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与英国休闲生活的转型

2009-06-17 06:48
社会科学论坛 2009年10期
关键词:工业革命娱乐英国

赵 虹

[内容摘要] 始于18世纪50、60年代的英国工业革命,拉开了英国工业化的序幕,也开始了人们休闲生活转型的历程。从人们休闲生活的时间、方式、内容、形式到人们的休闲心态和价值取向等均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本文拟就此进行探究,以资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之借鉴。

[关 键 词] 工业化;英国;休闲生活;转型。

[作者简介] 赵 虹,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学院教授。

休闲生活,是与人类社会结伴而行的一种生活方式,是个人休闲时间和自由活动的总称,也是人们对可自由支配时间的科学合理的使用。尽管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人们对休闲生活的需求,选取休闲生活的方式、类型等会不尽相同;但不同经济时代①呈现的模式乃至转型亦存在着某种共性。工业化过程中英国休闲生活的转型值得研究。

18世纪60年代首发于英国的工业革命,拉开了英国工业化的序幕。这一变革,不仅是一场空前的技术革命,更是一次深刻的社会变革。对英国社会乃至整个人类社会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休闲生活也不例外。人们的休闲时间、休闲方式、休闲内容、休闲心态和休闲的价值观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呈现出转型的特征。

一、休闲生活时间和方式由随意向定时转变,工作与休闲分离明确化

在工业革命以前,人们劳作的时间长短不一,工作时间不固定,工作与休闲多无严格的区分;而工业革命以来,随着工厂制度的建立,要求工人们遵守工作时间,同时上下班,工作和休息有了明确的时间限制。工作和休闲完全分开,变成了相互分离的两件事情。休闲方式也逐渐从随意休闲发展成为定时休闲。

此外,工业革命开始后英国工厂开始实行法定周末假日。使工人定时休闲的时间有所增加。在1850年以前很多产业工人就开始享受星期六半日假。1859年,据工厂视察员报道,工厂法的实行,更加明确清晰地划分了工人的工作时间和休闲时间,工人们现在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工作什么时候结束工作②。19世纪中后期,英国人已经开始适应工业化的作息时间了。工作时认真工作,休息之余才到酒馆、咖啡馆或者工人俱乐部娱乐,在周末假日或者是年度假日的时候则外出旅行。

二、休闲生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世俗化明显

工革命以来,英国人的休闲生活,从工业革命前以宗教庆典和各种节日庆祝活动为主发展到工业革命期间的餐饮娱乐休闲、文化休闲、演艺观赏休闲、体育休闲和旅游度假观光等多种休闲娱乐方式共同发展,可谓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③。就是阅读,这一传统休闲方式,也因各类图书馆的增设而更加广泛。

世俗化是工业革命期间英国人休闲生活的又一重要特点。在工业革命以前,英国人的休闲生活多以宗教为中心,主要的休闲娱乐活动几乎都是在宗教节日和宗教场所里进行的。在日常休闲娱乐中,人们读的是《圣经》、看的是宗教戏剧,听的是宗教音乐。随着近代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工业革命开始以后,社会世俗化发展的步伐加快了。人们追求的休闲已经不再仅是宗教慰藉,而更多的是世俗的利益。人们的休闲生活也逐步摆脱了宗教色彩,而彰显出世俗化特点。如,人们的日常休闲逐渐远离宗教生活,礼拜日的宗教活动逐渐被全新的周末度假旅游代替;人们日常阅读的书籍也由原来的以宗教书籍为首选变成了以阅读报纸、通俗小说等为主;与原来到教堂做祷告相比,到酒吧喝酒、观看体育比赛,从事各种体育活动更加有趣,更加吸引人。

三、休闲生活的文明化、理性化

从英国人休闲生活的转型过程可以看出:工业革命以前,英国人的休闲生活中,很多内容充满了暴力、血腥和混乱。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政府当局和社会各界的努力下,这些野蛮、暴力的休闲方式逐步得到了改造。如:体育休闲活动中的各种斗兽运动逐步被禁止;为足球、拳击格斗等运动制定了比较完善的比赛规则,以更加文明的方式在固定的场馆举行,使这些古老的体育休闲运动变成了理性的、有纪律的,符合社会的发展要求,受到人们喜爱的休闲运动和体育赛事,直接促进了文明社会的发展。

