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新理念指导和推动鹤文化名城建设

2009-07-27 10:10毛艳铭
理论观察 2009年6期
关键词:齐齐哈尔建设文化

毛艳铭

[摘 要]鹤文化作为齐齐哈尔城市的主题文化,应该以更宽广的视野、更远大的目标来加以谋划,以更新的理念指导和推动发展,才能实现全力打造鹤文化名城的城市品牌目标。

[关键词]齐齐哈尔;鹤文化名城;城市品牌[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234(2009)06-0015-02

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先进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齐齐哈尔市因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丹顶鹤栖息地——扎龙自然保护区而得名鹤城,是世界上拥有鹤的种类最多、数量最多的城市,素有“世界大湿地、中国鹤家乡”的美誉。长期以来,丹顶鹤在人们的心目中已成为祥瑞、长寿、高雅、忠贞的象征,构成了城市独具魅力的文化品牌。近几年,齐齐哈尔市委把鹤文化确定为城市主题文化,通过挖掘、提炼、整合,形成了一批理论和实践成果,为鹤文化名城建设打下了好的基础。但从发展的角度看,无论是从规模、层次还是影响力方面,都与现实需要有很大差距,发展的任务很重、也很迫切。当前,我们正处在体制转型的特殊时期,经济、政治和社会建设的新形势对文化建设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这种大背景下抓鹤文化建设,当务之急就是要破除传统的思维定式,用新理念、新举措来指导和推动新时期的鹤文化建设。

第一,经营城市之要在于经营文化

经营城市的目的在于增强城市的核心竞争力,而这种核心竞争力首先体现在打造城市特色文化品牌上,必须围绕城市主题文化建设来展开。一般来讲,在经营城市的初级阶段,由于建设资金匮乏,往往把兴奋点主要放在经营城市土地上,走这条路既有术,也有效,但不可持续,一旦逾越了这个阶段,就会赋与城市建设以特定的文化内涵,把注意力转移到经营城市文化上来,这是一条规律。城市文化是一个城市的根之所系、脉之所存,是城市的灵魂,古今中外靠打造城市特色文化品牌而扬名天下的成功例子很多,以此发挥后发优势、后来居上者也为数不少,但至今还没有发现哪座城市光靠卖地、盖楼而成大器的。齐齐哈尔市委正是在总结其它城市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审时度势,把鹤文化确定为齐齐哈尔的城市主题文化,无论是抓发展,还是搞建设,都始终注意围绕这个主题,彰显城市特色,以鹤文化提升建设层次,引领城市进步。

站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谋划和经营鹤文化,一是站位要高,体现战略性。就是要有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要围绕打造鹤文化名城这个高地来谋划,围绕更好地支撑和促进又快又好发展这条主线来展开,围绕建设生态市园林城、绿色食品之都、装备工业基地、生态旅游胜地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个城市发展定位来推进,围绕培育和塑造富有时代特色的城市精神来提升,努力把生态、和谐、刚健、吉祥、福寿的鹤文化核心理念融入到市民的思想观念、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之中,转化为全社会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动力,为增强城市竞争力提供深厚而强大的文化支撑。应该说,建设鹤文化名城是一个长期过程,但只要把方向搞准,把路子走对,把招法做实,实现鹤城人“因鹤得名,借鹤发展,靠鹤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愿望,就是一个时间问题。二是思路要新,体现时代性。总的思路应该是“四化”,即运作市场化,立足于靠市场配置鹤文化资源,侧重用经济手段挖掘文化价值,激发内在活力,提高运营效率;经营品牌化,把鹤文化做成精品甚至绝品,形成一提到鹤就想到齐齐哈尔,一提到齐齐哈尔就想到鹤的品牌效应,独领风骚;产业集群化,可考虑辟建鹤文化产业走廊,对市东出城口至扎龙保护区这段空间实行优化布局、沿路开发、分区定位、功能互补,集约经营,构造一条鹤文化产业开发带,形成集群效应;企业文化化,将鹤文化的象征意义及深邃内涵溶入企业文化体系建设,借助企业这个平台,把文化力直接转化为经济力、发展力,使企业不仅沾“鹤”之名,更得“鹤”之意,借“鹤”之势,“飞”得更高、更远。

