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高校图书馆开放服务发展趋势研究

2009-07-13 09:41吴宗敏杨丽云孙全力吴佳佳
现代情报 2009年4期

吴宗敏 李 勇 杨丽云 孙全力 吴佳佳

〔摘 要〕在网络环境下,开放服务是现代图书馆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结合高校图书馆的实际,从图书馆开放服务的研究内容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现代高校图书馆开放服务发展趋势研究。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开放服务;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09)04-0054-02

Development Trend Research of the Open Service

of the Modern University LibraryWu Zongmin1 Li Yong1 Yang Liyun1 Sun Quanli1 Wu Jiajia2

(1.Library,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hengdu 610059,China;

2.School of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Beijing 100081,China)

〔Abstract〕Under the circumstance of network,open service is the necessity trend of the modern library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With the practice of university library,from the research content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library open service,this paper put up the development trend research of the open service of the modern university library.

〔Key words〕university libraries;open service;development trend research

1 图书馆开放服务的研究内容

在现代信息、网络和开放环境下,结合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实际馆情,借鉴国内外已有的成功经验,根据现代知识和信息的特征,运用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条件,以数字化资源建设为基础,以知识创新服务为核心,以全开放环境下图书馆网络化、虚拟化、个性化、社会化、多功能、多层次、全方位和全天候服务特征为主要内容,对现代高校图书馆开放服务的理论、实现模式和运行体系进行深入的探索与研究。

以现代图书馆学的科学理论为指导,以现代管理科学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通过调查研究,运用比较分析、统计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在对比传统图书馆与现代高校图书馆开放服务理论与实践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围绕着图书馆开放服务的管理理论、模式与实施进行应用实践研究。

结合高校图书馆的特点,在读者服务方面,坚持以读者为本的思想,勇于改革创新,研究图书馆读者服务的规律,积极探索,转变观念,建立网络环境下的现代化的图书馆文献信息开放服务机制,不断探索现代高校图书馆新的服务管理模式,努力实现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新转变。

2 图书馆开放服务的发展趋势

图书馆现已成为高校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面向21世纪,高校图书馆开放服务发展主要趋向是:

2.1 封闭式服务向开放式服务方向发展

图书馆从封闭式服务向开放式服务方向发展转变。在高校图书馆中,通过馆舍改造或新建,实现馆舍空间格局通透化、馆藏文献布局超市化、书库功能阅览室化、阅览室功能书库化,为此进一步扩大了馆藏文献的开放程度,打破传统的封闭式服务,实现纸质文献的全开架借阅,推行“藏、借、阅、咨”一体化的开放服务,实现图书馆全面开化,服务一体化,提高了文献的利用率,更好地发挥图书馆的效益。同时,在尽量满足校内读者需求的基础上,图书馆不断地扩大对社会读者的开放面,循序渐进地向社会开放。

2.2 手工服务向计算机自动化服务方向发展

长期以来,高校图书馆书刊的流通阅览一直是传统的手工服务。随着计算机在图书馆的应用,近年来图书馆利用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逐步实现了采访、编目、典藏、阅览、流通、期刊和情报检索的自动化管理,并能通过Internet开展多种网上服务,如:网上书目检索、实时馆藏查询、新书通报、预约、续借、荐购、联合目录及个性化服务等。图书馆还进行了在线实时咨询服务和文献传递服务等。

2.3 固定限时服务向全天候服务方向发展

图书馆在不断实现开放服务的进程中,进一步延长开放时间,每周开放时间可达到98小时,每天14小时的全天候开放服务,电子资源服务时间达到每天24小时,在校园网内实现资源的共享,随时为读者提供服务。通过延长开放时间,使图书馆从固定限时服务向全天候服务方向发展转变。

2.4 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方向发展

变被动服务为有针对性的主动咨询服务,深化了服务层次,图书馆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方向转变。在开展主动服务中,图书馆及时了解读者需求,自行研制开发或引进《虚拟参考咨询系统》、《地区西文期刊联合目录系统》、《数据库资源整合系统》等软件,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能力。同时结合图书馆的实际情况,编辑《图书馆数据库简介》、《图书馆指南》等,开展学术性强、富有特色的信息咨询服务。

