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忽视的高中字词教学

2009-06-13 05:51朱春屏
成才之路 2009年17期
关键词:错别字读本生字

朱春屏

在高三阶段,学校内部会举行月考;邻校之间,甚至省市学校之间都会举行联考。批改试卷时,老师们都会感叹学生错别字过多,分析问题时普遍感到选择题中字词掌握情况差;默写的名句中出现错别字的频率高;作文中出现别字多;就是阅读题从原文摘抄也要把正确的抄错了……从中我们可以发现,高中学生字词掌握较差,失分率高。笔者曾对任教的班级“你是怎样做和字词直接相关的那几道选择题的”进行抽样调查, 45人结果如下:不做乱猜的3人;不做选C(学生认为C最可能猜对)的5人;可以排除两个选项,在另外两个之间摇摆不定,结果往往错选的30人;摇摆不定时能选对的是3人;做对的2人;其他(学生补充一是偷看,二是凭感觉)的是2人。此数字虽不能说明普通高中字词教学的情况,但至少也可以发现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之一: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字词教学,学生字词辨别能力差。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 高中字词教学欠落实的原因

1. 老师的原因

对于字词教学,在有些老师当中存在着三种误区:一是字词教学已不再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碰到疑难的字词,稍加讲解,其他留给学生课外解决。二是老师课前象征性地布置预习作业,课上象征性地检测一下写法和词义。三是干脆抛弃字词教学,认为学习字词是小学、初中阶段的事,在高中阶段重点是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同时现在的新课程改革更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而语文预习就是老师认为最易于学生发挥自主学习的阵地,所以干脆把字词留给学生做。事实上自主学习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必须符合学生心理需要和现实生活需要。

2. 学生的原因

从课业看,中学阶段是学习负担最重的时期;从年龄特征看,是个体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在这个阶段,高中生的认知能力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对于他们缺乏兴趣的事物,他们更有个人的主张,更不受外界的影响而去学习。字词的学习就是很明显的例子。学习习惯差也是学生字词差的原因之一,在一个班(45人)的教学中,有工具书的是28人,经常使用的是2人,对生字词摘抄的是4人,语文预习的是3人,除老师布置的语文作业外,有时看过名著的是12人,课后要复习的是0人……学生们普遍反映的是既不预习也不复习,老师讲的听一下就行了。

3. 网络的冲击

没有人能否认当前我们已经进入了网络时代。“网言网语” 无处不在,网络正在改变很多东西,生产、生活、休闲、交流方式等等。“MM”“菜鸟”“恐龙”“粉丝”“BT”等网语开始频频在电视、广播、报刊上亮相,并在日记、作文中出现。浙江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省教育厅语管处处长徐伟标指出,“中小学生正处于语言学习阶段,语言的鉴别力弱,语言规范知识和应用能力尚不稳固,经常使用网络的另类表达方式,会造成负面影响。”

此外,有些新闻、综艺栏目上时不时会出现错别字,尤其在电视剧里,出现错别字就更多,在班上字词教学的过程中,经常听到学生说电视上都这么读的。例如连累(lèi)中间(jiàn)间断(jiān)间隔(jiān)间接(jiān)等等。其实,在高中阶段,字词教学是基础,仍然是语文教师不可忽视的内容,它和阅读写作起着相辅相成的作用。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利用有效的时间,采用合适的方法,给学生一些有用的点拨和指导,真正提高字词教学的效率。

二、 高中阶段加强字词教学的措施

1. 生活实践中改字

美国教育家华特·B·科勒斯涅克说过:“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也就是说,语文学习与生活实践是息息相关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 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语文读本、报刊、影视、网络等都是重要的学习资源。文物古迹、家庭、校园、社区都可成为重要的学习场所。

高中学生自主能力强,合作能力强。为了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同时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我力求通过合作学习这一形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字词,在学习中提高,在实践中改字。在校内,我们可以利用学校的文化氛围,从自身及周边同学做起,要求每位同学使用一本笔记本收藏错例集,提倡学习过程中,收集错别字,发现了很多使用频率高、简单的错别字。针对这些错别字,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倡学生提出识记字形的多样方法。并且在班级里推广识记的方法和规律。在校外,我们可利用母语环境使字词教学走向社会,配合研究性学习。例如我曾在班里组织过一个活动,让学生对市区街面上的文字进行改错,结果学生一共收集了142个错别字。通过这个活动,学生学到了很多易错、易混淆的字,很有收获。语文活动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通过活动为他们创设了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真实情境,弥补了普通语文课堂教学的不足。同时我们也辅之一些书籍例如《3500常用字楷书练》《中学阶段常用字》等加强练习,同时利用网络,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加强学生的字词训练。

