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车里的汽油还是瓶里的美酒?

2009-06-15 03:13孙赫男
出版参考 2009年10期
关键词:美酒出版商出版社

孙赫男

根据最新的出版协会年度报告,英国数字出版市场的规模在7500万到8000万英镑,其中100万到200万英镑的收入是小说类、非小说类和儿童图书。但是85%的销量集中在听书下载,与2007年相比增加了一倍。

大部分的数字收入还是集中在学术和专业图书领域。销售额达到5300万到5700万之间。教育出版和英语教学出版也达到1200万到1400万之间。对百科书的下载有700万到800万英镑。2008年,英国出版业的数字产品销售收入增长27%,但是整体市场规模仍然有限,占图书市场2.7%。

在伦敦书展上,最热门的主题就是数字出版。形形色色的数字出版技术和服务层出不穷,以数字出版为主体的讨论也热火朝天。最引人注目的讨论是由四个出版巨头的掌门人,企鹅的约翰·麦金森,兰登书屋的吉尔·里巴克,阿歇特的Tim Hely Hutchinson和哈珀·柯林斯的维多利亚·巴恩斯利共聚一堂,讨论的主题是数字出版,钱在哪里?虽然四家出版集团都表现出对数字出版发展的热情,但是担忧也都是显而易见的。数字设备技术厂商们你方唱罢我登场,他们的着眼点跟出版商是不同的。就像维多利亚所说,电子书和数字设备的关系,对于数字设备厂商而言,电子书就像汽车里面的汽油,而对于出版商来讲,电子书是瓶子里的美酒。

出版商认定自己的角色是如何酿造美酒。但是在数字化的环境里面,内容向信息靠拢,在数字设备厂商的鼓励刺激下,内容提供的规模化将进一步淡化品牌标签。四个出版巨头都表示了对于数字版权维护和出版社作为版权持有人在未来角色定位的担忧:版权系统这一出版业的生命之源,是否会经历音乐出版的灾难性过程,遭到彻底颠覆,最后受益的是瓶子制造商。

更让听众感到困惑的是,虽然讨论的主题是钱在何处,直到讨论结束,四大巨头也没有回应主题。也许是他们各自有各自的小算盘,不愿意在大庭广众之下暴露目标,更可能的是,他们自己也没有答案。每个人都表达了对数字出版的热情,但是在目前恶劣的经济形势下,这种热情是否能够获得足够的经济支持,是每个出版集团的艰难抉择。

阿歇特的Hutchinson提到,在目前的经济危机中,大众的消费信心受到影响,虽然图书与其他的商品相比,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但是图书的批发和零售业受到信用系统的冲击,资金链出现问题,加上哈利·波特图书的结束,今年英国整体图书市场下降了0.7%。

资金、人员、选题,这些非数字化问题更为棘手,也是各家出版商生存的关键所在。数字出版项目能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却不可能在经济严冬里雪中送炭。家有余粮的大出版集团,必定要保持自己在科技的前沿地位,在这场自古登堡之后的最大革命之后立于不败之地。但是资金困难的小出版社是否也要追随数字化的潮流呢?

Ehaus的主席Francis Bennett认为,一方面,以数字形式存在的内容,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多方位开发。另一方面,数字化市场营销给众多的中小出版商提供了新的低成本市场宣传渠道,互联网被用来有效地推广图书。

由此可见,数字化的潮流席卷的不仅仅是大出版集团,还有中小出版社。90年代的电子化变革中,很多中小出版社不堪技术革新的重负而被并购或破产。现在的数字化变革是否会导致同样的结果呢?

笔者认为,本轮的数字化变革不会导致中小出版社因为不堪科技成本重负而被淘汰。众多的数字化服务公司,比如Google Book Search,都提供免费的图书数字化服务,同时科技的发展给内容在各个渠道的反复使用提供了可能,增加数字化收入的创收渠道。

但是,值得担忧的是数字化革命对版权体系的冲击。在英国,政府反复提出要对目前版权法进行探讨,各个学术机构也纷纷提出对开放资源(Open Access)的支持,一些机构认为在数字化环境中,出版商的存在客观上阻碍了学术信息的分享。而出版商认为是他们的辛勤工作让信息存在被分享的可能。出版协会在这个根本性问题上立场明确,认为版权制度是保护整个创意产业的根本性制度,不容置疑。

同时,出版商也在试图找到平衡点和突破口。象Bloomsbury最新推出的学术出版,就采用了开放阅读的方式,提供免费在线阅读。只有当读者需要POD印刷本的时候,才付费购买。

随着索尼阅读器,亚马逊Kindle等众多阅读设备的推广,ebook确实已经从幕后走向了前台。随之而来的设备商、出版商、作者、经销商,读者之间的权责调整也正式开场。究竟这次的调整会导向何方,出版社的美酒为谁而酿,让我们在这个躁动的季节耐心等待。

猜你喜欢
美酒出版商出版社
我等待……
走进山西晋善晋美酒业
几桶美酒致败局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江山如画美酒如歌
石油工业出版社
七成软件出版商转向云服务
最好的美酒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