日常休闲场所的秩序在原有基础上④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18世纪以来,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娱乐场所管理原则,建立休闲机构许可证制度,加强立法和规范,支持文明休闲场所如剧院、音乐厅等的发展,清除室内娱乐场所的暴乱骚动行为。与此同时,政府还不断地建立各类休闲设施如图书馆、博物馆等,为人们的文明休闲创造更多的条件。这种文明化、理性化的休闲生活方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英国近代社会人们文明意识的提高,体现了近代社会文明和理性的发展。

四、休闲生活的普及化与层次化

在工业革命以前,许多只有贵族才能享受的休闲生活,如观看戏剧、温泉疗养、海滨度假等在工业革命期间逐渐走进了普通民众的生活,只要拥有足够的时间和金钱就可以参加到这些休闲生活中。但,与此同时,英国人休闲生活的层次化也是十分突出的。

上流社会和经济实力雄厚者,总是先参与到新的休闲方式中去,最先消费新奇的休闲产品;中产阶级比较喜欢选择逛公园、看戏剧表演、到音乐厅欣赏音乐和爬山、远足、钓鱼、野营等户外休闲娱乐方式。到19世纪下半叶,妇女也走出闺阁,参加到户外活动的行列;劳动人民的休闲娱乐生活,也由参加节日庆祝活动、在民间集会上观看各种表演(斗鸡、杂技、说唱、训兽等)的同时,增加了新的内容,如工人们开始参加各种学习活动,提倡庄重得体的言行举止,这对工人们的休闲娱乐活动产生了重要影响。工人们逐渐改变了酗酒、赌博的坏习惯,文化兴趣开始向文学、艺术方向发展。19世纪末,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人阶级的休闲娱乐方式逐渐向中产阶级接近。

五、休闲生活的商业化倾向日重

英国人休闲生活的商业化始于16世纪中后期,18世纪中后期之后倾向日重。18世纪以后,为大众服务的各种娱乐产业成为最有投资潜力的部门。1866年,伦敦最大的33个音乐厅平均资本达到10000英镑。到1900年莫斯帝国音乐厅财团的总资本接近200万英镑。娱乐休闲业的资本越来越大。由于商业休闲业的兴旺繁荣,娱乐休闲从业人员的工资得到极大的提高。在19世纪30年代,最有名的演员的周工资达到150磅,到19世纪80年代,最好的职业板球运动员能得到275磅的年薪。到19世纪,英国人的休闲生活已经与整个商业经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无论是休闲活动还是休闲消费品都不可避免地与商业运作和商业经营联系在一起。人们的休闲生活更多地体现出一种买卖关系。这种买卖关系体现在剧院、音乐厅、海滨度假等休闲生活中。商业化娱乐休闲业已经发展成为最好的产业之一。

六、政府对休闲生活的引导增强

19世纪后期,英国政府对休闲活动进行了法治改造,为人们的休闲创造了文明的休闲环境,使休闲生活向着健康、理性的方向发展。一方面,政府禁止和取缔了有碍社会治安的粗野娱乐,政府先是在1835年宣布斗牛和斗熊为非法,继而又在1849年禁止斗鸡,这就大体上杜绝了不人道的动物游戏⑤。此外还整顿和清理了公共娱乐场所,改善了这些地方的公共秩序。另一方面,议会又通过许多法案,扶持健康有益的休闲活动项目。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英国就制定了很多法律授权地方政府提供大量休闲设施以收取地方税费。例如,英国分别在1845年和1850年,通过了“博物馆法案”和“图书馆法案”,为地方议会征收少量的地方税进行该博物馆和图书馆的建设提供了依据⑥。这样就可以为改善教育和强身健体的消遣活动提供设施,可以直接与商业化的休闲活动抗衡,努力将劳工阶层从酒吧中吸引到图书馆中去。在19世纪70年代,很多城市都已建有公立公园。这些公园大多是维多利亚时代的慈善家们捐资兴建,1870年以后,更多的公立公园则是由地方议会兴建的。通过法治改造,人们的休闲活动更加文明和理性,促进了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加速推进,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些变化中,近年来,人们休闲生活的变化日益凸显。出现了类似原发工业化国家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某些变化和特征。如休闲观念的变化、休闲时间的集中性和固定性、休闲方式的多样性,乃至日益明显的商业化趋势等等。怎样理性地分析、看待、引导这些变化,使之更有利于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更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工业化原发国家的经验教训无疑可以为我们提供宝贵的借鉴。

