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港区集装箱堆场业发展策略

2009-06-10 05:30胡旭东
集装箱化 2009年2期
关键词:场站堆场集装箱

胡旭东

随着宁波港区集装箱吞吐量的飞速增长,集装箱码头的建设也得到极大的发展。作为集装箱码头配套设施的堆场,在衔接海陆运输、提高船舶装卸效率、促进港口物流发展等方面的作用不可小视。目前,宁波港区集装箱堆场业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布局欠合理、服务水平较低、功能单一等,这些问题牵制甚至阻碍着宁波港区集装箱运输的整体发展。[1]因此对堆场进行规划和整合,是提升宁波港区竞争力的有效举措。

1宁波港区集装箱堆场业存在问题

目前,宁波港区集装箱堆场的主要功能有以下3方面:(1)空箱分类、堆存、空箱检修及按船公司指令放箱的箱管功能;(2)外贸货物出口装箱、进口拆箱与分拨,即装拆箱功能;(3)配合口岸单位查验货物功能。据有关部门调查,宁波港区共有国际集装箱专业化堆场43家,70%以上的堆场兼有第1和第2方面的功能,约30%的堆场仅有第1方面功能,约8.7%的堆场兼有3方面功能。这些堆场主要集中在北仑港区范围内,堆场和仓库总面积达267万m2,其中仓库面积达33万m2。2007年共完成空箱进出场作业量39万TEU,进出口装拆箱量19.8万TEU。尽管宁波港区后方堆场近几年发展迅速,但由于历史原因,缺乏有效的资源整合和高效的物流运作方式,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布局欠合理

随着宁波市“以港兴市,以港促市”的“港桥海联动”战略的不断深入贯彻,宁波港区的建设与上海港等周边兄弟港口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宁波—舟山组合港的发展新思路被大胆提出并得到积极推动实施,宁波港区集装箱码头建设迈上新的台阶。然而,作为港口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堆场业,在发展规划过程中缺乏长期性和全局性的思考,布局不尽合理[1],主要表现在:

(1)北仑港区集装箱附近堆场大多集中于骆霞线两侧,一些老堆场规模小,功能单一,布局凌乱,设施落后,并且由于地理位置及价格上的优势,长期处于超负荷经营的状态。

(2)近5 a内新建的堆场大多集中在珠江路、通途路两侧,这些堆场虽然投资规模较大,服务、设施也相对完善,但由于其土地、燃料成本相对高昂,加上离港区较远,经营成本偏高,投资回报率偏低。

(3)几乎所有堆场都需要数十辆集装箱卡车与之配套,由于生产的不平衡性,堆场的集卡半数以上采取业务外包,然而,整个北仑区没有一个专门供集卡使用的停车场和加油站,导致集卡乱停放现象比比皆是,而且造成燃油被盗、交通堵塞等问题。

(4)部分老堆场与居民区相邻,由于堵车及夜间噪音污染问题,与居民之间矛盾日益加剧。

1.2行业内无序竞争加剧

行业过度竞争和政府监管不力等因素导致行业竞争不规范,服务水平提高缓慢。特别是在2004—2005年,堆场业掀起两次涨价潮之后,一些民间资本看到这个行业的潜在利益及低风险、低门槛,纷纷投资其中,使堆场规模在近2~3 a内成倍增长。一些新建堆场由于其管理经验与服务水平相对处于劣势,只能采取降价促销手段,导致仓储、修箱价格不断下跌。一些堆场处于亏损经营状态,还有一些堆场为降低成本,采用简陋设施,导致服务水平低下。

1.3物流人才匮乏

目前,从事堆场经营的人员整体素质不高。据笔者调查,在北仑的堆场中,除几家港务集团参股的堆场外,80%以上的堆场缺乏相关专业科班出身的经营管理人才,在一线操作人员与基层管理人员中初、高中学历人数占50%以上,初中学历以下人员占30%~40%,具有大学学历的人数不到20%。

1.4设施设备落后,服务不到位

相对于近几年宁波港区集装箱码头的扩建规模而言,堆场业的发展无论从速度和质量方面都相对滞后,一些早期建成的仓库设施设备简陋、服务水平较低,甚至因亏损而退出市场。在北仑堆场业中,绝大多数企业没有应用无线终端和GPS运输调度技术等物流信息技术,更没有先进的物流配送中心。由于服务不到位而导致的货损货差现象时有发生。2007年,某家年利润上千万元的堆场仅因设备设施受损、货损货差事故等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高达上百万元,发生理货差错数十次。更有企业在5 a内共发生2次死亡事故,2次损失上百万元的货损事故,令人触目惊心。

2宁波港区集装箱堆场业发展策略

2.1宁波港区集装箱堆场业发展的总体思路

对堆场业进行合理布局,整合现有仓储资源、聚集用地需求、发挥规模效应,使集装箱堆场聚集成片,逐步建成若干大型集装箱堆场。北仑集装箱码头基本上呈东西向格局,针对这一特点,规划时应在港口集疏运通道两侧布置场站用地,形成树状结构的空间布局。在考虑规划方案时可综合以下几方面因素:

(1)面向国际高端物流是北仑港区集装箱场站发展的方向,也是提升宁波港区集装箱枢纽港地位和增强物流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国际中转、国际采购、国际分拨配送和国际转口贸易等高端物流在用地上有2个需求:靠近深水港;一定规模并连片、完整的用地。针对这些要求,应在港口附近预留国际集装箱场站用地。