三是挖掘要深,体现特异性。有差异才有特色,才能独树一帜,卓尔不群。据考证,昂昂溪原始先民曾以鹤骨为乐、以鹤陶为图腾,迄今已有7500年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特质明显,影响深远,这也正是鹤文化的魅力所在。前几年,齐齐哈尔市成立了中国第一家鹤文化研究会,通过挖掘、提炼、整理,形成了一批很有影响的理论研究成果,走在了全国前面。但对于鹤文化巨大的潜在价值而言,这些还只是初步的和阶段性的,必须在挖掘鹤文化特定内涵上进一步加大力度,使齐齐哈尔逐步成为国家乃至国际级的鹤文化研究中心、传播中心及产业中心,形成研发和辐射强势。尽管现在国内其它一些城市也拥有鹤资源,但我们可以不求独有,但求独优,一旦形成“三大中心”,我们会自然拥有权威的鹤文化“解释权”。就像音乐到处都有,但只有到维也纳才能体会音乐殿堂的感受一样,做到只有到齐齐哈尔,才能真正体验鹤文化的魅力,接受鹤文化的洗礼。

四是视野要宽,体现包容性。包容才能发展。齐齐哈尔市是文化大市,文化基础厚重,移民文化、绿色文化、冰雪文化、抗战文化、历史文化、流人文化等多种文化交映生辉。我们经营鹤文化应该把眼界放得宽一些,与其它文化流源相互渗透,兼收并蓄,相得益彰,既领袖绝伦,又海纳百川,形成以鹤文化为主题的城市文化体系。

第二,抓鹤文化要有经济头脑

文化与经济从来都是互融共处、密不可分的,只是在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二者结合的方式不同、发挥的作用不同。现在我们正在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文化对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越来越趋于主导地位,其意义应上升到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过去我们常常是抓经济的不研究文化,抓文化的不研究经济,如果不改变这种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做法,那就很难跳出就经济抓经济、就文化抓文化的圈子。适应经济文化化、文化产业化的大趋势,要求我们抓经济要有文化意识,抓文化要有经济头脑,融会贯通,做到两手抓、两手硬。在鹤文化开发上,我们不仅搞人文表达层面的鹤文化,而且还要搞经济层面的鹤文化,更要搞鹤文化的商品化、产业化。与鹤文化相关的产业很多,从现有基础及发展前景看,当前,要集中精力搞好四个产业的深度开发。

一是深度开发鹤文化核心产业。齐齐哈尔市以鹤文化为主体的摄影、绘画、诗歌、戏剧、歌曲、舞蹈、剪纸、电影、电视剧等艺术创作和艺术表演,涌现出一大批专业精英和艺术精品。特别是一些国画、摄影、电视、剪纸等艺术作品已经走出国门,在亚洲部分国家和地区交流展出,大受欢迎和好评,形成了中国鹤文化文学艺术创作的基地。目前,我们要根据鹤文化在亚洲多数国家和地区具有广泛认同的实际,制定规划,完善政策,鼓励艺术家们努力创作出更多更好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艺术个性和中国鹤文化气派的鹤主题艺术作品,带动和影响中国鹤文化产业的繁荣,以其雄厚的实力引领中国鹤文化艺术走出国门,树立中国鹤文化名城形象。

二是深度开发鹤文化观光旅游产业。齐齐哈尔市是“中国魅力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观光旅游基础好,下

一步关键是要在丰富鹤文化内涵上做文章。在继续搞好扎龙保护区的保护和开发的同时,重点搞好鹤文化人文软硬环境开发。建设一批以丹顶鹤为主体的文化公园、飞鹤广场、鹤之仙子——徐秀娟烈士纪念碑和纪念塔、仙鹤宾馆、餐饮一条街等标志性建筑。并在扎龙湿地观鹤、雪地观鹤、仙鹤放飞等王牌项目基础上,推出以鹤文化艺术博览、鹤文化专题艺术展、鹤文化文艺欣赏、鹤文化纪念品选购等活动,彰显鹤城主题文化特色。

