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的膨胀与自由的挣扎

2009-06-17 06:48单晓云李文敏
社会科学论坛 2009年10期
关键词:福柯王小波公寓

单晓云 李文敏

[内容摘要] 王小波的小说,尤其是他分别以黄金、白银、青铜和黑铁命名的四部小说,主要表现了作家对福柯权力观思想的理解和化用。而作者就是通过这些具有连续性的虚构性文本,展示了人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世界中的处境。

[关 键 词] 权力、自由;福柯;王小波。

[作者简介] 单晓云,新疆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中文系讲师,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

李文敏,陕西省蒲城县古镇小学语文教师。

社会上的各种理论和思潮对文学的影响从来都没有间断过,外国的文学和理论对中国文学的影响自古就有,尤其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基本上成了展示各种西方影响的镜子。因此,通过西方的哲学和社会学理论来解读和研究中国现当代作家,就成为可能。本文选取王小波最具代表性的小说《黄金时代》和《黑铁时代》作为对象,同时兼顾《白银时代》,试图透过福柯来更好的理解王小波的小说,并研究这几部小说的相关性。

曾就读于美国匹兹堡大学社会学系的王小波,对于福柯的思想和著作是非常熟悉的,他也多次在散文和杂文中提到过福柯的思想①。笔者选择福柯的权力观来研究王小波的这几部小说。

我们知道,福柯以“权力思想家”著称,权力概念在福柯的思想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甚至可以说对权力的研究贯穿着福柯整个知识体系。首先,福柯认为权力是一种关系。说确切一些权力和反抗构成一对关系,“我所谓的反抗不是一种实体。它并不先于他所反对的权利。他与权力是共生的、同时存在的”②,“只要存在着权力关系,就会存在反抗的可能性”③。其次,福柯认为权力是无处不在的,是一个无处不在的大网,个人在权力线之间循环,处于既承受权力又行使权力的位置上。而且,正是权力关系制造了主体。

我们阅读王小波的小说可以发现大多都毫不例外的存在着一个权力关系网。所有人物都被置于这个权力网的一点上行动。福柯曾经说过:“我要说我关心的问题从来是一贯的:权力的效应和‘真理的产生。”④王小波向我们展示的正是权力实施所取得的效应,却并不显示权力从何而来。王小波选择了权力实施阶段的最后两三层承受者,他们实际上是权力的终极目标。在这张权力网里,既有权力的服从者和实施者,也有跳来跳去的特立独行的人物。服从者往往由大众构成,是一类人。而特立独行的人物往往由叙事主人公“我”充当。当然,“我”的特立独行是有限度的,因为他始终在这个网内。他在行使自己的反抗权的同时也受到统治权利的约束。这样,“我”与统治权力就形成了一对权力关系。而这种关系就是王小波最关注的话题,双方是如何行动的是他描绘的重点。

王小波曾经写过一篇很有意思的杂文《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这个猪本来被人安排的角色是肉猪,但是它长得又黑又瘦,两眼炯炯有神,它可以像山羊一样敏捷的跳过猪栏,也可以像猫一样的跳上猪圈的房顶,所以它到处游走。它从来不找队里的母猪,每次都是到附近的寨里去约会,因为队里的母猪被过度的生育搞得走了形,又脏又臭,寨里的母猪要好看一些。它还会再吃饱饭后到房顶晒太阳,或者模仿各种声音。“总而言之,所有喂过猪的知青都喜欢它,喜欢它特立独行的派头儿,还说他活得潇洒。”“我对它则不只是喜欢——我尊敬它,常常不顾自己虚长十几岁这一现实,把它叫做‘猪兄。”⑤后来这头猪跑了,变成了野猪。王小波在文章末尾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我已经40岁了,除了这只猪,我还没见过谁敢于如此无视对手生活的设置。相反,我倒见过很多想要设置别人生活的人,还有对被设置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因为这个缘故,我一直怀念这支特立独行的猪。”⑥在另一篇杂文《科学的美好》中,王小波甚至直接宣称,对个人而言,如果没有自由和平等,会活得像一只猪。当然后一个猪是一只普通的被安排好生活的猪。王小波用两种猪的不同生活暗示读者,是否接受被设置的生活,是一个人有没有平等和自由的标准,甚至是衡量一个人是否是真正的人的标准。这样,王小波把福柯对权力效应的关注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是否接受被安排好的生活。

