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教学情境 提高职业能力

2009-06-21 01:48唐秀荣张秋砚王景林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09年10期
关键词:高职高专职业能力教学情境

唐秀荣 张秋砚 王景林

[摘要] 在高职高专的职业教育教学中,最关键的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即关键能力的培养。运用“情境式”教学,使教学的中心由教师“教”向学生“学”转移,符合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学为学生服务的现代教育思想,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操作性强的途径。

[关键词] 高职高专 教学情境 职业能力

一、前言

温家宝总理说过:“教、学、做不是三件事,而是一件事,在做中学才是真学,在做中教才是真教”。职业教育最大的特征就是把求知、教学、做事和技能结合在一起,职业院校的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们求知、技能,而且要培养学生们的思想道德,使其学会共处,学会做人。

职业能力是个体从事一门或若干门相近职业所必备的本领,也是个体在职业、社会和私人情境中所必备的科学思维能力以及对个人和社会负责任行事的热情和能力。从能力的角度划分,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因此,职业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适应职业的良好职业能力,而且还要为适应今后自我学习和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甚至有创造就业岗位的职业能力,即关键能力。

二、关键能力的概述

“关键能力”是80年代初首先由德国企业界提出的,对那些与具体职业和专业课程无关的,而对现代生产和社会的顺利运转起着关键作用的能力总称。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作为我国的职业教育不仅培养学生专业能力,还须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这就是:职业道德修养、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学习与工作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

1.职业道德修养。在医学职业教育中,始终贯彻良好的医德教育,进行爱国主义、诚实守信的思想道德教育,同时加强对学生良好职业素质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意识、对病人认真负责的态度、爱岗敬业的良好职业道德。

2.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作为职业院校的学生,要适应社会、适应市场、适应企业(医院),实现自身价值,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看他有没有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提高随机应变能力,锻炼心理承受能力,从而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

3.社会交流与合作能力。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竞争异常激烈,因此医学生须学会处理与病人之间、与同事之间、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这种社会交流与合作能力的培养和锻炼,须从学校阶段开始。

4.学习与工作能力。在医学职业教育中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出发点,强化职业技能培训,使学生具有基本技能和学习、交流的职业能力,从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进而独立运用已学知识,升华到操作的技能技巧,实现能力的飞跃发展。

5.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医学职业教育中要求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实际上就是要他们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改变传统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运用“情境式”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情境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按照实在或仿真的情形,通过学生亲自经历的学习实践,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丰富学习经验,参与师生互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认知规律出发,创造一个具体、生动、形象、思辨的学习情境或情景,学生在具体情境的参与和作用下,实现知识传承、能力提高和迁移、职业情感形成的统一的教学方法。

1.创设实际教学情境。实际情境可以是真实的工作环境,也可是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创设的虚拟的、仿真的工作情境等。创设实际教学情境,把学生带入一定的情景之中,使他们产生一定的内心体验和情绪,因此,在教学中采取参观、课间实习或见习的方式,把学生带入本专业的工作环境中,这种方式又可以认为是现场教学。学生通过现场体验医院的医疗环境,观察病人病情变化,与医院环境以及病人的接触,亲自为病人护理操作,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促进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将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也就是职业能力。

(1)进行职业道德的教育。根据医学专业课程教学目标要求,布置学习内容,把学生带入医院体验医疗环境,感受一线工作者的工作作风,医护们对病人的接待热情等工作态度,对学生进行医德教育。

(2)提前完成岗前教育。医院的教学主管部门对实习学生进行医院基本概况,病区环境,医院辅助科室的位置、各种规章制度和职责、疾病常规等岗前教育,使她们尽快熟悉工作环境,增加自信心,为今后工作打好基础。

(3)培养勤奋好学精神,加强与患者交流。医院教学主管部门在进行岗前培训时,对学生进行吃苦耐劳精神的教育,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态度,鼓励他们多向带教老师请教,在病房里,多与患者交流,取得患者的信任为以后的临床工作赢得便利。

(4)培养独立工作的能力。让学生分管病人1~2人进行全程观察,同时观察临床医生是如何进行评估、诊断、计划、实施的医疗全过程,运用沟通的技巧,熟悉病人的需求,从而进入医生角色,不断加深对整体护理的认识,使学生自觉、主动、创造性地学习。帮助实习学生在短时间内,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水平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2.创设问题教学情境

结合专业课程的特点,运用典型案例创设问题情境。案例教学可以与模拟教学或实验室的情境结合起来使用,也可以与现实真实环境结合起来使用。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一方面从教师的引导中增进对问题的认识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从学生间的交流、讨论中提高对问题的思考能力,使学生学会运用临床思维来对待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情景与情境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5).

[2]裘燕南.创设丰富教学情境 提高学生职业素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3).

[3]李吉林.情境教育的诗篇[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5]田惠生.情境教学——情境教育的时代特征与意义[J].课程教材教法,1999,(7).

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运用新课型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子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为:HZJ284;子课题的项目批准号为:Y209002)。

猜你喜欢
高职高专职业能力教学情境
高职高专基础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云南省高职高专校园体育文化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探究
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能力提升的思考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情境教学模式刍议
小议初中英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