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技查新看地方科技发展现状

2009-07-13 09:41贺福明白葆红张为民
现代情报 2009年4期
关键词:科技查新科技发展统计分析

贺福明 白葆红 张为民 李 磊 樊 华

〔摘 要〕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陕西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科技查新中心2001-2007年完成的科技查新项目进行统计分析,探讨陕西省科技发展现状及科技活动中的一些特征,提出促进陕西省科技事业健康、快速发展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科技查新;统计分析;科技发展;现状;建议

〔中图分类号〕G3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09)04-0139-03

Research on the Status of Sci & Tech Development in Regional Through

the Statistical Data on the Sci & Tech Novelty Search ProjectHe Fuming Bai Baohong Zhang Weimin Li Lei Fan Hua

(Institut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of Shaanxi,Xi餫n 710054,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made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n the sci-tech novelty search results finished by the institut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of Shaanxi province during 2001-2007.The goal of this paper was to research on the status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development in Shaanxi province through the statistical data on the novelty search items;To proposed some measures to accelerate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development of Shaanxi province.

〔Key words〕sci-tech novelty search;statistical analysis;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development;status;propose

陕西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是经原国家科委批准的国家一级科技查新机构,开展包括科研立项、成果鉴定、申报奖励、专利申请、新产品鉴定、申请科研基金等各类科技查新业务,承担了省内通过各级科技管理部门批准立项、组织鉴定及授予奖励的科技项目的查新任务。自1988年以来,每年完成的科技查新项目数量逐年递增,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这里仅以陕西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科技查新中心(以下简称科技查新中心)2001-2007年完成的科技查新项目为研究对象,通过统计分析,探讨陕西省科技活动及科研力量分布与科研水平状况,为陕西省的科技发展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科技查新中心2001-2007年共完成科技查新项目6 972项,这里从科技查新项目数量、查新范围、来源地区、委托单位类型、项目所属行业(专业领域)、查新目的(科技查新报告用途)等6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1-2]。

1 2001-2007年科技查新项目数量变化分析

2001-2007年科技查新中心共完成科技查新项目6 972项,图1显示了历年完成的查新项目数量及其变化趋势。2001-2005年围绕1 000项左右波动,总体呈上升态势,增长速度较缓;2005-2007年呈直线上升态势,增长速度较快。2001-2007年平均年增幅10.9%,2006年增幅较大,达到29.0%。

2 按查新范围统计

查新范围是指对查新项目所需查证的文献的检索范围,分为三类:“国内查新”指检索范围仅限于国内文献;“国外查新”指检索范围仅限于国外文献;“国内外查新”指检索范围既包括国内文献也包括国外文献。在2001-2007年完成的6 972项查新项目中,进行国内查新的4 726项,进行国外查新的97项,进行国内外查新的2 149项(见表1)。总体看,要求对项目技术在国内是否具有新颖性进行查证的项目所占比例较大,每年均在98%以上(含国内查新和国内外查新);要求对项目技术在国际上是否具有新颖性进行查证的比例约为1/3(含国外查新和国内外查新);只查证项目技术在国内是否具有新颖性的比例约为2/3(只做国内查新)。

3 按查新项目委托单位所在地区统计

按陕西省10个地市科技查新项目量进行统计分析。在2001-2007年完成科技查新的6 972个项目中,西安5 895项,约占84.6%;宝鸡214项,占3.1%;咸阳228项,占3.3%;延安187项,占2.7%;汉中90项,占1.3%;安康62项,占0.9%;榆林56项,占0.8%;渭南76项,占1.1%;铜川23项,占0.3%;商洛23项,占0.3%。另外有118项为省外单位委托的项目,占1.6%。

上述统计数字显示,陕西省科技查新项目的地区分布很不均匀,各地差异比较大。历年的查新项目都是以西安市为主,商洛、铜川、安康的项目较少。主要原因是:西安地区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中型企业比较多,技术力量比较强,科技发展较快,科研项目与科技成果较多;咸阳、延安、宝鸡三地也驻有一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大中型企业,查新项目主要来自这些单位,例如延安地区的查新项目95%以上来自延安大学;咸阳市的科技查新项目大部分来自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第12研究所。而类似机构比较少的安康、商洛、铜川等地的科技查新项目也比较少。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陕西省的科技发展在地域上严重失衡,也是导致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逐步形成一种科技落后导致地区经济发展的落后,经济发展落后又使科技水平愈发降低的不良循环。因此,考虑如何平衡各地的科技力量,使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均衡发展,是摆在科技管理部门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4 按查新项目委托单位类型统计分析

根据科技查新中心历年接待的主要委托单位的情况,这里将委托单位分为厂矿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院卫生机构及其他(公用事业单位、管理部门及个人)等5类。2001-2007年科技查新中心完成的6 972项科技查新项目中,来自厂矿企业的3 313项,约占47.5%;高等院校1 339项,占19.2%;科研院所1 269项,占18.2%;医疗卫生机构606项,占8.7%;其他445项,占6.4%(见表3)。