在《黄金时代》里,“我”——王二——构成了权力关系的一极,以军代表和队长为代表的人物构成了权力的另一极。这两极中,后一极无疑是社会权力的实施者,拥有绝对的统治权;而以王二为代表的知青则是绝对的被统治者。

小说描写的是一个特殊的社会时代:知青被要求下乡和农民一起参加劳动。其目的是锻炼身体和改造思想。从这个角度讲,“我”明显就是权力的承受者,而政权即军代表和队长是权力的行使者。但是,作为权力一方的“我”因为不满军代表的作为,常常与之作对,比如把牛赶入他的房间搞破坏等。不仅如此,“我”的行为还对军代表的心理和行动构成了直接的威胁,比如对军代表采取沉默战术,当着他的面用刀恶狠狠的劈开南瓜,用公猫看母猫的方式盯着他等等,甚至曾经想用枪打死军代表。从而使权力双方关系发生了转化,我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权力承受方,成为了反抗权的行使者,而军代表是反抗权的承受者。小说中,我有反抗的自由,可以随时随地跑进山里躲起来,我不跑是自愿的,因为陈清扬不愿意跑。接受批斗和审查也是一种自愿的行为,领导要他们出斗争差并不采取强迫的手段,而是采用商量和请求的口吻说,本来不想批斗他们,但是因为有人不服气,所以人保组很难办,决定做工作动员他们参加。陈清扬甚至还从批斗中体会到了乐趣,她自认是所有被批斗的破鞋中最漂亮的一个,而且每次批斗会结束后她都性欲亢奋。在写交待材料的问题上,交代什么问题是由“我”和陈清扬商量后决定的,“反正要交待问题,具体交代什么,你们自己去商量”⑦。不难看出,在那个年代,个人对权力的反抗是自觉的自由的。你有选择服从的权利,也有选择不服从的权利。

在《白银时代》中,“我”也处于一个权力关系网中,“我”、克、办公室成员,共同构成这一关系链条。而权力的行使通过两种途径,一是强迫下级陪同去吃晚饭,二是审稿。克要求我陪他吃完饭,克的晚饭对下级“我”来说是一种折磨:“我”的胃受不了冷芦笋;而我则要求办公室最美丽的一朵小花陪“我”吃完饭,她也受不了饸烙面和卤煮火烧,但作为下级又必须陪同。作者特别在书中强调了双方的工作关系,其实工作关系就是权力关系。小说中有一个细节:每次下级的稿件被枪毙之后,上级都会主动的伸出脚来让下级踩一下。这个细节其实是一个暗示:作为上级知道自己的权力有些夸张,于是他就将一部分权力转让,而这一踩就是下级在行使自己的权力,发泄心中的不满。但是发泄只此而已。另一方面,小说中的“我”及办公室的人们可以什么都不干,只是盯着电脑发呆,或者采取别的方式来打发上班时间,至于创作什么样的小说也完全由自己决定,并不由上级决定,他们完全有自由思考的权力。至于审批是否通过就是另外一回事,并每人规定必须写什么。

