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专业分析化学教学初探

2009-07-03 03:02吕雅娟
新西部下半月 2009年12期
关键词:类比法分析化学启发式教学

吕雅娟

[摘 要] 分析化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内容枯燥、学生认识偏差、授课条件有限等。改进的思路是有针对性地运用启发式教学法、类比法、图示法等教学手段,使学习内容生动、丰富并得以简化。

[关键词] 分析化学;启发式教学;类比法;图示法

作为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分析化学在临床检验、药品鉴定、新药研制开发、药品生产、药品质量的全面控制、中草药有效成分的分离和测定、体内药物分析、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等方面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因此,分析化学必然会成为医学类检验专业学生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掌握分析化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实践操作技能,无论对于今后其他化学知识的学习还是从事医药、医疗、疾病预防和临床检验工作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

一、分析化学教学存在的主要弊端

分析化学教学存在以下一些弊端,给授课过程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1、内容枯燥。分析化学与有机化学等课程相比,内容枯燥,繁琐,而且学生很少有机会能将活生生的生活实例与所学内容相结合、去感知,极易缺乏兴趣。

2、学生易忽视,个体有差异。有部分学生存在认识上的偏差:认为化学是非专业课程,没有必要去好好学习,因此很容易产生消极、懈怠情绪和应付的态度。另外,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和学校,专业基础知识参差不齐,个体差异明显。

3、授课条件有限。由于是小班授课,对于本班同学的授课方式以传统黑板板书讲授式为主要途径,缺乏多种感官刺激,难以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和知识。而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人们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记忆大约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记忆大约25%,如果同时使用这两种手段,就能够接受知识的65%[2]。

二、改进教学方法的思路

鉴于上述情况,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总结,针对性的尝试运用了一些教学方法。

1、提高认识,情感沟通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活动不仅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而且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意向活动[3]。通过课堂上列举和理论部分相关的应用实例,使学生认识到分析化学对于今后他们所从事职业的重要性;通过课前课后教师与学生真诚的情感沟通:一起交流学习方法,探讨大家感到迷惑的问题,使同学会认为你不但是他们课堂上的老师,而且还是学习和生活中的良师益友,自然就对这门课程产生兴趣。

2、精心备课

作为授业解惑的教师,最大职责就是将教学内容准确无误地传授给学生。因此必然要求对于课程内容的精通,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才可能思路清晰、条理地将所学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俗话说“备课,更得备学生”。因此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更应该考虑的是“如何去讲,才可以使学生最容易理解”。这就要求授课教师了解学生的整体水平,顾全大局,有所侧重。而对于基础较差的同学,则需要课后单独辅导,以保证同学学习进度的统一。

3、在现有条件下,使用各种教学方法,并将它们有机结合,弥补没有多媒体带来的不足

(1)适当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激疑导思。通过已有知识和老师的思路引导,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地去思考、讨论问题。将课堂上单纯的教师讲授转换为师生互动。

(2)巧用类比法,提高教学效率。类比法是指由一类事物所具有的某种属性,可以推测与其类似的事物也应具有这种属性的推理方法。例如在讲解“缓冲溶液中加入强酸,由于抗酸成分的存在,使溶液中游离氢离子浓度变化不大,从而PH值稳定在一定范围”这一内容时,学生对于“游离氢离子”的概念不是很明确。此时,和同学一起回顾“同样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溶于一定量的水时酸度不同,是由于二者的酸性强弱差异,离解出氢离子的数量不同,而溶液的PH值就是由这些离解出来的氢离子(游离氢)的浓度决定的”。此时,同学便会很容易理解前面的内容。

(3)图示比喻,直观简单。有些需要很多的描述才能搞清楚的问题,可以用一个或几个简单的图示来加以表达,一目了然。如在讲解准确度和精密度的区别和联系时,可以结合打靶:设真值为靶心,射击点为测试结果。点越密集,说明水平较稳定,精密度越高;离靶心越近,准确度高;点密集地集中于靶心附近,说明精密度高,准确度也高;点分散于靶盘各处,说明准确度不高,精密度不好,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前提。

(4)案例教学,激发兴趣。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生感兴趣的不是分析化学理论,而是如何应用分析方法进行实验设计,完成临床样品的分析检测。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学生的需求和兴趣为切入点,挖掘课堂因素为学生学习服务[4]。因此,选择恰当的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主动探索意识,在分析化学教学中尤为重要。教学案例的选择应该具备典型性、综合性、准确性和新颖性。及时补充一些前沿性知识,便于学生了解科技动向,开拓视野,提高综合素质。

(5)为了便于同学毕业后的深造和工作,适当贯穿专业英语。

(6)归纳总结,帮助记忆。由于分析化学知识所涉及的过程、规律比较复杂、抽象,或者没有规律可循而成难点,因此教师要找一些规律,总结一些特点帮助学生记忆。例如,在“数字修约规则”的学习过程中,将各种情况总结为朗朗上口的一小段话:4要舍,6要入,5后有数进一位;5后无数看单双,单数在前进一位,偶数在前全舍光;数字修约要牢记,分次修约不可靠。由此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课堂上就做到了完全掌握。

(7)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大学阶段,学生学习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自觉获取知识的能力。因此,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仅要教会学生内容,更要逐渐培养他们自我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顺应社会发展,在瞬息万变的社会进程中,保持鲜活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白研,毋福海,陈红红,等.医用分析化学教学内容改革[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6,22(4):462-464.

[2] 张剑平,楼程伟,朱跃跃.多媒体课件开发与方正奥思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3] 夏新泉.试论情感教学法在分析化学实验中的作用[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20):45-46.

[4] 张学东,张宜欣,刘永红.PBL教学法在医学检验专业分析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教育,2008,15(2):25-26.

猜你喜欢
类比法分析化学启发式教学
《分析化学》公布2019-2020年度优秀编委
例谈类比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法在高中物理电磁学复习中的应用浅析
例谈讨论式教学模式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学创新方法研究
简谈数学课堂中的启发式教学
《运筹学》教学模式探讨
新形势下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的教学改革研究
第一届中国青年分析化学家奖
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委员会关于申请“分析化学基础研究梁树权奖”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