三是深度开发鹤文化会展经济产业。会展经济产业是利用城市主题文化资源推出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主体模式,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催化剂和助推器。齐齐哈尔市从1992年开始已成功举办了十七届“观鹤节”,在国内、国外有较大影响。我们要立足在鹤文化旅游与现代会展经济的结合点上,把这个平台做得更大一些,更活一些。重点是通过鹤文化观光旅游,开展鹤文化商务活动、鹤类等珍禽保护学术交流、鹤文化理论研讨、鹤文化艺术作品展览、鹤文化产品博览及系列化鹤文化艺术表演等活动,促进文化与节庆活动的融合,把“观鹤节”打造成特色文化盛会,推动齐齐哈尔国际化进程。

四是深度开发鹤文化城市建筑产业。城市建筑是城市主题文化的无声语言,流动着城市的独特韵律。开发鹤文化建筑产业,首先在城市规化上要形成以鹤文化为主题的城市广场、艺术大道、购物步行街、中心文化公园等主体景观的结构布局。其次在建筑风格上要融合鹤文化艺术元素,包括城市的绿地和公园的环境艺术景观系统及城市的灯光系统,能够让人时时处处体会到鹤文化的艺术魅力,体验到鹤文化的丰富内涵。

第三,“软”文化也需要“硬”投入

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无论哪个行业和领域都是如此,那种把抓文化仅限于抓思想工作的思维方式已不合时宜。我们搞鹤文化建设,政府不投入不行,但光靠政府投入也不行。鹤文化产业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该产业在创造社会效益的同时,其自身收益能够支撑自身的发展,这种自我发展机制只能靠市场化来生成。但在发展初期,各级政府的扶持是必要的,特别是当前正处于体制转型的特殊时期,靠行政支配经济社会的力量在弱化,但相应的市场力量还没有发育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无为而治,就会延误鹤文化建设进程。问题的关键是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搞清楚哪些要靠财政投入,哪些要靠商业运作。

一方面,财政投入的重点当前看有三个。一是搞好扎龙保护区的保护和开发。扎龙自然保护区是丹顶鹤赖以生息繁衍的基地,是支撑鹤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常规性补水机制的完善、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合理建设项目的清理、管理体制的理顺等,尽快改善保护区的生态环境,恢复和扩大在此栖息的野生丹顶鹤规模,不断完善功能,丰富人文内涵,永葆“中国大湿地,世界鹤家乡”的美誉。二是搞好重点文化设施建设。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重点建设、全面推进的要求,搞好鹤文化重点设施建设,这是支撑鹤文化做大做强的重要社会资源。要加快以鹤文化为主体的许秀娟烈士纪念碑和纪念馆、艺术博物馆、休闲广场等城市标志性建筑的建设,搞好“鹤文化产业走廊”的规划和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发挥组织引导作用,对精品项目和重要名品项目,积极争取专项资金扶持,逐步完善功能,搭建好招商引资的平台。三是搞好大型的鹤文化宣传推介活动。这类活动规模大,层次高,影响广泛,各级党政组织必须发展主导作用。

另一方面,发挥市场作用,搞好商业化运作。重点是完善政策,拓宽投资渠道。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扩大招商引资渠道,吸引各类投资人通过独资、股份制、合资合作等形式投资项目。出台政策,降低门槛,简化手续,优化服务,让所有投资者都享受到政府优惠的产业政策,安心发展,快速发展。培育和发展鹤文化中介组织、各类协会和社会团体,鼓励和支持民间力量研究和开发鹤文化,尽快形成投入主体多元化、投入资金规模化、全社会共同开发的新格局。

猜你喜欢
齐齐哈尔建设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寒露
The benefits and drawbacks of AI
嫩水龙沙
谁远谁近?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达斡尔族与兴建齐齐哈尔城考述
文化之间的摇摆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