(2)目前宁波保税区的东区与西区只是半工业、半物流中心,近期发展应主要以保税仓储为主,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与港口一体化的场站,但这种转化需要较长的时间,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因素,难以在近、中期承担起国际物流枢纽的功能。因此,应另找合适的集装箱场站用地,比如发展霞浦物流工业园区等。

(3)由于大榭岛岛上土地资源的限制以及连岛交通通道的制约,其物流配套基地放在宁波港区是比较合适的,在规划中也应一并考虑。

(4)宁波港自身的临港产业对物流服务的需求在近几年将会大大增加,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汽车制造业和出口加工业等,要考虑为生产服务的配送型场站的建设。

2.2发展宁波港区集装箱堆场业的工作重点

(1)加大物流信息技术的投入。使用先进的物流信息技术是提高堆场服务水平、增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2]宁波港区集装箱堆场业应努力解决企业管理手工操作、业务效率低下、业务数据管理不完善和不安全的问题。针对堆场、船公司或租箱公司对日益增长的堆场信息的管理需要,经营者要尽快实现企业管理电子化和自动化,使堆场作业流程各环节间的信息能及时、准确地交换和传递,正确、及时地提供决策信息和决策支持,优化堆场作业流程,提高堆场作业效率。同时要应用先进的 EDI 技术同客户进行数据交换,提高客户服务的意识和质量,完善管理机制,进一步提高堆场运作管理水平。堆场只有提高客服水平和顾客满意度,才能提高在市场竞争环境下的生存能力。[3]

(2)提供货、船、储、运一条龙的第3方物流服务。现代物流企业竞争的焦点集中在服务成本与服务水平上。近几年,国内各个港口的码头公司为了吸引船公司开辟更多的航线,不断采取码头合资或合作经营等形式,主动让利给船公司。[4]堆场所面临的主要的客户是船公司和货代,从目前宁波港区集装箱堆场的投资回报情况看,船公司和货代的投资回报率远远高于堆场,但堆场的经营风险比船公司和货代低得多,船公司、货代和堆场携手合作共同拓展堆场业务是今后的发展方向,这对宁波港区广大堆场经营者是个利好消息。马士基与宁波港区迅达物流公司合资组建龙星物流有限公司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马士基有大量空箱堆放、维修等业务,而迅达物流有20 a的仓储管理和车队经营经验,他们的合作必将给双方带来巨大的“双赢”利益。

(3)不断完善堆场功能。宁波港区要发展成为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就必须建设具有一定规模、能够与全国铁路和高速公路网络连接的集装箱物流中心。这样的集装箱物流中心,不仅要具有集装箱堆存、拆装、运输的功能,更应具备货物的加工、分拨功能。[5]比如,拥有大容量的冷藏库,便于低温运输货物的集散、分拨;拥有适应不同要求的危险类别货物的仓储中心,满足各危险类别货物仓储、分拨的需要;还应有包装加工中心,便于无包装货物在此进行包装或更换包装后直接发往超市或工厂;拥有适应不同要求的大量仓储设施,让客户利用这些设施进行货物仓储,根据市场和客户的要求适时运往各地。[6]

(4)加快引进和培养物流人才。物流专业技术人才的匮乏是制约堆场物流业务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之一。从现代物流企业实际运作要求来看,宁波港区现有堆场离现代物流企业尚有一定的差距,表现之一就在于缺乏一批具有物流专业知识的人才。应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和造就一批具备现代物流知识的高级管理人才和应用型人才,以适应物流产业蓬勃发展的形势需要。同时也应看到,在目前的条件下,无论是培养人才或向社会招聘人才,都不可能在短期内聚集一大批物流专业人才,最为便捷的方式是宁波港区利用现有的仓储、运输企业与国际上较大型物流企业合资组建物流公司,这样,一方面能引进国际物流人才、经验和资金,盘活现有存量资产,实现向物流企业的升级,同时能借助跨国物流企业的运作,迅速扩展业务。

总之,发展宁波港集装箱堆场业,有利于宁波港加快推进一流深水枢纽港和集装箱远洋干线港建设,有利于推进北仑区域的物流企业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有利于推进和谐港口城市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傅静芳.建立宁波西部大型集装箱场站 缓减场站与疏集运矛盾[J].中国港口,2007(1):10-11.

[2] 郭媚.集装箱码头堆场优化管理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06:11-20.

[3] 杨玫.青岛前湾集装箱码头堆场管理策略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06:6-16.

[4] 马磊. 合作竞争:中国集装箱码头发展的“双赢”路[R].上海:上海海运学院,2004:9-11

[5] 孙丽.优化堆场管理 实现节能增效[J].集装箱化,2006,17(1):5-7.

[6] 沈平.港口物流场站发展的若干问题探讨[J]. 集装箱化,2004,15(10):6-8.

(编辑:吴磊明收稿日期:2008-11-21)

猜你喜欢
场站堆场集装箱
首发专列
改变集装箱供应链商业模式
台湾海峡两岸间集装箱运价指数(TWFI)
零堆存费对航运市场发展的危害
海铁联运场站协同应用系统的研发和应用
台湾海峡两岸间集装箱运价指数
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堆场集疏运作业方案设计及优化
集装箱码头堆场布置形式比较
集装箱码头堆场作业系数优化策略
集装箱与大熊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