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萧条

2009-06-04 04:23
名人传记·财富人物 2009年4期
关键词:米老鼠沃尔特米奇

佚 名

在电影院里,观众们对于米老鼠的喜爱已经达到了狂热。在1929年里,米老鼠一共拍摄了30部短片,可这依然无法满足观众的期待。电影观众的口头禅是:什么!不演米老鼠?

在上个世纪,美国的大萧条时期美国人再也不相信什么经济学家。

美国人从大萧条中学聪明了,那就是,现实中的人都是靠不住的。当时,美国人的一句口头禅最能说明一切:老好人只有一个,那就是米老鼠,坏事都让我们和唐老鸭干了。

1931年,米老鼠刚刚3岁的时候,美国境内,他的正式会员就已经达到了100万,占到总人口的1%。那一年正是美国人生活在谷底的时刻。大萧条的阴霾总是时常挂在人们眉间、心头。好在米老鼠的欢乐还是无处不在的。他的确帮过很多人,他带着女朋友米妮盛装礼服的造型,当时挽救了不止一家玩具制造公司。印有他头像的银制餐具广受欢迎,几乎占到了餐厅的一半。

出门找工作的男人们打的领带和手绢上印着“米奇喜欢米妮”,让雇主一看就觉得这是个靠得住的顾家男人。女人们在菜市场用米老鼠钱夹付钱,虽然里面的现金少得可怜,但好日子总是有盼头的。孩子们更是恨不得和米奇日夜相伴。

总之,悲观的气氛弥漫四处,唯一的利好消息就是米奇的响指和口哨。如今,这只老鼠已经80岁了。

梦想生产者

这只小老鼠从哪里来?关于米老鼠最为流行的出身说法是,一对穷困潦倒的年轻夫妇来到公园,坐在长椅上思考出路。因为付不起房租,他们被房东赶了出来。这时,从他们简陋的行李里忽然伸出一个小脑袋,那是他们平时最喜欢逗弄的一只小老鼠。想不到这只小东西竟跑进他们唯一的行李里面,跟着一起搬出了公寓。小老鼠滑稽的面孔,迷人的眼睛,可爱的样子,逗得夫妻俩忘记了现实的烦恼。太阳开始西下,夜幕即将降临。这时,年轻人忽然想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创意,他惊喜地嚷道:“对啦,世界上像我们这样穷困潦倒的人一定很多,让这些可怜的人,也看看米老鼠的可爱面孔吧!”

事实上这是一个谎言。“米奇之父”沃尔特·迪士尼在不同的场合编造了有关米老鼠的诸多不同说法。他常常喜欢说,是他在失意的时候,在去加州的火车上梦到了米老鼠这个角色。这一点有些靠谱,米老鼠最初也只是沃尔特·迪士尼的一个梦。

1923年,沃尔特·迪士尼带着米老鼠的梦想来到好莱坞的时候,有声电影尚未问世,好莱坞看上去还是死气沉沉的。

沃尔特·迪士尼是个漫画家,当时只有23岁。他来到好莱坞幻想着拍摄一部《罗宾汉》式的英雄卡通片。

到了i927年的10月6日,《爵士歌手》在纽约华纳剧院首映,这是第—部有声电影的公映,好莱坞自此繁荣起来。沃尔特发现卡通片将不可避免地进入有声时代。

当时,美国飞行员林德伯格首次飞越大西洋的壮举,振奋着每一个美国人。沃尔特开始打英雄的主意了。他想抓住这个社会热点,让梦想中的米老鼠开飞机,他以为观众会喜欢的。

1928年5月10日,《疯狂的飞机》在好莱坞日落大道的电影院试映。试映中,每到有笑话的段落,沃尔特就让剧院的风琴师配上音乐。但这依旧没有打动观众,对于这个由老鼠扮演的民族英雄,美国人显然还不太接受。

