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岳霖:一言难尽的哲学动物

2009-06-21 01:48
初中生世界·八年级 2009年11期
关键词:殷海光粪土青牛

刘 超

金岳霖自幼就聪明得不得了。他小的时候,有一次居然在梦中背《四书》(注:《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合称)。十几岁时,他就觉得中国俗语所谓“金钱如粪土,朋友值千金”有问题。他说,如果这两句话皆为真,那么得出的结论应该是“朋友如粪土”。到美国后,他先后攻读了宾夕法尼亚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的政治学,仅仅两年,就获得了博士学位。那时,金岳霖才25岁。

回国后,金岳霖在清华哲学系当系主任。眼界极高的张申府(注:原名张崧年,中国现代著名哲学家。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说:“如果中国有一个哲学界,那么金岳霖当是哲学界之第一人。”

抗战时,金岳霖也到了昆明,去了联大。那时候,他的衣着很有特色,常年戴着一顶呢帽,进教室也不脱下。每一学年开始,他的第一句话总是:“我的眼睛有毛病,不能摘帽子,并不是对你们不尊重,请原谅。”他的眼睛怕光,曾配了一副眼镜,镜片一只白一只黑。他平常永远是腰板笔挺,西装革履,皮鞋擦得光可鉴人。夏天穿短裤还一定要穿长筒袜。走路时,他微仰着头,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样子有些怪。

金岳霖一直强调说学生要有自己的见解,并且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有一次在一个逻辑讨论会上,有人提到了当时享有盛名的哥德尔的一本书,金岳霖觉得有兴趣,说要买来看看。他的大弟子沈有鼎立马对他说道:“老实说,你看不懂的。”金闻言,并无恼怒,只是说:“那就算了。”

联大时,金岳霖写了《知识论》,这是他倾注了大量心血完成的力作之一。书成后,金岳霖异常珍爱。有一次日寇空袭,他躲逃时特意把书稿也带上。直到天黑,警报解除,他才回去。回来一想:坏了,书稿丢了!后来,他终于平心静气,咬咬牙,居然又把这几十万字的东西重写了出来。他说:“《知识论》是一本多灾多难的书……是我花精力最多、 时间最长的一本书,它今天能够正式出版,我非常非常之高兴。”冯友兰的评语则是:“道超青牛,论高白马(注:青牛指老子,白马指公孙龙)。”

金岳霖早年是著名的“哲学动物”,对政治不甚感冒,但也并非毫无兴趣。1922年,还在留学的金岳霖就在国内发表了长文《优秀分子与今日的社会》。文中说:第一,他希望知识分子能成为“独立进款”的人,“我开剃头店的进款比交通部秘书的进款独立多了,所以与其做官,不如开剃头店;与其在部里拍马,不如在水果摊子上唱歌” ;第二,他希望知识分子不做官,也就是“不做政客,不把官当作职业的意思”;第三,他希望知识分子“不发财,如果把发财当作目的,自己将变作一个折扣的机器。同时对于没有意味的人,要极力敷衍”;第四,他希望知识分子能有一个“独立的环境”,要有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

那时,金岳霖是这么说的,也差不多是这么做的。在一个静寂的黄昏,殷海光随金岳霖散步时,说现在各派的宣传都很凶,不知哪派是真理。金稍作沉思,说:“掀起一个时代的人兴奋的,都未必可靠,也未必能持久。”殷问:“那么什么才是比较持久而可靠的思想呢?”答曰:“经过自己长久努力思考出来的东西……比如说,休谟、康德、罗素等人的思想。”这句话,成为照亮殷海光后半生的明灯。

(摘自《笔杆子——晚近文人的另类观察》,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有删改)

猜你喜欢
殷海光粪土青牛
善的原意
善的原意
第四章 化粪土为力量——沼气能
第四章 化粪土为力量——沼气能
吃草
亲爱的儿子
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