统计显示,陕西省科技查新委托单位的主体以厂矿企业为主,厂矿企业在查新项目数量上超过了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的总和,有些令人意外。我们先不论项目科研水平的高低,单从数量上足以表明陕西省的企业已经越来越重视科学研究和技术革新,依靠科技进步促进企业的自身发展,这是一种非常积极的现象,与国家提倡企业是技术创新主体的大政方针相吻合。

5 按查新项目所属行业分布统计分析

分为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医药卫生和其他五大类进行统计分析。在2001-2007年科技查新中心完成的6 972项科技查新项目中,工业类项目占有较大的比例,共4 204项,约占60.3%;农业类项目403项,约占5.8%;交通运输类项目574项,占8.2%;医药卫生类项目1 201项,约占17.2%;其他项目(包括基础科学研究、环境与安全、国防类项目等)590项,占8.5%。表4列出了历年各行业分类项目数,从各行业的项目年度分布状况看,工业和交通运输两大类项目基本保持一种平稳的、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其他三大类项目呈起伏波动状。

6 按查新目的(查新报告用途)分类

查新目的分为开题立项、成果鉴定、科技奖励奖、申请基金、申请专利和其他六大类。在2001-2007年完成的6 971项科技查新中,用于科技立项的1 322项,约占19%;用于成果鉴定的3 152项,占45.2%;用于科技奖励的824项,占11.8%;用于申请基金的1 203项,占17.3%;用于申请专利的371项,占5.3%;用于其他目的的100项,占1.4%(见图2)。

从统计数据看,在日常科技活动中,大多侧重于项目完成后的科技评价(成果/产品鉴定、验收、科技奖励),这类项目超过总数的1/2;在项目开展前进行参考论证(开题立项、申请基金)的项目约占总数1/3;用于知识产权保护(申请专利)的项目只占1/20。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在陕西省的科技发展中存在以下一些现象:

6.1 地域分布不平衡

省内10个地(市),2001-2007年科技查新项目中84.6%来自西安,另有9.1%分别来自宝鸡、咸阳和延安,这4个地(市)的项目占到总数的93.7%;渭南、铜川、榆林、汉中、安康、商洛6个地(市)总共只占4.7%。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省的科技活动主要集中在驻有大量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厂矿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中心城市,而缺乏类似机构的地区的科技活动相对不活跃;科技活动活跃的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较快,反之比较落后。

6.2 行业“重视度”不同

2001-2007年完成的6 972项科技查新中,工业类4 204项,约占总数的60.3%;农业类403项,约占5.8%;基础理论研究类项目非常少。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省的科技活动中存在重工轻农、重应用轻基础的现象,尤其在基础研究方面投入较少,或者说重视程度非常不够。

6.3 财政投入有“倾斜”

从项目数量上看,2001-2007年完成的6 972项科技查新中,来自厂矿企业的有3 313项,超过来自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总和。但从陕西省科技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每年60%的省级科技项目给了高等院校,企业获得的项目不到25%;省级科技经费的60%投入科研院所,20%投入高等院校,投入到企业的约为7%~10%。可以看出,企业的科技项目主要来自自选,获得政府财政资助的相对较少。

6.4 科技水平有待提高

在2001-2007年进行的6 972项科技查新,只要求进行国内新颖性查证的项目4 726项,占到总数的2/3,反映出大多数项目达不到国际先进水平;比较注重项目完成后的评价,而不大重视项目研制前对相关领域的前沿跟踪;来自企业的项目将近占了总数的一半,从技术上分析,这些项目有很大部分是引进、吸收、消化国外技术,或者属于技术改造、技术革新类,缺乏重大自主创新性。从陕西省科技统计数据显示,我省每年获得国家级奖励的科技成果较少,这与上述现象比较吻合,也基本反映出我省目前只是一个科技大省,还不是一个科技强省的现状。

针对上述现象,我们认为,在我省的科技活动中,应重视基础科学研究,重视对国内外相关领域科技发展前沿的跟踪研究,提高科学研究水平;重视偏远地区的科技发展,政策向这些地区有所倾斜,加快偏远地区的科技发展,达到全省科技、经济的平衡发展;重视企业的科技创新,财政投入向企业技术创新倾斜,鼓励高校、院所和企业开展合作研究,进一步做好产学研的协同发展;重视科技查新的作用,加大对开题立项前的评价力度,避免低水平研究和重复研究;重视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点与面有机结合,一方面多出高新尖的科研成果,一方面要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尽早实现科技大省向科技强省、经济强省的转变。

参考文献

[1]蒋海萍.1997-2004年医药卫生科技查新项目统计分析[J].华夏医学,2005,18(5):860-861.

[2]党寒东,李磊.陕西省文献查新中心2001-2005年科技查新项目统计分析[J].情报探索,2007,(7):71-73.

猜你喜欢
科技查新科技发展统计分析
浅谈祁连山水源涵养林保护与恢复
现代文化冲击下的法国教育
如何发挥新时期统计工作的作用之我见
论科学技术的发展与道德的关系
如何在生理学教学中培养创新型人才
以统计分析为基础的房地产税收优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