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程过程性考核中增加口语测试的思考

2009-06-17 03:00张晓青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09年6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评价

张晓青 刘 通

[摘要]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开设的大学英语课程必须紧紧围绕并服务于这一培养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更加侧重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而口语表达则是语言运用能力是最直接最明显最重要的体现形式。增加口语测试必将会发挥语言测试的反驳作用,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口语测试 反驳 评价

一、口语测试现状

高职高专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是:经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从而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在涉外交接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交际能力打下基础。

目前,一些效度信度较高的语言测试如雅思、剑桥商务英语、全国英语等级考试等虽然都已经包含了口语测试。然而,这些考试的涉及面有限,影响力远不及日常的期中期末考试,他们对教学的反驳作用很小。而作为语言交际能力最重要的一项“说”的技能却没能得到体现,这是英语测试的一个缺陷,无疑会对高职英语教学带来不良影响:

1.使英语教学片面化。教学活动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它是由一个个相互联系、前后衔接的环节构成的。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基本环节:备课、上课、布置作业、批改、答疑以及测试。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活动如果脱离了整体或与整体不协调,就会削弱整体效果。

2.缺少口语测试,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进行评价的依据的效度将大打折扣。语言交际能力包括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和交际策略能力。传统的笔试不衡量学生的语言使用,对语言交际能力的测量是间接的、不全面的,因而其效度不高。

二、增加口语测试的理论依据——语言交际理论

以海姆斯为代表的社会语言学派在对结构主义语言学派进行批判的基础上,首先提出了“交际能力”这一全新的概念。之后,很多语言学家对“交际能力”也都提出了不尽相同的理论模式,但语言学家普遍认同共同观点是,语言交际能力包括两大方面:(1)语言能力。指一个人对语言知识系统本身的掌握。(2)语用能力。具体包括社会语言能力:依据各种语境因素恰当地理解并运用言语的能力;语篇能力:口语和书面语使用时语言连贯、合乎逻辑的能力;交际策略:在交际中应变的能力。口语考试将综合考察学生的语言能力与语用能力,特别对学生的交际策略能力的考察将是任何笔试都无法取代的。

三、口语测试的实施

1.试题的编制

口语测试的形式与内容是否具有科学性与可操作性,是否能客观地考查出学生用英语进行口头交际的能力,这一切都直接关系着口语测试的成败。

(1)测试题型

①对话。对话包括考官与考生的对话以及考生之间的模拟语境对话与讨论。②表述。给考生提供一些数据、信息或图片。要求考生经过简短的准备之后对所提供的数据、信息或图片进行解释描述,并表达自己的观点等。③场景模拟。设计一定的交际活动场景,让学生进行交流。其核心是考察考生利用语言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变能力。

(2)以信息为纲设计试题

口语测试的设计原则应该以信息为纲,体现语言交际的真实性、交互性及功能性。以信息为纲表明了口语测试的出发点是语言交际能力而不是语言形式。

2.口语测试的操作

由于口语测试不可能在同一时间内对所有考生测试,需要以时间顺序分别对考生进行单独测试或将考生以组为单位分别进行测试。为了保证测试的有序进行及其效度,可采取如下措施:(1)建立日常化口语测试机制。每学期定期对学生进行测试,测试时间跨度可相对延长在一周之内,以保证参加测试学生的数量以及测试的质量。(2)采取交叉监考方式,避免任课教师给任教班级的学生考试;也可由任课教师主考考试,而其他老师负责评分。(3)建立口语考试试题库,考试测评人员随机抽取试题,考试录音。这样可以避免“作弊”现象,同时增加了口试的效度。

3.口语测试的评分

口语测试是语言运用参照式测试,其效度较高。同时又是主观型测试,信度较差,从而影响其效度。因此,提高信度成为实施口语测试和保障测试质量的一大问题。

(1)测试人员专业化

由于口语测试是主观型测试,受评分人员主观因素的影响。因此,一定要加强对测试教师的专业培训和教育,对评分标准的把握要统一思想,统一尺度。既要做到考官与考官之间保持评分一致,又要做到同一个考官自身保持前后评分一致。

(2)评分标准客观化

口语测试的评分标准通常有三种:①能力分项评分标准。此标准是把口语分解成若干要素,如语音语调、语法词汇、流利程度、交际能力等,并确定其得分。②题型分项评分标准。就是依据考生在各题上的表现程度确定其得分。③综合素质评分标准。此标准是依据考生的内容表达以及语言表现程度的总体状况确定得分。

(3)评分方式多样化

口语测试的评分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分项评分法,与能力分项评分标准相对应。一种是综合法,与题型分项评分标准以及综合素质评分标准相对应。通常可采用分项评分法和综合法相结合的方式来评分,这样既可保持总体印象也不忽视口语的各个要素。两名评分人员分别独立评分,主考负责口语测试的进行并评出总体印象分;副考负责各分项评分。考官之间不相互商议。

四、结束语

要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在过程性考核中增加口语测试势在必行。口语测试的费时费力以及操作难度大是这项工作不利开展的主要原因。但是,要完善测试,就必须下功夫改革。我校在这方面已经开始了积极的探索,虽然还面临着很多问题。但是我们很欣喜地看到,不论教师还是学生都比以前更加重视口语了,学生的口语水平正在不断提高。这才是进行口语测试的真正目的所在。

参考文献:

[1]杨莉芳.近二十年测试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J].外语教学,2006,(1).

[2]余方敏.英语口语测试实践性评分标准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2006,(4).

[3]梁书轩.大学英语口语考试普及化探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4]杨惠中.大学英语口语考试设计原则[J].外语界,1999,(3).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评价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关于项目后评价中“专项”后评价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