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翻译探析

2009-06-13 05:51
成才之路 2009年17期
关键词:语言环境文化差异

牛 洁

摘要:翻译的标准不仅是衡量译文质量的尺度,也是从事翻译时要努力达到的目标。从事翻译必须广泛涉猎不同文化, 把“忠实”放在第一位,还要注意语言环境的影响,同时要通顺、易懂。英汉文化差异阻碍跨文化交际的正常进行,语用翻译是一种等效翻译,揭示原作的深层意义,保证跨文化交际的成功。

关键词:翻译标准;语言环境;文化差异

一、 引言

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语言艺术工作。鲁迅先生说过:凡是翻译,必须兼顾两面,一则当然力求易解,一则是保存着原作的丰姿。从实质上来讲,就是要使原文的内容、风格、笔锋、韵味在译文中得以再现。翻译涉及原语(source language)与译语(target language) 两种语言及其文化背景等各方面的知识。所以,译者要想有理想的翻译效果,需要字斟句酌,反复推敲,仅仅懂得一些基本技巧知识是不够的,必须广泛涉猎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必须在两种语言上下工夫,乃至独具匠心。

二、 翻译标准

翻译标准,历来是众说纷纭。诸多中外学者和翻译家都曾有过精辟的论述。大翻译家严复曾翻译多部社会政治方面的经典著作。他的翻译取材严谨,态度严肃,在当时影响极大。在翻译赫胥黎的《天演论》时,提出“信、达、雅”这一具有高度概括性的三字标准。这一标准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翻译的一些主要特点与规律,而且文字简练,通俗易懂,一经提出,即为翻译界所承认和推崇,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为我国的翻译工作起到了推动作用。虽然在他之后,有许多学者提出了各种翻译标准,但其中有许多与其“信、达”相似,只是提法有所改变。爱尔兰学者泰特勒在他的《翻译之原理》( Essay on th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 一文中,提出了翻译的三个要素,即:(1)译文应与原文的思想完全相符。(2)译文应与原文的风格及体裁相同。(3)译文应与原作完全一样通顺自然。国外还有一些翻译家提出了“三似”翻译标准,即形似、意似、神似。所谓“形似”,就是强调译文要保持原文的形式美;“意似”,是要保持译文的内容美;“神似”,则要保持原文的神韵美。

我们认为,翻译的标准必须明确,并且切实可行,不然就无法起到应起的作用,其指导意义就无法体现。比如,严复提出的“雅”,如果译文脱离原文而片面追求译文本身的古雅,在翻译实践中,往往是行不通的。如果原文不“雅”,出自下层社会,语言粗俗,而译成高雅的语言,就会与原文的风格相抵触。译文是否雅致,要以原文为根据,而不应以译者的风格取代原作的风格。如果原作是通俗的口语体,不能译成文绉绉的书面体;原文粗犷豪放,不能译成温文尔雅;原文是富于西方色彩的,不能译成富于东方色彩的。总之,译文必须“保持原作的丰姿”,就是要完美地保留原文的韵味、风格和言外之意。

而“信”与“达”在翻译过程中也并非总是能够完美地统一起来。由于两种语言之间的千差万别,有时,要忠实于原文,译文就难以做到通顺,而要想通顺,就难以做到忠实。同时做到“信”与“达”固然有时很难,但并非就是不可能,我们在翻译实践中不能将两者孤立地去考虑,而要在以“信”为本的前提下,采用有效的方法将两者加以协调,达成有机的统一。

翻译的标准提法很多,可说是各抒己见,百家争鸣,但这种情况不利于我们的翻译实践,无法使我们有一个统一的指导性原则,使从事翻译者无所适从。作为翻译实践的准绳和衡量译文好坏的尺度,还是现时通用的一般标准“忠实、通顺”四个字为好。