在《黑铁时代》集子中,只有《大学四年级》更像一篇完整的小说,具有一定的容量。并且从集子中的三部小说来看,它们所塑造的人物、包含的思想,写作的风格几乎相同。这部小说的背景是作家想象出来的一个黑铁公寓,公寓中住的全是知识分子。叙事主人公“我”是一个大学四年级的学生,在表哥的公寓里打工。表哥的公寓中住了七位房客,小说讲述了其中的四位房客的故事:银行职员、音乐家、高级管理者、大学教师(数学博士)。表哥拥有这个公寓完全的所有权和管理权,同时也对房客拥有所有权和管理权,房客只拥有完全服从的权力,不拥有任何自由,甚至还被当作物品一样被买卖、偷盗,他们已经不具有人的权力和地位。管理者通过各种方式进行管理,比如安装监视器、给房客带手铐脚镣或披枷带锁、进行鞭打等等。这个公寓就是一个社会组织,而这是一个权力高度集中的组织。在这个公寓中,所有的一切都是被安排好的,“黑铁公寓是一座四四方方的混凝土城堡,从外面看起来是浅灰色的……在通道两边,雕花的黑漆铁栏杆后面,就使黑铁公寓的房间——房间里的一切都一览无余,你怎么也不肯同意,像这样的小房间可以要那么多的房钱。但是人家也不需要你同意,他们径直把你推向其中的一间,然后你就的为这间房子付钱……这里有第一流的房间服务——一日三餐都有人从铁门上的送饭口送进来。从这个口子送进来的还有内衣和卫生纸、袋装茶和袋装咖啡——在动物园里,人们也是这样给笼养的猛兽送东西,只是不送袋装咖啡——住在这个笼子里,你大概也用不着别的东西”⑧。不仅是房客的行动被完全安排好,就是房客的思想也必须被安排,小说中写道住在401的女孩因为发癔症到处乱发邮件,遭到了房主的鞭打,而房主就是管理员也是接到了有关部门的电话才这样做的,“首先是有关部门给我表哥打电话,说到:你还管得住管不住自己的房客?要是管不住就早点关门——然后就把电话挂了”⑨。最可悲的事情是,作为叙事者的“我”,明明知道住在黑铁公寓是如何的悲惨,但是却无法避免,只能听天由命,接受权力的安排。从王小波的角度说,住在黑铁公寓的房客只能是动物。

从王小波的写作顺序看,从《黄金时代》到《黑铁时代》,接受权力安排的人物在逐步扩大,由知识分子发展到所有的人,而知识分子则一以贯之是权力关注的重点对象;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个人对权力的反抗将逐渐减弱,最终只能完全接受权力的安排。在《黑铁时代》中越是知识水平高的人,接受地安排越多,没有丝毫反抗的可能。按照福柯的理论,权力双方应该都有行使权力的自由并且行使了自己的权力,这样才能构成一对权力关系。但王小波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在黄金时代人所享有的自由,尤其是反抗和发泄不满的自由将逐步消失,到了黑铁时代,权力就完全成为单向的,社会中只有当政者的统治权,作为个体的知识分子将失去主体地位,沦落为客体工具。

从时间是看,《黄金时代》描写是文革时期,《白银时代》描写是2020年,《黑铁时代》的时间作者并没点明,但是根据小说中所涉及的先进的工具和仪器来看,应该是比前两部小说更晚近的时间。这种时间安排给我们分析王小波思想的发展和小说的内容提供了依据。那就是,王小波的这几部小说实际上贯穿着一条思想链,随着时间的推进,个人尤其是知识分子个体得到的属于自己的自由空间越来越少了,不管是身体的还是思想的自由。

