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政府如何促进地方发展

2009-07-14 05:20
人民论坛 2009年13期
关键词:县域补贴规划

王勇兵:我国县域经济与美国县域范围地方经济所处的体制和环境不同。由于我国尚处于市场经济的初创阶段,政府对市场的控制和干预强度相对较高,使得县域经济受到行政区划和县级政府的强烈影响。美国作为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实行私有制和自由企业制度,地方政府对经济干预程度很低,行政区划对地方经济的发展影响不大。但这并不是说美国不存在或者不重视地方经济的发展。实际上,美国各级地方政府对地方经济,尤其是城镇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从某种角度来说,对于我们县域实现科学发展也有借鉴意义。

在国外,县级政府的管理职能主要侧重于公共事务的管理方面,包括为产业的发展提供基础设施,提供教育、医疗等服务,对于县域内产业的发展,主要通过编制县级经济发展规划、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等措施来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这点与我国有很大的不同。

有些人从美国回来后说,美国的地方政府并不把经济发展放在重要位置。其实这是对美国地方政府的误解。美国的县市同样很重视地方经济发展,只是与我国的县市在经济发展的目标上存在区别。我国的县市在追求经济发展时往往把增加GDP放在首位,而美国的县市发展经济首要考虑的是增加就业和增加市民收入。就业不仅是民生之本,也是经济发展获得持久动力的根源。解决好就业问题,使更多的人拥有可观的收入,这些人为满足各方面的需求,必然要消费,要花钱,从而带动更多的产业发展,形成足够强大的消费需求,实现消费和增长的良性互动。美国居民强大的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一直是拉动美国经济增长的引擎,这与美国把增加就业作为经济发展重要目标不无关系。在应对目前这场金融危机中,奥巴马政府实行经济刺激计划的首要目标就是增加就业。

齐晔:美国的县市级政府会有一些土地利用和空间发展的规划,但是却并不像我国的政府一样有丰富而完整的职能。因此,他们基本没有经济发展层次的规划。我国县级政府的权力非常大,几乎是一个全天候、全方位的“全权政府”。

在美国和其它西方国家,政府做得非常有限,只能做到自己可以支配的范围。就拿产业发展来说,美国的地方政府没有这个权限,因此也就无法开展。而在我国的县级政府,80%以上的工作都是做产业发展,这是由政府主要在做的。所以,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来讲,这就存在很大不同。一般而言,我国所说的可持续发展还是以注重产业、注重生产为主。而国外的可持续发展则以注重消费、注重提供公共设施为主。这也是根据我们的发展状况和政府职能决定的。我们更多地覆盖和关注产业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所以,美国等国家制定的可持续发展政策规划,对我们的借鉴意义当然也有,但可能并没有那么大。比如美国地方政府要搞建筑节能,在它的权限之内,他只能搞一搞政府建筑的节能,其它建筑一般管不着,如果一定要管就涉及到立法等问题,很麻烦,所以美国地方政府能够实现的规划面很窄。

而反观我们的规划,则几乎席卷方方面面,比如现在进行的“经济社会空间”规划,其中又涉及土地利用、国土资源(城市空间)、区域规划这三大领域,分管的部门、涉及的社会生活领域、利益群体之广泛,都是美国的地方政府无法企及的。

李小云:从乡村向小城镇转化,是工业化发生以来西方现代化过程中的一般规律。工业化国家比如英国、法国等都经历了小农的破产、工业的集中,乡村萎缩,城市不断扩大。中国这些年来的工业化和欧洲国家非常类似,也遵循了这样的模式。但是我们农村人口非常多,大量的农业人口一下子流向城市,这并不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有些急功近利。

小城镇发展的最大争议是发展代价是否太大。每个小城镇都应当配备相应的社会服务,但是究竟配备多少公共服务、设施合适?这在发达国家有很多经验。比如,联邦德国有一个国土整治的计划,在计划里,多大规模需要多少医生、学校,都制定得很详细。规划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有很强的严肃性。我们也有国土整治规划和经济发展规划,但是之间的衔接并不是很好,更达不到欧洲那种程度。当然这也有客观原因,如我国国土面积太大,情况也复杂得多。

规划不好势必造成一些公共资源的配置不合理。我们过去配置的一些学校、医院因为人口少,后来就转移走了,重复投资太大。中国有很多地方官员上任之后为了创造政绩,按自己的意愿“大干一场”,过多的行政介入造成了资源浪费。所以说,小城镇发展的核心问题就是国土整治规划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衔接问题以及规划的强制性和法律的严肃性问题。

在欧洲,农村的生产力远远低于城市,为了保证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政府对农民进行了大量的补贴。农民基本上都是靠补贴来生活的,如果没有补贴,农业部门就会很快萎缩。实际上,越是发达的农业,补贴越高。美国是联邦政府补贴,欧盟是统一农业补贴,统一农业政策。中国的粮食安全十分重要,这决定了我们必须对粮食生产进行补贴。过去,中国更多的是大力支持农业技术的研究推广,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提高,现在已经开始实行“以工补农,工业反哺农业”。这就是一种保护式的发展,而不再是开发式的发展。

美国县级政府的三种模式

第一种是新英格兰模式。那里基本上没有县政府,因为县域内各个市镇边界相连,没有给县留下可供管理的对象。有的只是起协调作用的由各个地方政府的代表组成的具有咨询意义的“地区政府理事会”。这些组织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权力,只是在协调县域内各个市镇在消防、学校、低收入住宅建筑、通信、供水、供气等关系上起有限的作用。

第二种是县政府和市政府各自管理自己领域里的事情,在许多涉及双方利益的事情上,有分工也有合作。这主要出现在有大城市但是也有广大农村的县域里。在那里,城市政府管理城市范围内的公共事务,城市以外的广大农村地区则是县政府管理的区域。在一些关系到市县双边关系的共同领域,双方共同组成委员会和理事会进行管理。

第三种是县域里只有一个县政府,没有其他地方政府存在。马里兰州的豪伍德县就是这种模式。在一个人口不过26万,面积只有650平方公里,而且交通发达的县,选择这种地方政府管理模式,不仅降低了政府运行成本,也能为居民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

猜你喜欢
县域补贴规划
论提升县域环境质量的现状及治理思路
基于融媒体环境的县域媒体技术创新
县域高中文科数学生态课堂的“三味”
图表
农机购置补贴的绩效分析
China’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volution
国家十项举措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
3 000万元支持海口灾后种植业 补种橡胶1亩补贴600元
解读六大误区:限制中仍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