三、 翻译实践

下面结合翻译的标准,着重谈几点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 语言环境的影响

我们时常提及英语中的一个成语:“No context,no text.”言语意义的理解必须结合上下文,离开了原文语言环境,所谓的“忠实”也就根本谈不上。

例如:I found him out.A.我把他找出来了;B.我发现他出去了。

He lives very near. A.他就住在附近;B.他生活很贫苦。

究竟哪个译文是原文的含义,我们不能武断地下结论,关键是要从原文的背景中找答案,正确地理解涉及原文的各种因素。如原文作者的性别、年龄、职业、文化修养、社会地位、语言风格以及特定的时间、地点、交际场合等。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通过上下文的附加信息和逻辑意义以及借助口头语言中的语音语调,往往可以避免出现理解错误。

Tom cares nothing about his studies. He is the poorest student in the class.汤姆对自己的学习漠不关心,他是班上成绩最差的学生(不是最穷的)。一个单词出现在一个新的上下文中可能会有不同的意思,“一词对一词”(Word- for-word) 的翻译,字面上与原文统一起来了,而逻辑意义可能相差甚远。

2. 文化差异的影响

文化的差异对翻译的“忠实”也有重大影响。有时单靠推理判断解决不了问题。比如,“龙”在中国文化中是神圣的象征,是中国人的图腾。许多关于龙的词语如龙的传人、中国龙、龙飞风舞、龙腾虎跃等都体现了中国文化对龙的崇敬与喜爱。而在西方,圣经中的龙是凶物和罪恶的象征,英美报刊中对“亚洲四小龙”的翻译经过文化转换后译为“Four tigers of Asia”而非“Four dragons of Asia”。此外,客观上的同一事物或现象,在两种语言中也时常会有不同的表达方法,我们还用表示色彩的词来举例。如中国人称“红茶”,英国人讲“black tea”;而“红糖”成了“brown sugar”;反过来,英语中“blue film”是指“黄色电影”,而“dark beer”是指我们所说的“黑啤酒”。

英语和汉语一样,都有大量的习语,而两者间的表现手法往往有差异。例如,英语中,有比喻用法as stupid as a goose.这里goose字面意思指鹅,同时也可指人,有“笨蛋、傻瓜”之意。而在汉语中没有这种比喻,谈起鹅使人联想的是“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的赏心悦目的画面。完全用汉语习惯去理解外语常会出现歧义。如英语中的“Better be the head of a dog than the tail of a lion”,而汉语中却是“宁做鸡头,不做凤尾”。鸡头凤尾对狗头狮尾,这种借喻事物上是有差别的。

3. 冠词的一些译法

英语中冠词使用率很高,而汉语中没有。尽管它是虚词,但有时是必须翻译出来的。如在相关名词带有描述性定语时,或当冠词含有一定的词汇意义时。 例如:A Mr. Smith is here to see you.(一位叫史密斯先生要见你)在这种情况下,“一位”就必须译出,尽管有时省略“一”而只是保留量词“位”。定冠词除了表示特指等意义外,有时还有种“强势”含义,相当于在the和名词之间省略了一个形容词,强调名词所指的事物是最好、最典型、最正统、最知名或是最重要的事物等,这时的定冠词要重读。例如:This is the word to be used here. 该词在此处是最恰当的字眼。He is the man for the job.(干这活他最合适)

所有这些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采用中英文化比较的方法,让学生有意识地排除本族语及本族文化的干扰。

四、 结语

由此可以看出,作为一个译者,必须全面地考虑原文中上下文之间的各种因素,充分考虑文化背景差异,才能找出与原文内容等值的表达方式。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必须把“忠实”原作的内容放在第一位,同时还要通顺、易懂,符合规范。

参考文献:

[1]钱歌川.翻译漫谈[M].北京:中国对外翻

译出版公司,1980.

[2]张培基.习语汉译英研究[M].北京:商务

印书馆,1997.

[3]陈廷.英文汉译技巧[M].北京:外语教学

与研究出版社,1981.

[4]张美芳.中国英汉翻译教材研究(1949

-1998)[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鹤壁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语言环境文化差异
浅析古代汉语的名词动用
大学生英汉语码转换态度的影响因素探析
从中日民间故事窥探中日文化差异
从《楚汉骄雄》和《勇敢的心》看中西悲剧英雄形象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