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罚机制促进长期合作

2009-07-27 05:09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 2009年2期
关键词:利他行为代币贡献

没有人愿意为超速行驶或乱抛垃圾支付罚款,但惩罚是否真能促进良好的行为呢?根据研究成果,答案似乎是肯定的。在长期活动中,惩罚能激发人们进行合作,谋求共同利益。

合作是人类社会的特征之一,但很难察觉个人为其利益是如何演变成利他行为的。利他行为因人而异,例如,在战争中死亡或交昂贵车税的这种可能性会诱使人们偷搭便车。人类社会制定了各种威胁——体罚或罚款,以鼓励合作。

为了检验这一假设,加士德及其团队进行了类似的实验,207名受试者被分成69组,每组3人。受试者被安排玩游戏,每人最初有20个代币,并决定将其中的多少投资于一个共同项目。每轮每组每贡献一个代币参与项目就能赚取0.5个代币,但不计个人贡献。当然,将货币保存不投资无疑是对个人最有利的。但如果每个组成员都慷慨奉献,该组将共同富裕。参与游戏的小组中,有一半可以在每轮结束后通过扣除代币的方式来“惩罚”不合作的组成员。另一半小组无此权利,不能惩罚任何人。

加士德研究小组让受试者玩此合作游戏10或50轮,最长达90分钟。拥有惩罚机会的短时游戏组的收入比没有惩罚的小组少——和早期的试验结果一样。但是,当游戏持续了50轮,可以惩罚不合作成员的小组比无此权利的小组平均每轮作出的贡献更大,其成员有更高的净盈余。研究人员得出结论:惩罚能鼓励长期的合作。

猜你喜欢
利他行为代币贡献
组织中利他行为的可持续性及其前因机制:基于主动性动机视角*
中国共产党百年伟大贡献
为加快“三个努力建成”作出人大新贡献
首次代币发行监管的行为经济学路径
利他行为研究综述
贡献榜
具身认知视角下的大学生利他行为探究
试论利他行为及其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