沃尔特用最后的资金又拍了两部米老鼠短片。1928年11月18日,《威利号汽船》在纽约市七十九街的殖民大影院上映,它是第一部公映的有声动画片。

在8分钟的时间里,米老鼠让美国人彻底笑翻了,这种包袱是卓别林式的无声电影所无法比拟的。

《威利号汽船》的出场人物相对简单,除了米奇和他的女友,还有一位粗暴的船长、一只聒噪不已的乌鸦以及一头胸部丰腴的奶牛。

这些角色在当时的现实中颇具代表,20世纪20年代的繁荣逐渐退去,大萧条已经在农业市场初现端倪,农产品的价格日益走低,到处是丰腴的奶水,依靠农业生活的人已经惨不忍睹。有权力的人日益粗暴,没权力的人四处聒噪,坏情绪四处都是。好的是,自始至终,米奇都在营造着开心。这也是他最初征服观众的原因。米奇迎合了那时美国社会的集体口味,好脾气、总有办法,而且身边又不乏异性。

满世界都是米老鼠

到了1929年,市面上的情况更糟了。而在电影院里,观众们对于米老鼠的喜爱已经达到了狂热。在1929年里,米老鼠一共拍摄了30部短片,可这依然无法满足观众的期待。电影观众的口头禅是:什么!不演米老鼠?

好像不演米老鼠,电影院就不该存在似的。支撑这种古怪心态的背景是:越来越多的人失业后走进了电影院,花15美分,买一份希望或者对于强盗生活的憧憬。

沃尔特在1929年也开始赚钱了。米老鼠为他赢得了电影之外的第一笔衍生收入。有一家酒店主动找到他,请求准许把米老鼠的头像印在他们酒店的写字台上,当时沃尔特还挺缺钱,米老鼠第一笔商标授权以300美元成交。

不久米老鼠的许可证业务成了沃尔特公司的主要大宗,到了1935年,他已经向美国签发了80份许可证,加拿大15份,英国40份。许可证的所有者制造了上千种商品,从花生酱到电冰箱。那时候百货公司为了拥有一个米老鼠的橱窗展位,必须得付出2.5万美元。一家大型橡胶公司甚至暂停制造飞艇,转而生产5英尺高的米老鼠以迎接游行活动。

1935年,好莱坞生产的电影,已经占据美国电影市场全部和世界电影市场80%的份额。因此,几乎同时,全世界都能感受到米老鼠的欢乐了。他在全世界88个国家和地区的银幕上表演,成为当时最知名、最流行的国际人物。

米老鼠充当经济学家的例子随处可见。在大萧条时期,他使一家编织厂有着做不完的生意,编制一种印有五颜六色米老鼠肖像的毛衣。这家工厂一年生产了100万件毛衣,三分之一的工人不得不加班。他让美国的一家名表厂起死回生,生产米老鼠手表,每年能够卖出200万只。

在加州营造美国梦

此时,沃尔特却在这个时候遭受了人生中最沉重的打击。1935年,罢工突然降临迪士尼,许久困扰着沃尔特。那时候迪士尼公司已经有了1000名员工,沃尔特以为把挣的钱全部分给员工,那就是理想的公司制度,而事实恰恰相反。

工会的崛起,让员工和沃尔特不由分说地站在了对立面,矛盾被煽动得不可调和。这次罢工差一点让米老鼠夭折,也深深地打击了对现实充满幻想的沃尔特。这件事让沃尔特对现实很灰心,自此以后,他开始一个人试着亲手营造自己理想中的迪士尼世界,在那个世界里,只有童话般的好人,而没有坏人。

到了1955年,迪士尼乐园在加州开放,来的美国人都惊叹那里竟然就是传说中的美国梦。

(编辑燕子)

猜你喜欢
米老鼠沃尔特米奇
“铲屎官”和“小祖宗”
《变身特工》
奔跑吧,“红米奇”
小兔子开博客
83岁的米老鼠
沃尔特的女朋友
米老鼠拼地毯
妈妈撕碎了我做的“米老鼠”风筝
列车5点22分进站
列车5点22分进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