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杜绝考试作弊现象的必要性

2009-06-17 03:00蔡文德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09年6期
关键词:必要性高校对策

蔡文德

[摘要]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日益突出,并呈屡禁不止之势。文章简单地阐述了杜绝考试作弊现象的必要性并对如何杜绝考试作弊现象提出了一些对策,将有助于提高高校学生工作管理水平和促进高校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发展。

[关键词]高校 考试作弊现象 必要性 对策

近年来,伴随着高等教育向大众化发展,高校扩招出现了一系列问题,考试场地设施不够、学生数量增加、学生素质良莠不齐,为考试管理带来了诸多困难。同时也助长了部分学生投机取巧的心理,使得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日益突出并呈屡禁不止之势。它不仅败坏了学风、考风,而且对学生思想品德有极大的腐蚀作用,妨碍他们的健康成长。对此,教育部门和高校也提出了很多的对策来解决这个问题。其中,“无考试作弊”成为不少高校学生取得学位证书的条件之一,从制度上可见,高校意识到了杜绝作弊现象的重要性并为之表现出了坚定的决心。

虽然不少高校学生手册明文规定考试作弊将取消学位,但也几乎没有学生因作弊而无缘学位,作弊现象从形式上看是杜绝了,实际上作弊现象并不少见。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很多老师、学生对杜绝作弊的必要性理解不透彻,在制度执行过程中出现问题。很多老师这样教育学生:“考试不能作弊啊,否则一旦被抓将会取消学位资格,那大学四年也就白读了。”作弊仅仅跟学位挂钩,没有理解那只是杜绝考试作弊的一种手段,并非最终目的。另一个原因是作弊与失去学位资格这一严重后果联系在一起,老师不忍心就此剥夺学生的学位,学生也可能琢磨到老师作为一名教育者具有仁慈的心理,于是“该出手时就出手”了。究其原因,是老师、学生没有真正认识到考试作弊的弊端,也就是杜绝作弊现象的必要性,杜绝考试作弊是一个系统工程,缺少哪一方的努力都不会成功。

一、杜绝考试作弊现象的必要性

1.杜绝考试作弊现象有利于促使学生努力学习,形成自觉学习的风气

大学的学习模式与中学是很不一样的,老师只能起到一个引导入门的作用,要想学好知识,主要还是要靠课后自学。在学生还没有从中学学习模式转变过来,没有形成自觉的学习习惯时,如果学生存在考试作弊的侥幸心理,就不能很好地督促自己学习。特别对于后进的学生,也就“破罐子破摔”,更加没兴趣、没动力去学习,而等着考试时将“作弊”作为最后一搏。考试不能作弊,就意味着要想通过考试,就必须依靠自己的实力。自己的实力何来?只能靠上课认真听讲,课后自学而来,所以说,杜绝考试作弊有利于促使学生努力学习。

2.允许考试作弊,会导致学生不健康心态、不健康行为的形成

考试违纪现象时有出现在高校里,常言道:“小时偷针,大时偷金。”从小不严格要求自己,在小事上不注意,形成了习惯,长大后或在大事上就会把握不住,甚至可能会误入歧途。纵容学生作弊,有可能变成纵容学生养成不良行为,间接毁了他们的美好前途。

3.纵容学生考试作弊,不利于形成平等的竞争环境,会诱发学生的不平衡心态

学生看见别的学生作弊,自己不做怕吃亏,也就跟着作弊。现在考试都有个通过率问题,都追求成绩的正态分布,有人通过作弊“提高”了成绩,逃离了不及格系列,而原本不在补考系列的“老实人”却落到了补考之列,这当然是不公平的。在这种不平等的竞争环境之下,学生出现不平衡心态也是正常的。而就是这种不平衡心态,促使更多的学生想作弊或去作弊。

4.允许学生作弊,使学生对考试存在侥幸心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学生平时不刻苦学习,到考试时怀有侥幸心态,想不劳而获,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表现。在校养成懒惰的习惯,就会导致学生形成好逸恶劳的恶习了啊!

可见,老师、学生应该真正认识到考试作弊的弊端,共同努力,杜绝考试作弊是非常必要的。

二、杜绝考试作弊现象的对策

取消学位资格是否是杜绝考试作弊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的呢?笔者不这么认为。笔者觉得,要杜绝考试作弊,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加强荣辱观和诚信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

很多学生并不认为作弊可耻,而把它仅仅看作是一个学习问题。这是由于多年的教育过于重视分数而忽视道德教育所致。现代社会是一个讲诚信的社会,而考试作弊是一种弄虚作假的行为,是不诚信的表现。学校培养的是社会需要的人才,就应该满足“诚信”这个做人的最基本准则。除了日常的教育,还特别要重视考前的教育和动员。

2.设立大学生个人诚信档案并建立操作性强的惩罚制度

诚信档案的所有内容均为学生在校期间的写实性记录,是对大学生基本信用状况的描述。可分为学习方面、生活方面、经济方面和素质拓展方面等四部分。其中,学习情况记录了考试时有无作弊、实验中有无抄袭或修改数据、平时作业有无抄袭等。诚信档案的建立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升学就业,对于扭转考风能起到较大地促进作用。

3.改革考试制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目前的考试多是在课程结束后期末时进行一次考试,作为该门课程的成绩评定,而学生平时“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稀里糊涂捱到了考试阶段,才发现自己原来没掌握老师所要求达到的水平,但为时已晚,最后的办法就是作弊了。加强平时考核,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能及时补救,真正掌握到相应的知识,考试时也就有备无患,不用“狗急跳墙”作弊了。改革考试制度还包括考试题型的改革,若都考一些死记硬背式的客观题,学生平时记了就忘,当然也就都选择一个突击式的强化、短暂记忆,考过了也就忘了,而实在记不住的也就只能使出最后一招――作弊了。考试是一个指挥棒,考试应侧重于检测学生的分析、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这样,学生只能通过平时努力学习来消化所学知识,平时就把精力集中到学习上来。

我院现在十分重视考试制度的探索和改革,要求考核的方式可根据课程性质、特点、内容、要求,采取笔试、口试,闭卷、开卷或二者结合,理论考核与实际能力(实验、操作)考核相结合等形式,重点考核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鼓励开课院(系)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根据课程(环节)的特点进行考试方式的改革。

同时,还需加强监考员培训,强化监考员职责,自上到下加强巡考工作;严抓考风考纪,不给作弊创造机会,是杜绝考试作弊的有效保证措施。

只有做到以上几点,才能真正从源头上杜绝考试作弊现象,培养社会所需的有用人才,办好教育,为我们现代化的建设添砖加瓦,实现科学发展观。

参考文献:

[1]李娟.大学考试作弊心理探究及对策[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8,(3):105.

[2]王丽娟.高校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社会心理动因及其对策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07,136-140.

[3]刘岱,苏宇红,刘群峰.高校学生考试违纪成因分析及对策[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8,(3).

[4]许春艳,周亚慧.浅析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中国轻工教育,2008,(1).

猜你喜欢
必要性高校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