2. 名著里学字

高中课程标准中提到,“要求学生具有广泛多样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自己的阅读视野……要求学生三年内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适合高中生阅读的文化经典名著有《论语》《孟子》《庄子》等,小说有《三国演义》《子夜》等14篇小说,还有莫泊桑、契诃夫、欧·亨利短篇小说等,此外还有诗歌、散文、语言文学理论著作。

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名著已渐渐远离了学生的视线,读名著的学生在普通高中已经越来越少。针对如何利用名著进行字词教学,我曾尝试以课内责任制和课外小组制的方式分三步进行,第一步是寻找,方式是课内责任制,以高三读本为例,第五册读本是336页,第六册读本是292页,共628页,班上45名学生,每人13页左右,放在一课时里进行。每位同学不管内容,在所属的13页里,针对字词找出不理解、不认识的字词。由于这个字这个词对于这个学生来说是生字词,对于别的学生未必是。所以第二步是补充,方式是课外小组制,在课外之余,向所在的小组加入二册读本中你认为的生字难词。第三步是综合、收集好有关二册里的字词,综合大部分学生的认识,确定有普遍认识困难的生字难词,找出与之相似的字词,进一步加以辨别和讲解。而后在班级园地里公布,以供学生有空时学习。仅以高三的二册读本为例,学生共找出200个生字163个形似字。通过这两种方式,学生不仅将原本枯燥无味的字词学得有趣,收益颇大,而且还引发了一种阅读的渴望。

3. 提倡记忆策略,与遗忘作斗争

如果我们掌握了记忆的规律,不断地练习和实践,记忆的能力就会提高。遗忘的规律和遗忘的过程是不均衡的,遗忘的速度是由快逐渐变慢,所以复习必须及时,要在遗忘尚未大规模开始前进行,一段时间学习同一内容,这样记忆的效果好。但也要适当分散,因为复习时间过于集中容易发生干扰,过于分散容易发生遗忘。记忆的理解效果越好,遗忘的也越慢。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出了遗忘的曲线,从下面的图中,我们可以发现一定的规律:诗歌,因为它的韵律性最易被记住,散文次之,反之无意义音节容易忘。根据上面的规律,对于生字难词,我们可以试着用以下两法记之:

(1)韵律法。对一些纯语言的材料,最明显有效的记忆方法是靠韵律去记忆内容,也称口诀法。有意识地利用口诀和押韵,可以大大地提高记忆效果。如果我们很难把字词押韵,那我们也可以试着把字词连接成句,使它们成为有意义的音节,这样同样可以加深记忆。例如络-洛-烙-骆-珞-硌这一组,我们可以组织成句:珞巴族的他是从事网络工作的,一天下来,感到很累,黄昏时分,来到洛阳郊外散心抬头看见山上的硌石,不远处还可以看见一个骆驼队向他走来,这让他想起不久前在农场看到的打有烙印的牛,他终于明白:生命在于工作。

(2)地点法。地点法又称位置法,是一种传统的记忆术。地点法的原理是将一组熟悉的地点与要记的东西之间建立起联系,主要利用视觉表象,以地点位置作为以后的提取线索。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熟悉的场所——回家的路线、书本的编排顺序等作为位置。方法是在想象中沿着这条路线走,把所要识记的生字难词和这条路线上的确定位置联系起来,建立生动的表象。要回忆时,所需要做的就是在想象中重走一遍这条路线,把与路线上各个位置的联想恢复起来就行,想象越夸张,越离奇,形象越鲜明,越容易记住,回忆的效果越好。

总之,高中学生字词掌握的好坏,直接会影响他们阅读写作能力的高低。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们普遍反映识字兴趣浓,识字能力加强了。

参考文献:

[1]杨彬.促进自主性学习的高中语文课堂

教学策略[J].教师园地,2006(12).

[2]冯妙群.不容忽视的高中字词教学[J].中

学语文教学,2007(7).

(永康综合高中)

猜你喜欢
错别字读本生字
雏燕
读儿歌识生字
新时代机关党建简明读本
生字辨识大闯关
诗嘲错别字
错别字的自述
复习生字字形的方法
《中华家教》亲子读本
我与错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