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隆”百万富姐

2009-06-04 04:23如鱼得水
名人传记·财富人物 2009年4期
关键词:公仔工艺品克隆

如鱼得水

软陶是一种新型捏塑材料,任何人都可以将自己的创意和想法融入软陶中,捏出各种不同的手工艺术品。李晓梅正是看准了这一点,大胆地投身于软陶艺术中。如今她月收入近3万元,且有很好的发展势头。

画家梦破碎做软陶艺人

1981年,李晓梅出生于湖北省十堰市。从小,她就对绘画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家里到处都是她涂抹的痕迹。18岁那年,高考落榜的李晓梅在二汽的一家零件厂找到了一份工作。虽然喜欢画画的她,对汽车和机械没有丝毫兴趣,但她还是咬着牙在那里干了三年。2002年,李晓梅辞掉工作,到广州打工。

李晓梅在广州尝试了多份工作,但她都不喜欢。命运的转机来自一次偶遇。2005年五一劳动节,天河体育中心前的,地下通道里,围了一大群人。李晓梅费力地挤进人群,发现里面有个艺人正根据围观者的要求,用“泥”来捏制各种工艺品,茶具、小动物、各种卡通造型……每个“产品”要价六七十元不等。天生就喜欢艺术的李晓梅,再也舍不得离开,一直在那里看,直到夜晚,围观的人散去。当那个艺人收摊准备离开时,李晓梅凑上去与艺人攀谈起来。艺人对娇小漂亮的李晓梅,毫无戒备之心,告诉她一天下来自己赚了五六百元,并一五一十地回答李晓梅的各种问题。

攀谈中,李晓梅知道了艺人用的材料不是泥,是软陶。于是,2005年6月,她花300元买了10公斤软陶,开始迈出了成为软陶艺人的第一步。

李晓梅发现,国内的软陶工艺品大多是因商业目的而批量生产的,有一定的中国特色,但总体来说还是模仿国外作品,没有将软陶艺术的本性挖掘出来。她认为,软陶艺术最本质的一面应是个体的、灵动的、原创的。她决心发挥自己的创意,让自己的作品能散发出浓烈的艺术气息。她第一批产品的素材,来自于中国的古典小说,如孙悟空、猪八戒、张飞、赵云、武松、林黛玉等。随后,她把自己的作品向不同的工艺品店、礼品店、家居装饰店、学生用品商店等推荐,很快便有几家愿意进行试销或代销。

几个月下来,李晓梅发现自己的产品虽能卖出去,但并不畅销,也卖不上好价钱,辛辛苦苦一天下来只能赚几十元。怎样才能有所发展呢?李晓梅开始思考新的路子。

“克隆明星”掘得第一桶金

李晓梅分析,自己产品不畅销且卖不上好价钱,是因为与那些批量生产的公仔工艺品相比没多少区别,没有“唯一性”,也就赚不了较多的“垄断”利润。想明白了这个道理,她开始实施大胆的“擦边球”行动。

广东的青少年追求时尚,受港、台影响很深,崇拜港台明星的人极多。李晓梅的“擦边球”行动,便是从港台明星身上下手。

李晓梅先是分别捏塑了像刘德华、王菲的两批软陶公仔,试着向各商店批发,结果很受商店欢迎,价钱也比以前有所提高。看到这一招很灵,李晓梅就将周杰伦、舒淇、周润发等比较有名气、长相比较有特色的明星作为自己的“生产”对象,或夸张或变形,形成了“全系列明星公仔”。她还探索着使用金属色系列、荧光系列、珠光系列的软陶原料,让自己的产品表现力更丰富。

为了批量生产,提高效率,李晓梅招了两名学徒工。她与学徒工分工合作,形成“流水线”,平均每天可生产数十个软陶公仔,纯利润数百元。特别是当有明星来广州开演唱会的时候,李晓梅都会与学徒工一起提前加班加点赶制“有点像该明星”的公仔。在演唱会举行的前后几天,产品的销量出奇的好,利润出奇的高……

到2006年6月,李晓梅每月的净收入已达一万多元。提起“擦边球”行动,李晓梅非常得意。她说:“本来,使用明星的形象是要购买肖像使用权的,否则就违反了法律,但我制作的只是有点像周杰伦、有点像刘德华,没有一个人能说这就是周杰伦,这就是刘德华,因此也就没有侵犯任何人的肖像权,是合法的。”

“克隆普通人”让事业向未来延伸

第一桶金赚到了,李晓梅又招了两名学徒工,自己则变得悠闲了。这时,她也开始谋求产品转型——“克隆普通人”。她的基本设想是,“让每个人都能拥有一个酷像自己的,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专属公仔、礼品”。

除了继续向各工艺品店、礼品店、学生用品店等推销自己的产品,李晓梅还让各店主、营业员帮自己联系“克隆普通人”的业务,业务联系成功后付给他们提成。有了明星的卡通工艺品做样板,李晓梅的“克隆普通人”业务很快就在普通人中推广开来。

由于“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公仔”,李晓梅的收费自然也很高。一个单人公仔,她收280元;双人带场景的,她收680元。她的顾客,除了为自己制作公仔想留个永久纪念的人外,更多的是将公仔作为礼物送给别人。2006年10月的一天,李晓梅接到一个电话,说一定要与她面谈,怕她制作不出自己要求的意境。见面后,这位女士说,她与男友刚拍了婚纱照,很快就要结婚了,她想制作一个以结婚为背景的双人公仔。

按照刘女士的要求,李晓梅回家后,用夜光软陶原料为该女士制作了“婚纱公仔”,刘女士看后非常满意。一个月后,刘女士结婚了。她给李晓梅打来电话表示感谢,说她睡觉时半夜醒来,首先看到的就是夜光婚纱公仔,感觉温馨极了。

这次经历,给了李晓梅很大启示。除了原来联系的各类商店外,她开始联系婚纱影楼。这样一来,李晓梅又多了一个很大的生意源。

仅仅在2008年春节前后三四个月的时间里,李晓梅就实现了收入的“三级跳”,由月纯收入一万元到月纯收入三万元。现在她的流动资金就有几十万元,总资产已超百万。谈起今后的打算,李晓梅说目前她有两个计划,一是开直营店,一是在北京路附近开一家批发店。

(编辑若邻)

猜你喜欢
公仔工艺品克隆
两块木头
毛毛公仔的称重大赛
比较:公仔找相同
整理公仔
广西少数民族旅游工艺品开发
社会版(五)
一打公仔等
属于“我们”
属于“我们”
Cloning Pets克隆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