顶劲、含胸拔背、沉肩坠肘、舒指坐腕、松腰敛臀,重心要保持平稳,不可忽上忽下,左、右脚要“虚实分清楚”等。

3.2重视太极拳基本功的练习

在教授太极拳时,要先进行太极拳基本功的练习。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基本功练好了就为以后深入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相反,如果基本功不扎实,就会出现步子不稳、身子不正、动作松软无力或者僵硬呆板等现象,达不到太极拳健身的效果。如果反过来再来进行基本功的教学,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学生动作已经定型,纠正起来也比较困难。

太极拳的基本功练习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3.2.1太极拳的运动感觉练习

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初学者先通过一些基本动作体会身体各部位在“太极拳运动状态”下的运动感觉,会加快初学者掌握太极拳运动的速度。依据体育心理学的理论:“要学会或完成一个身体运动,必须首先建立这一动作的本体运动感知觉。人们依靠本体运动感知觉,去学习运动技能,通过体育运动提高本体运动感知觉。”感知觉中的感觉是掌握整体动作的基础,因此初学者首先找到练习太极拳动作的本体感觉,然后,依靠感知觉去逐步接受太极拳运动“用意不用力”、“运动如抽丝”等练拳要求就比较容易了。可以引导学生体会这样的感觉,这种感觉好像在空气中有阻力,每个动作是在克服空气中阻力的状态下完成的,并不断通过练习提高这种感觉;另外,要通过进行身体各部缓慢均匀的动作练习,细细体会动作中劲力绵绵不断的“抽丝”感觉,体会发于脚跟,主宰于腰,形成于手指的用力特点。在练习过程中要求学生排除杂念,心神内敛,使精神完全集中到当前运动上来,体会正确的动作感觉。

3.2.2太极拳桩功练习

太极拳是一种外柔内刚刚柔相济,内外兼修的内功拳法,而且具有“百练不如一站”的经验总结。“站桩功”既有稳定身心之功,又有稳定平衡之能。太极拳的桩功主要有五桩:无极桩、太极桩、开合桩、起落桩和虚实桩。通过各种桩功的练习,可以提高太极拳的专项素质,端正身体姿势、沉稳重心,为学生掌握太极拳技术动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每一次太极拳课的开始,都需要进行桩功的练习,这不仅是练习太极拳的基本功,而且通过桩功的练习,可以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进一步体会太极拳的松静。

3.2.3太极拳单势动作的静力练习

在太极拳套路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进行单势动作的静力练习,让学生在练习单个动作中体会太极拳的技法要求,如沉肩坠肘、舒指坐腕、松腰敛臀等,并通过单势动作的静力练习,让学生对每一个动作的定位有明确的概念,对手、脚、腿、腰等的具体要求。如套路中野马分鬃、白鹤亮翅、搂膝拗步、高探马、手挥琵琶、单鞭等动作的定势练习,对动作进行规范,使学生逐步养成沉肩坠肘、含胸拔背和松腰敛臂的习惯。

3.3注重太极拳动作攻防技击含义的讲解

大多数学生开始学习太极拳时都认为太极拳是老年人的专利,是老年人养生术、花架子,软绵绵的,不能防身自卫。但实际上,太极拳的每个动作由实战动作演化而来,都有很强的攻防含义。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是一个套路,目的在于强身健体,教学实践证明,如果使学生能够对动作的攻防含义有一定了解,必然可以提高学生对太极拳的兴趣,加快学生对动作的理解和记忆,有益于学生了解太极拳技击本质。太极拳的“攻防含义”具有别具一格的特点:在以静制动的基础上,招招动作都攻中有防,防中有攻,攻防兼备,势势相连。

如在教授左搂膝拗步时,通过讲解示范,待学生对此式动作要领有所掌握后,讲解攻防用法。设对方用右脚踢击我左侧下路时,我将身体往下松沉,用左手向左侧,接搂开对方来脚,同时左脚迈出套住对方的支撑腿,快速用右掌往前按击对方胸部,使之向后跌出。在讲解、示范每式太极拳攻

