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雪寻梅:创意经济迎战萧条寒冬

2009-06-10 05:30李光斗
经营者 2009年7期
关键词:三星人才经济

李光斗

作为一个新的经济概念,“创意经济”成败的关键要素是人。创意人才是发展创意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萧条年代,要想突出重围,用创意振兴经济是捷径。任何一场经济危机,依靠创新都可以突破。

萧条年代,要想突出重围,用创意振兴经济是捷径。

任何一场经济危机,依靠创新都可以突破。

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大萧条”,是靠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军事工业的突飞猛进摆脱了泥淖;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则靠欧美IT和互联网内容产业上的突破走出困境。

从产品创新到价值创新,创意产业所创造的价值远远高于它本身的价值。

在持续严峻的经济环境中,中国企业改变现有的商业模式,抛弃现有高能耗、低附加值的发展模式,转而向高回报、更具创意性的经济方向发展是突破危机的重要途径。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三星还背负着170亿美元的债务,模仿别人的技术,制造大量没有创意的廉价产品,并采取过分追求规模化的生产以价格制胜的经营方式作为谋利手段,结果在国际市场上成为“低价低质”的代名词,而今天,三星已经跻身世界五百强之列,品牌价值一路攀升。连索尼、英特尔和微软等世界一流跨国公司都在积极寻求机会,与其结成战略联盟伙伴。究竟是什么让三星迅速得到涅磐重生?

创造三星辉煌成就的武器就是,将“创意”融入到研发到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十年时间,三星再也不是那个“廉价”的品牌商,渐渐成为高端产业和品牌的代名词,使全世界彻底地改变了对三星的看法。完成了一个由模仿者到跟随者再到领跑者的成功蜕变!

“创意经济”最大的特点就是高附加值、高利润、低耗能。在今天,许多发达国家已经把制造业视为低层次、低效益产业向其它国家或地区转移。而一些低能耗、高利润、高附加值的创意工作则留在了自己的国内,比如苹果MP3、电脑、手机等产品,其核心的设计与技术都是在美国本土完成,而产品所需要的各个部件则是日本、韩国等地生产,最后在中国组装完成。在日本,许多大型企业比如丰田汽车、SONY、松下等等,都在国外设有许多工厂,但这些企业的主要研发中心则都留在了日本本土。

国外专家预测,到2020年,全球的创意经济产业将达到8万亿美元,远远超过全世界石油的销售总额。

创意经济转型该从哪入手?

创意经济,始于人才。作为一个新的经济概念,“创意经济”成败的关键要素是人。创意人才是发展创意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中国“创意经济”要获得成功的发展,就必须实施长远的人才战略,创意基地的建立只是为“创意经济”创造了一个平台,而“创意经济”真正的发展动力,则是需要人来实现。有了大批高素质的创意人才,中国的“创意经济”才会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

与此同时,政府要通过经济杠杆保护创新,鼓励创新,使创新转化成生产力;通过加强创意人的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健全相关体制、激励机制,提高创意人才的创意主动性和积极性,以人为本,以制度做保障,带动整个创意产业链的良性循环。

如果说“山寨文化”展现了中国的超级模仿能力,那么下一阶段出现的关键词将会是“创意文化”。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中国人具有超凡的创意天赋,四大发明展示了古代中国无与伦比的创意能力。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创意经济将是中国经济的崛起以及应对全球的金融危机的利器。

猜你喜欢
三星人才经济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三星Galaxy Note 20 Ultra 5G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毛遂自荐
V—NAND闪存NVMe固态
为国家选人才
经济
搭乘三星直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