从小说的环境设置和描写看,这几部小说也呈现出越来越黑暗、越来越压抑的效果。这种效果同王小波在其中所展示的思想的连续性是一致的。在《黄金时代》中,王小波使用了明亮的色彩,像“我醒来时觉得阳光耀眼,天蓝得吓人……”⑩“天又蓝又亮,以至阴影里都是蓝黝黝的光”{11}“炙热的阳光好像细碎的云母片,从天顶落下来……”{12}等等这样的语句为小说勾勒了一幅明媚的色彩,以此为背景,王小波描写了一付众声喧哗的场面,每个人都是积极的,可以最大限度的按自己的方式生活,即使是有很多的束缚。小说呈现出一副戏剧的场景,就如有的学者指出的一样,王小波的《黄金时代》体现出了狂欢化原则。《白银时代》的色彩就稍显昏暗,“那一天天色灰暗,空气中充满了水汽”{13}“现在是2020年,早上,我驶入公司的停车场时,雾气正浓”{14}“这里光线暗淡,空气潮湿,与一座暗房相仿”{15}。小说大部分被笼罩在“粘稠的冷冰冰的”{16}雾气中。但小说并不完全是如此阴沉、冰冷,“天上下着雨,雨点落在地上,冒着蓝色火花……这种雨却是美丽,落在路面上,就如一塘风信子花”{17},观看者是如此的有雅兴,竟然把受到污染的雨看成是美丽的花。不但如此,“火辣辣的阳光”{18}也露面了,小说终于呈现出明亮的色彩。王小波把昏沉沉的天给了人物在办公室的时候,而一旦人物下班完全自由时,阳光就出现了,“灿烂的阳光透过高处的通气窗,把整个顶棚照亮……在家里,我脱掉内裤……”{19}《黑铁时代》完全是另外一种景象:“我表哥搬家那天,北京城里刮着大风,天空被尘暴浓的灰蒙蒙的,照在地面上的阳光也变得惨白。”{20}“今天外面在刮西北风,最高温度是零下十度。”{21}“那实在初冬的早晨,天气干冷干冷的,大风把地面上吹得干干净净。”{22}“早上七点钟,灰白色的街道变成了淡蓝色,路边的楼房的墙壁出现了红色的光斑。这个红蓝两色的世界只有一个寓意,那就是冷。”{23}虽然小说讲的是整个寒假的事情,但给人的印象是天天在刮风,天气非常寒冷。这种压抑的气氛暗示的是人物的心理环境。明亮的色彩从未出现过,幽默地语调也完全被作者摒弃。

干燥、炎热→潮湿、闷热→大风、寒冷,这种环境的设置再加上小说本身的幽默成分的减少,完全把作者对当时社会的态度表露无疑。

另外,王小波给这几部小说名称本身就包含有很连续性的意义。它们本来指人类文明的几个发展阶段,从黄金时代到铁器时代,人类的生产力得到了提高,文明程度得到发展。但是许多西方的思想家却认为,人类的文明程度越发达,作为个体的人享有的自由程度就越低。华勒斯坦曾经指出了资本主义比它以前的社会制度更进步的看法是一种错误的认识:“认为资本主义作为一个历史体系,对于它消灭或转化的以前的各种历史体系而言是代表了进步,这根本不对。”{24}他采用的论据之一就是指出个人在历史资本主义阶段所受到的压抑较以前任何阶段都重,“强制工作已经变成了我们本身的超我”{25}。他还指出:“未来的世界秩序将以我们难以想象、无法预测的方式慢慢建立起来。因此,要相信它是美好的、或者更好的,这需要一个信仰的飞跃。”{26}如果从我们以上的分析看,王小波的思想应该与此相同。他正是通过自己的这几部小说,带领读者审视了从过去到未来的生活,展示了权力在人们身上,尤其是知识分子身上产生的效应,把现存的和过去的制度中的不合理性凸显出来,引起公众的注意和思考。

注释:

①王小波在杂文集《思想者说》的两篇文章《沉默的大多数》和《思维的乐趣》中都提到福柯,还讲到其主要观点“话语即权力”。同时,王小波帮助妻子李银河进行中国同性恋现状的调查和研究,也受到了福柯的影响,因为福柯的研究对象就是同性恋、疯癫病人等被社会边缘化的人。

②③《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第46、47、102、27页,严锋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版1997年版。

④莫伟民:《主体的命运——福柯哲学思想研究》第43、275页,[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

⑤⑥王小波、李银河:《思想者说》第157、159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

⑦⑩{11}{12}王小波:《黄金时代》第33、5、32、41页,[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13}{14}{15}{16}{17}{18}{19}王小波:《白银时代》第3、6、14、22、33、48、49页,[广州]花城出版社1997年版。

⑧⑨{20}{21}{22}王小波:《黑铁时代》第563、601、561、568、574、569页,[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

{24}{25}{26}[美]伊曼努尔·华勒斯坦:《历史资本主义》第60、61、57页,路爱国、丁浩金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版1999年。

猜你喜欢
福柯王小波公寓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众声喧嚣,再读一读王小波
似水流年
数字公寓
作为直言者的福柯
我能和你们一起玩吗?
爱情公寓搞笑表情秀
“知识就是权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