注释:

①这里以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为视角。

②EricJ.Evans,The forging of the modern state—early industrial Britain:1783-1870,London and New York:Longman group,1983 P.308

③例如,新型酒吧——“杜松子酒广场”,的出现;再如,音乐会数量的增多等。伦敦音乐会的数量从1826~1827年的125场增加到1845~1846年的381场。除在音乐厅举行音乐会之外,各种娱乐场所,如酒吧、啤酒馆都有音乐节目上演。1850年曼彻斯特建设了475个酒吧和1143个啤酒馆。有49个酒吧和41个啤酒馆常常举行音乐节目。(Royle Edward,A social history: Modern Britain 1750-1985,London:Edward Arnold ltd.1987.P.254,P253.)。

④早在1605年,枢密院就下达指令给地方官员,要求啤酒店主不许接待本地未成年人和佣人,不许顾客一天之内在店内饮酒1小时以上;不许玩牌、投骰子和从事其他娱乐活动;如有流浪汉和可疑人物到来须立即通知当地官员等。否则由地方官员取消执照,关掉店门。1631年枢密院要求郡治安法官每月召开一次会议,检查有关啤酒店管理和其他法令的执行情况,并将落实情况逐条逐月向中央报告。到英国内战爆发前夕,使政府和道德学家担心的啤酒店问题基本上得到了控制。(向 荣:“移风易俗与英国资本主义的兴起”,载《武汉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⑤马 孆:“十九世纪英国大众闲暇活动浅析”,载《南京大学学报》1990年第2期。

⑥克里斯·布尔、杰恩·胡思、迈克·韦德:《休闲研究引论》第8页,田 里、董建新等译,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参考资料:

1.Alison San.Pleasure & Pastime in Tudor England[M].Phoenix: Sutton Publishing United, 1999

2.Peter Burke. Popular Culture in Early Modern Europe[M].New York: Mourice Temple Smith Ltd, 1978.

3.Neil Mckendrick, John Brewer,J.H.Plumb. The Birth of a Consumer Society: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Eighteenth-Century England[M].London: Europa Publications, 1982.

4.Keith Thomas.Work and Leisure in Pre-Industrial Society[J].Past awl Present,1964( Dec),No.29:50-62.

5.May. Trevor, An economic and social history of Britain 1760-1970, Longman. Inc. New York. 1987.

6.EricJ.Evans,The forging of the modern state—early industrial Britain:1783-1870,London and New York:Longman group,1983

7.Anonymous,Start of play:Cricket and Culture in Eighteenth-Century England, Contemporary Review:Feb 2001:278,1621:Academic Research Library

8.[德]约瑟夫·皮珀:《闲暇:文化的基础》,刘森尧译,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

9.[德]爱德华·傅克斯:《欧洲风化史—资产阶级时代》,赵永穆、许宏治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0.[英]阿萨·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陈叔平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猜你喜欢
工业革命娱乐英国
煤、铁、蒸汽与工业革命
Fancy a curry?Millions do!
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历史教学初探——以《面向未来的工业革命》一课为例
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历史教学初探——以《面向未来的工业革命》一课为例
如果记住就是忘却
娱乐眼
英国“脱欧”的经济账
跟新工业革命赛跑
努力学,尽情玩
娱乐猛回头,让你乐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