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电子政务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2009-06-17 03:00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09年6期
关键词:电子政务中国启示

李 强

[摘要]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政务已成为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手段。日本是电子政务发展程度较高的国家,分析日本电子政务建设特点,借鉴其成功经验,对制定我国电子政务战略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关键词] 电子政务 日本 中国 启示

一、日本电子政务的建设特点

日本的电子政务发展有其丰厚的土壤。早在1993年10月,日本临时行政改革推进审议会就将政府信息化作为行政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制定了《行政资讯推进共同事项行动计划》。2000年1月,日本颁布了“e-Japan”战略,主要是建立一个超高速的互联网网络,建立电子商务的法律体系,建立电子政务,为新世纪培训高质量的人力资源。在同年3月,日本制定了建立一个在全球化信息浪潮中领先的“e-Japan”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政务工程”。2004年3月,日本总务省召开会议并确定了“U-Japan”战略。2006年1月,日本正式出台了《IT新改革战略》,提出日本信息化建设下一步的基本理念、目标和政策等,电子政务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日本电子政务建设获得了飞速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如构筑了中央和地方互联的政府内部网络平台,建成了统一的政府门户网站,搭建了多个支撑系统,基础环境比较完善等,这些成果最终表现在日本政府已经具备了向用户提供高质量的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的能力。

1.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推进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在推进电子政府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日本政府引入了市场机制,坚持以民间为主导的原则,创造了自由、公平和能够发挥民间研究开发作用的竞争环境,竞争政策的制定进一步体现了“用户利益最大化”和“公平”的基本原则,而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引进了新的评估办法,使得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保持世界最高水平,使日本成为国际互联网的中枢。

2.政府出资,建设用户导向型服务系统

早在“e-Japan”战略中,日本政府已明确指出“以民为主,政府支援”是日本实现高速信息化的原则。为建设用户导向型电子政府,日本政府做出了许多努力,致力于实现以下的政府服务项目:(1)省事省力、方便快捷的电子申请。申请者可以从网上下载电子化的申请书或者直接在网上填写申请书,行政单位受理以及各种交费等程序都可以在线完成。日本政府一直非常重视在线申请申报系统的建设,并实现了绝大部分手续可以在线申请申报的目标;(2)提高决策透明度和选举准确度。现在,日本的每个地方政府都有自己的官方网站,国民可以从这些网站浏览、下载有关文件,了解政府最新动态;政府在某些政策实施前,在网上公布,征求民意,实现政务公开化;(3)拓展政府便民服务。利用政府网络,日本的许多地方政府都开发了有关防止灾害、犯罪以及健康、医疗、改善生活环境等方面的服务内容。

3.建立网络安全体系,注重保护公民隐私权

2002年,日本发展电子政务的重点,是建立电子政务的安全体系,也就是建立网络恐怖活动的反应体系,提高电子政务的安全水平。主要包括:建立高度可靠的电子政务,构建能够对各省厅信息安全进行评估、监察以及紧急事态反应的一体化机制;搜集、传播、收录网络恐怖活动信息,构件官方与民间共享的“网络恐怖活动对应数据库”;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运用网络技术等处理个人信息时必须遵循“为特定目的使用”“适当方式获取”“准确无误”“确保安全”和“提高透明度”等原则,并禁止在未经本人同意的情况下,将个人信息向第三者提供,等等。

二、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与我国地域位置相同,政治、社会联系密切,经济互补性较强,行政管理共性较多,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在认识和对策等方面,与我国有不少共同点。相比于日本电子政务的发展,中国的电子政务方面的建设进展和理论研究明显滞后。因此,在进行电子政务建设时,要合理地吸取电子政务发达国家的经验。

1.更新观念,打造服务型电子政府

更新观念,就是要把电子政务建设提高到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促进廉政建设,密切党群、政群关系的高度来认识。要充分领会政府管理信息化在实现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战略中具有的重要意义,充分认识电子政务对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大作用。在日、韩、新三国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统一把“以公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深入贯彻到整个政府的工作中去。我国政府同样要以“为群众服务”为首任,利用信息技术增强民众对政府的参与程度,及时获悉民众的需要,以群众所需为工作导向,致力于建设服务型政府。

2.加强部门层次间合作,实现资源共享

在每一个国家,政府是信息资源的最大拥有者。我国信息资源开发滞后,很大一个因素是直接或间接掌握在政府各部门手中的信息资源没有及时共享,政府的信息资源散落在各个独立的政府部门之中,既没有开发也没有让这些资源很好的为社会经济服务。只有实现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建立一个良好沟通的政府网络,才能推进各地电子政务的建设,提高电子政务的服务效率,免于信息重置和资源浪费。

3.规范标准,完善电子政务的基础建设

电子政务实施的一体化、标准化是保证电子政务建设稳步前行的关键。日本的实践经验证明,政府信息化建设必须有标准化的支持,尤其要发挥其导向作用,以确保其技术上的协调一致和整体效能的实现。标准化是电子政务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电子政务系统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安全可靠的前提。它将各个业务环节有机地连接起来,为彼此间的协同工作提供技术准则。通过标准化的协调和优化功能,保证电子政务建设稳步前行,确保系统的安全可靠。我国围绕电子政务制定了系列的技术标准,对电子政务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和指导作用,但由于电子政务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制订和补充更多的标准规范来完善电子政务的建设,政务标准的规范便是重中之重。

4.加快电子政务立法进程,保障信息网络的安全

各国普遍推行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我国在1999年开始启动的“政府上网工程”,对政府信息的公开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到2005年,我国以gov.cn命名的政府网站发展迅速,数量已超过一万个。然而,随着政府网站的逐步完善和政务公开的逐步实现,信息安全问题也日益引起政府的重视,出现了诸如公民个人信息泄露、网站黑客攻击等隐患。为了加强政府信息的安全管理,不断提高反病毒、反黑客技术,保证信息网络的安全,政府必须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从有利于信息技术发展、有利于电子政务开展的角度,解决电子政务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电子签名、电子支付的合法性,及时修改传统法律中与信息技术发展不相适应的成分,保障政府信息网络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王发社.中美日三国电子政务比较及启示[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7,(5):61-65.

[2]薛朝晖.日本电子政务发展进程评述[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5,(5):61-64.

[3]于施洋.电子政务:2006进展与2007趋势[J].中国信息化,2007,(7):10-18.

[4]刘文云,邓尚民.中、日、韩、新四国信息化比较[J].情报杂志,2001,(6):14-15.

猜你喜欢
电子政务中国启示
论基于云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构建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
电子政务工程项目绩效评价研究
中国电子政务的“短板”
试论基于Petri网的电子政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