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精神的内涵、特征及培育机制建设

2009-06-10 05:30杜月菊
河南教育·高教 2009年4期
关键词:和谐文化和谐社会

杜月菊

摘要:和谐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和谐社会创造和谐精神,和谐精神引领和谐社会。培育和谐精神必须明确和谐精神的内涵,把握和谐精神的特征,加强和谐精神的经济机制、政治机制、教育机制、法律机制的建设。

关键词:和谐精神;和谐社会;和谐文化

和谐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长期以来深深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心理结构、价值选择、伦理道德和行为方式。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如何以和谐思维弘扬和再造当代和谐精神,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和谐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命题。

一、和谐精神的内涵

和谐精神是一种以“以人为本”为内核,以“和而不同”为基本理念,以相互尊重、求同存异为基本手段,以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基本特征,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操、行为方式和思想境界的总和。和谐精神是和谐文化的核心部分,构建当代和谐精神,不仅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而且有益于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促进和谐机制的改善。

1.和谐理念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包括三方面内容。其一,人与人的和谐理念,即人际和谐。人际和谐主张人通过修身,在实现人自身和谐的基础上,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其二,人与群体的和谐理念,即群体和谐。群体和谐一方面是指国家、社会对民众负责,以民为本;另一方面是指人生活在群体中,要树立群体意识,人对群体应有责任感、义务观念和奉献精神。其三,人与自然的和谐理念,即天人和谐。强调人在改造自然的同时,要遵循自然规律,不要恣意妄为,以达到“天人合一”。在这最基本的三大和谐中,人从修身做起,实现人际和谐,这是一切和谐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实现群体和谐,这是一切和谐的核心;最后实现天人和谐,这是一切和谐的最高境界。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来看,和谐精神的根本要义就是以人为本。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才能实现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和谐思维

一般来讲,社会的性质决定思维方式的性质,不同的社会性质就会有与之相适应的不同的思维方式,这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在思维方式上的反映。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只有树立和谐思维,才能在不同的国家与国家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阶层与阶层之间、人与资源环境之间、人与人之间寻求共存、共生、共利和共同发展。

当代和谐思维主要包括三个意识,即他者意识、规则意识和自律意识。他者意识以强调个体与整体、自我与他人、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协调互动为主导。规则意识是一种以公开、透明、民主、平等为价值指向的现代意识,它既是衡量社会理性化、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构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意识。同时,和谐社会也应当是人们自觉、主动地规范和调整自身行为的社会,是自律意识发挥主导作用的社会。

3.和谐心态

社会转型导致了利益格局的调整,引起了社会阶层结构的重组和变迁。社会结构状况的变化必然反映到社会心理层面,引起个人情绪、群体心理、社会心态、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等整个社会意识的重大变化。在现实生活中,取义心理与取利心理的冲突、平均心理与先富心理的冲突、保守心理和竞争心理的冲突、社会定向心理和个体定向心理的冲突是我国现阶段社会心理冲突的主要表现。

和谐社会养育和谐心态,和谐心态造就和谐社会。当代和谐心态是和谐精神的倾向与态度,具体来说就是乐观向上、积极进取、豁达平和的心态。培育和谐心态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和公民的共同努力。对于政府而言,其责任是在全社会营造和谐的环境和氛围,促进和谐心态的形成;对于公民而言,最重要的是在对社会客观认识的基础上,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以自强自立的精神实现人生价值。

二、和谐精神的特征

第一,在自然与人、自然与社会的关系上,强调“天人合一”,顺应与保护自然,按自然规律办事。所谓“天人合一”,即天(自然界)和人(人类社会)密不可分,互相依存;天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环境和基本条件,人类必须保护“天”(自然界),顺应“天意”按自然规律去办事,才能取得成功,反对把天看做人类的对立面。

第二,在个人与群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民族、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上,强调群体主义、奉献精神;强调遵守纪律,讲求信誉;强调忠于国家和事业,关心集体。这些精神有利于增强全民族的凝聚力,实现国家与民族的和谐稳定。同时,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强调关爱他人,克己为人,化解矛盾,以达到社会的和谐稳定。

第三,在不同国与国之间、民族之间、政治力量和社会阶层的关系上,强调以国家利益为重,维护统—,团结合作,求同存异。尤其在国与国交往中,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友好相处,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第四,在宗教观和思想信仰上,强调信仰自由、兼容并包,不排斥异国、异族的文化信仰。即在遵纪守法爱国的前提下,在思想信仰上可以自由选择,广泛吸收,兼容并包。这有利于实现中华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和谐相处,减少国与国、民族与民族、宗教与宗教之间的矛盾冲突。

三、培育和谐精神的机制建设

1.培育和谐精神的经济机制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经济效益有了显著提高,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悬殊,导致了一部分人心理上的严重失衡。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就必须以全局的、联系的观点来认识和对待社会发展过程中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环境等要素之间的关系,使之各得其所并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这样才能大大降低社会系统的内耗,从根本上去除导致社会不稳定的风险源,实现国家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培育和谐精神的政治机制建设

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是政治民主的经济基础。培育和谐精神就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为培育和谐精神提供坚实的政治基础。一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依法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各项权利。二是改革和完善选举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适合我国国情而又能真正体现择优和公平原则的选举制度。三是坚持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形成全体人民和谐相处的局面。四是完善和加强基层民主建设,保证公民依法享有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等。五是建立公开、公平、科学、民主的政策机制,提高政府的公信力,为培育和谐精神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

3.培育和谐精神的教育机制建设

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理应关注人性精神层面的建构。一是加强对广大公民尤其是青少年进行和谐精神的教育实践和社会实践活动,在中华民族传统和谐精神基础上,不断完善、充实和谐精神的内涵。二是建立社会心理咨询机制和沟通协调机制,在民众和政府、民众和民众、不同社会阶层之间建立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关系,进行有效沟通和人际合作,使个体心理冲突和群体心理冲突得到释放,从而提高全社会的凝聚力。三是做好对弱势群体的心理疏导和调节工作,关心其发展的权利和机会,提高他们对社会压力的心理承受力和对改革的认同感、支持力。

4.培育和谐精神的法律机制建设

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制经济,因此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客观上要求建立法制机制。在构建和谐精神的过程中,法制机制也非常重要。必须实行和坚持依法治国,使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的轨道,实现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使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参与管理国家事务。

参考文献:

[1]钟明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2]孙玉杰.中国和谐文化的思想资源、重要地位和正确导向[J].科学社会主义,2006,(5).

责编:博雅

猜你喜欢
和谐文化和谐社会
论“尚中贵和”思想对建构和谐社会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构建中国和谐社会中的意义
群众文化在和谐社会建构中的作用与发展策略分析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群众文化之我见
浅谈蒙古族那达慕的和谐文化
论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对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和谐文化视阈下的大学校园文化创新探讨
节约型社会背景下传统造物设计思想的价值再现与发展
明清小说的本质特征与和谐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