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预防会计人员职务犯罪的对策

2009-06-17 03:00任文君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09年6期
关键词:职务犯罪会计人员对策

任文君

[摘要]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人员的职务犯罪频发,有主观方面的因素,更有复杂的客观因素。预防会计人员职务犯罪是一项专门性、长期性、复杂性的系统工程,需要构建预防工作的目标体系,并完善相应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 职务犯罪 对策 会计人员

现阶段,我国会计人员各种职务犯罪趋势日趋突出,会计人员经不住种种诱惑,采取非法手段,侵害国家、集体和人民的利益。其突出表现为贪污、挪用公款、做假帐,等等。笔者主要针对会计人员职务犯罪的表现形式以及形成职务犯罪的原因剖析,进而提出防范职务犯罪的预防措施。

一、会计人员职务犯罪的表现形式

1.虚开发票报账。如某企业经理,虚开购物发票40万元,在本单位财务报销,将公款据为已有,构成贪污罪,受到无期徒刑的处罚。

2.收入不入帐,私设小金库。如上海市某高校原校长、原副校长、原总务主任、出纳员等5人,利用职务便利私自截留学生家长交纳的部分捐资助学款,不入财务账,而后结伙私分或单独侵吞,他们共计贪污60余万元。

3.虚增或者隐瞒收入。虚列收入会导致收入的账面金额大于实际金额,虚增本期收支差额,如虚签销售合同、重复计算收入,人为地加大了企业应交税金;隐瞒收入会导致收入的账面金额小于实际金额,如将已实现的收入在“预收账款”或“应收账款”挂账,其目的是行为人将隐瞒的收入挪作他用或据为已有,构成贪污或挪用公款罪。

二、会计人员职务犯罪形成的原因及剖析

1.法律约束机制不健全,会计人员的监督意识不强

新《会计法》的颁布实施,从宏观上为会计人员依法履行会计监督职能提供了保障。但某些条款缺乏可操作性,如在实际工作中,面对财务违法和违规行为,会计人员如果向有关部门举报,日后又有可能受到主管领导及相关利害人的打击报复,因会计人员的升职和待遇及是否在本岗位工作都与领导息息相关。坚持原则就会遭到压制报复,进而缺乏监督勇气和行为,从而把会计人员摆在一个进退维谷的尴尬位置。

2.无视会计法,违规作帐

在会计核算中,会计人员及企业领导人不按会计法及准则规定的内容进行会计核算处理,而是蓄意作假帐,拟虚帐,随意调帐,置国家法律不顾,损害国家利益,严重地干扰会计法规的贯彻执行,破坏会计核算的正常进行。另外,有些单位把收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入资金帐户,另一部分入自己单位小金库,更有甚者将公款私存,致使国家资金不完整,会计核算资料失真。还有的企业为了避税,不坚持原则随意变通票据,隐瞒收入,加大支出,把不该进成本的项目变通后挤入成本,造成单位成本不实,逃避应正常上缴国家的税费。

3.会计人员素质偏低,业务不精通

有些会计人员业务水平低,又自身不重视继续教育,业务水平跟不上时代要求,缺乏会计核算管理知识,在会计业务上一知半解,从而错误地处理会计业务,无意中导致了职务犯罪。另外,还有一些会计人员对工作不是采取认真负责的态度,缺少职业道德,无意提供了失真的会计资料从而导致了职务犯罪。

4.由于不健康的周边环境,引发会计人员职务犯罪

在物欲横流横流的年代,人们在追求物质利益时,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等不良思想逐步抬头,私欲不断膨胀,特别是一些以工资为主要来源的会计人员,现阶段的经济收入与消费支出形成强烈的反差,从而产生不平衡心理,在个人利益的驱使下,不顾一切利用职务之便监守自盗,大肆贪污、挪用公款,最终以身试法,走上断头台。

三、预防会计人员职务犯罪采取的措施

1.加强会计法规建设,树立严明的法制观念

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因此,要求会计人员不仅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不断学习,爱岗敬业,而且要在工作中严格执行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客观如实地反映经济活动的收支情况,核算有据,坚持原则。

另外,会计人员应该认真履行会计监督职能,从发生经济业务开始,会计人员就应该对其进行监督,使之符合规定要求,防止违法图谋私立。应经常向领导反映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严于利己。

2.改革会计管理体制,实行会计委派制

会计委派制,是由上级主管部门或政府会计主管部门统一向企业派遣会计人员的制度,被委派会计人员的考核、调整、任免和管理由委派机关负责,使会计人员从企业中完全独立出来,不受企业负责人的制约,改善了会计人员的从业环境,基本上消除了领导对会计工作的干预,避免了对会计人员打击报复现象的发生,从而使会计人员真正成为会计法规、会计制度的执行者和监督者。

3.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会计人员要使自己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代表,必须坚持科学理论、专业知识的学习,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首先,会计人员不仅要有爱岗敬业、献身苦干的精神,还要有职业经验、专业知识、智慧和才能;其次,会计人员要想生存和发展,就要不断学习,使自己的知识不断更新。既要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又要学习会计专业的相关理论知识,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提高会计职业技能和专业胜任能力,才能使自己懂得工作上的是非,从心理上对会计工作有整体的认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4.自觉树立会计职业道德观念

会计人员身处财经大权的关键地位,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越来越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所谓职业道德,就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其特定的工作或劳动中的行为规范的总和。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会计工作的重要性显得更加突出,会计人员应当主动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自觉加强职业道德修养。要使会计职业道德的整体水平提高,必须从每个人做起,对个体来说就应做到爱岗敬业,表现为:第一,在工作中要做到真正热爱会计工作,融入自己的情感,这是做好工作的前提;第二,要有健康心态。会计人员必须保持一种平常的心态,保持心理上的平衡,才能每天面对的金钱的进出而不动声色,第三,在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单位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会计人员必须要有较强的法律意识,明确职业道德和法律的底线。时刻用会计职业道德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我检查,自我批评,在反复思想斗争中不断提高自律能力,逐步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

5.专业技能和高度的责任心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会计专业性和技术性日趋复杂,对会计人员应具备的职业技能要求也越来越高。试想,会计人员不熟悉准则、没有娴熟的会计技能,再好的道德品行,如何遵循准则、坚持准则,做到客观公正。

参考文献:

[1]胡惠兰,林文岳,金朝霞.高校职务犯罪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2).

[2]崇椿,许小亮.高校中腐败现象研究综述[J].江淮论坛,2007,(04).

[3]钱雄伟.高校采购领域职务犯罪探析[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2).

[4]周清湘.深化体制改革,强化高校商业贿赂的源头治理[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8,(03).

猜你喜欢
职务犯罪会计人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小议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行为的合理性
当前村干部职务犯罪高发的思考
我国将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
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探析
关于基层会计人员职业素养的探讨
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