2.5 以藏为主的服务向以用为主的服务方向发展

传统图书馆“以书为本”的封闭保守的思想根深蒂固,在馆藏资源管理利用上把“藏”与“管”放在第一位,“用”放在从属的位置之上,“用”服从于“藏”与“管”。在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进程中,图书馆以现代图书馆管理思想为基础,坚持“以人为本”的先进办馆理念,树立“藏为所用,利用至上”的服务思想,把满足读者的需要放在第一位,一切从读者实际需求出发,从服务环境的营造、现代技术条件的配置、馆藏资源有机的整合、服务方式的设计、管理制度的制定和管理体制的建立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创新,逐渐从“以藏为主”的服务向“以用为主”的服务方向转变,充分发挥图书馆在学校教学研究中的重要保障作用。

2.6 差异性服务向平均服务方向发展

一般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是以教师为主,以大学生为辅。在阅览室的设置上,以教师、研究生与大学生分类进行设置阅览室。在借阅方式上,教师、研究生与大学生的借阅方式也有所不同,教师一般实行开架借阅,大学生实行闭架借阅。近年来,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图书馆彻底打破常规“论资排辈”的传统服务模式,实现了由差异性服务向平均服务方向的转变,普通的大学生与教师、研究生享有同样的全开架服务的权力,充分体现了读书平等、师生教学相长的先进管理理念,读者的权益趋于平等化。在图书馆同一服务区内读者既能查看目录、阅览、借还图书,又能上网浏览、下载和寻求信息咨询服务,形成图书馆“一站式”的开放服务平台。

2.7 纸质型载体服务向多元化载体服务方向发展

图书馆在设有的多个电子阅览区与分布在不同的楼层的多个普通图书、期刊阅览室融为一体,在每个大开间阅览区内,均建有由多媒体计算机组成的全开放式免费电子阅览区,又建有视听阅览室和馆内音频闭路播放系统。在图书馆分馆先后建立图书、期刊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和视听阅览室,分别实现了集书刊、电子、视听资源为一体化的服务。在图书馆任何一个阅览区读者都可随时上网浏览、检索、阅读图书馆的各类数字信息资源,极大地方便了读者利用电子资源,实现印刷型书刊阅览流通与数字化信息阅览利用的有机融合,由纸质型载体服务向多元化载体服务方向逐步转变。

2.8 馆内服务向馆际服务方向发展

馆内服务一直是高校图书馆服务的重点。在网络环境下,现代信息网络结构上的无序性与空间上的无限性,为图书馆馆际服务的联合和协作创造了条件,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为高校图书馆馆际之间的共知共建共享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建立了图书馆馆际协作运行机制。最近,有的地区高校成立了图书馆文献传递中心。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借助网络的平台,通过网络把馆际协作的图书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图书馆馆际合作的范围、服务的内容和方式等方面,进行相互间的合作。目前,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正在从馆内服务向着馆际服务方向转变,进一步加强图书馆之间的联合与协作,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融文献查询、书刊借阅、馆际互借、情报检索、信息咨询和文献传递等服务为一体,建立统一网络信息馆际服务体系,实现图书馆馆际之间服务的协作化、高效化、远程化、社会化,真正走向馆际服务。

3 结束语

面对新的挑战,高校图书馆在改革创新与工作实践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勇于创新,不断探索图书馆服务工作新的领域,努力满足读者文献信息的需求,向着现代高校图书馆开放服务的方向开拓前进。

参考文献

[1]成都理工大学图书馆.成都理工大学图书馆全面推行“藏、借、阅、咨一体化”服务管理模式材料汇编[G].成都理工大学图书馆,2004,(4):1-2.

[2]曹均,李勇,叶艳鸣,等.国内外图书馆开放使用的对比研究[J].兰台世界,2006,(11):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