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集团该如何发展

2009-06-15 03:13文湘暾
出版参考 2009年10期
关键词:出版业竞争出版社

文湘暾

尽管我国组建出版集团进程已经走过了6年的时间,但是到目前为止,大多数出版集团还没有真正完成从简单的“物理结合”向“化学反应”的转变,集团规模的扩大仍然主要是低水平的数量增加,而没有进行根本性的业务整合,原先的粗放经营色彩也并没有褪去。

虽然有的集团对发行、物流等资源进行了重新配置和重组,在发行、物流、财务等公共平台的建设上有了进展,但是少有集团能够围绕着产品的内容生产线对出版社的结构进行调整,对各类资源作合理的配置,难以实现集团化所要求的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效应。

而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发达国家出版业围绕内容而展开的收购兼并浪潮,无一不是按照内容产品生产线对出版资源和品牌进行重新配置,对出版社的结构进行重新调整,从而形成强大的内容生产能力和竞争力。

借鉴国际经验,下一步,我国的出版集团的业务发展,不应是各个出版社独自分散作战的模式,而应按照不同的内容产品生产线的要求进行结构调整和资源重新配置,对品牌进行组合,实行产品细化和专业化生产,从而促进内容创新的深化,最大程度地利用内容资源,降低成本,创造新的产品和新的品牌,以提高生产能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扩大市场覆盖面。这一过程由于既涉及到出版社结构和利益的调整,又取决于出版集团的运营能力和水平,所以将会是非常艰难的,但它是我国出版集团建设过程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发展新闻出版业,就必须十分清醒地看到面临的诸多变化和挑战。归纳起来,这些变化和挑战,一是市场,二是竞争。

关于市场。时代发展到今天,出版市场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个变化了的出版市场,既包括国内市场,也包括国际市场。而国际国内出版市场的变化,大概都是因为出版物受众对文化需求的变化引起的。以前我们的出版业大都是“我们出版什么,读者就读什么”,可现在要变成“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出版什么”。也只有这样,我们的出版业才能真正打开市场,拓展市场。同时,也要看到市场的环境状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表现在过去的那种单纯的买卖关系已经被看不见的市场那只手完全改变,而且在新的出版市场环境上,已经变化得使人有些眼花缭乱甚至有些不知所措。对于新闻出版业,面对全面更广泛的消费结构升级特别是文化消费的提升,如何优化产品结构,繁荣出版市场,仍然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

关于竞争。在新的客观经济环境下,新闻出版业发展面临的竞争可以说更加多元更加激烈。就消费者而言,他们可能已经不满足于纸质媒介的阅读,还要求进行网络或者手机的阅读。就出版行业而言,各级各类出版单位为了自身的生存发展,不可能不采取一些新的招数甚至怪招,以求得消费者的青睐。就目前我国的新闻出版行业来看,一般来说规模都还不大,既要面对行业内部和区域之间的竞争,又要应对国际传媒巨头的巨大竞争,如此这样,都迫使我们的新闻出版业不得不加快改革步伐,增强自身实力,提高竞争能力。

面对如此巨大的变化和如此激烈的竞争,作为新闻出版业特别是图书出版业,要谋求更高水平上的更大发展,就必须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找准自己的位置,采取相应的发展对策,选准发展的路径,以求得新的发展和繁荣。

回想过往,经过改革以后的出版社,坚持科学性、开放性、民族性、地域性和群众性,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出版社的改革逐渐向纵深发展,出版行业呈现出竞争愈演愈烈,强者愈来愈强,弱者愈来愈弱的态势,一些出版社面临生存和发展的巨大挑战。

一家有远见的出版社,理应结合自己的社会背景和专业分工,逐渐建立起适合自己的、明确的、相对稳定的,充满个性的办社机制,并制定出相应的五年、十年出版规划,努力办出自己的特色。特色一旦形成,品牌效应也就自然而生,进而在出版物市场占有上形成强势。

猜你喜欢
出版业竞争出版社
我等待……
以按需出版为抓手,推动出版业数字化转型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AR与VR技术在儿童出版业中的应用
对出版业供给侧改革的思考
农资店如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石油工业出版社
南宋出版业考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