防方法后组织学生两人一组进行练习,体会招法用途。通过结合攻击动作配合的这种教学方法,活跃了课堂的学习气氛,引起他们强烈的学习动机。

又如学习手挥琵琶动作时,教师可首先剖析其击技含意及在实战中的应用方法,然后再分析其动作结构,可找一名学生做为对手,当对方用右手进攻时,可用右手迅速抓住对方的右手腕部,向下微按将臂拉直,左掌同时迅速由下向上托住对方的肘关节,使其臂不能弯屈,然后用力向内旋、按拧、拉、用反关节的方法制服对方。这种形象生动的剖析演示,讲清了击技含意、动作方法,使学生对此动作产生了深刻的印象,从而加快了学习的速度,提高了动作的质量。

3.4适时采用“慢拳快教”教学法

二十四式太极拳中的动作多数较为缓慢,要求轻柔圆活、柔和轻灵,处处带有弧形,运动连绵不断,势势相承。但对于初学者来说,如果按照正常的演练时的慢速进行教学,一方面学生对动作的路线掌握不够清楚,另一方面会让初学的学生产生抵触心理,所以适时采用“慢拳快教”教学法则能将路线复杂、方向多变的动作简单化,使学生对动作一目了然,增强对学习太极拳的信心。“慢拳快教”教学法多适用于方向较为复杂的动作,如套路中的“云手”。教过太极拳的老师都深有体会,云手动作不好教,因为这个动作当中要求左右两只手同时走不同的方向路线,而且还要加上脚步的相应的移动,对于初学太极拳的学生来说,更是不易掌握动作的路线和手脚的配合。如果按照其他动作的慢速教学方法,学生对动作的路线会更加弄不清楚,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采用“慢拳快教”的方法,把每只手的运动路线在快速的情况下向学生讲解清楚,并加以练习,然后两手同时用较快的速度进行练习,当学生都弄清楚手的路线以及两手的配合时,再将练习的速度慢下来,慢至正常的演练速度。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能够较快地掌握动作。

3.5适当使用太极拳口诀

在太极拳的教学过程中,要适当使用口诀和比喻等生动的语言进行讲解。太极拳许多动作名称,具有鲜明的形象特点,如“野马分鬃”、“白鹤亮翅”、“手挥琵琶”等,给学生的印象就很深刻。在提高动作的质量,体现动作的特点上,可以运用一些形象的语言,如“行动如抽丝”,“迈步如猫行”,“行云流水”等形象语言,加深学生对动作特点的理解。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对于初学者来说,很容易出现的一个问题就是忘动作,前后连贯不起来,虽然各个动作都会做,但是却达不到连绵不断,势势相承的要求。为了提高学生记忆动作顺序的效率,增强学生对太极拳的兴趣,可以适当使用太极拳的口诀,将整套动作连贯起来,加深学生对太极拳的印象。“起势分鬃白鹤飞,搂膝拗步琵琶挥。倒卷肱接揽雀尾,云手夹在单鞭内。探马右蹬双贯耳,左蹬下势穿梭去。海针闪臂搬拦捶,如封十手收势回”。

4结论

在太极拳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加强对大学生太极拳文化方面的教育;重视太极拳运动感觉、太极拳桩功和太极拳单势动作的静力等基本功的练习;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太极拳攻防技击含义的示范与讲解;适时的采用“慢拳快练”的教学方法加强学生的记忆;适当采用太极拳的口诀加深学生的记忆。这些方法的灵活采用大大地提高学生学习太极拳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取得了更好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基本功太极拳动作
在“基本功”上下笨功夫
下一个动作
画动作
梅兰芳苦练基本功
光影视界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42式太极拳
平面向量的基本功,你掌握了吗?
陈式太极拳传人谱
书法与太极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