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机械制图教学环节

2009-07-28 05:55王玲华广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09年2期
关键词:教学方案机械制图教具

王玲华 李 广

摘要:文章从技校机械制图教师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技工学校机械制图教学工作的归纳整理研究,将技工学校机械制图教学工作划分十个基本环节,对每个环节都做了一定的探讨,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关键词:机械制图;教材;教学方案;教具

中图分类号:U67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03-0159-02

我们知道,技工学校机械制图教学工作表面看起来近似简单,无非是向学生讲“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三等对应关系以及“最左右,比高低,分前后”的六向方位关系;用投影理论来研究空间形体与平面图形的相互关系和转换而已。但要搞好技工学校的机械制图教学工作,则非要掌握技工学校机械制图教学工作的许多基本环节不可。那么,技工学校制图教学工作包括哪些基本环节呢?根据我个人的研究,认为可以把技工学校机械制图教学工作划分以下十个基本环节:

一、教师对教材的质疑和改造环节

我们目前所用的“机械制图”教材为劳动人事培训就业局组织编写,由劳动人事出版社出版的第四版技工学校通用教材。作为技工学校教“机械制图”的教师,首先要了解和熟悉教材,对教材进行研究。在了解、熟悉、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对教材首先进行质疑。看看教材中有没有概念错误,有没有印刷错误,或者由于个别错字、别字、掉字而使个别语句含义不准的现象,有哪些地方明显有误。所以作为教师来说,首先要在教材把这些有错误的地方统统找出来事先告知学生,由学生把自己教材中的错误改正过来。比如在“机械制图习题集”第107页读减速器从动轴零件图中回答问题中的第二问题第二行“它们的表面糙分别是——”,这里掉了“粗和度”两个字,应改为“它们的表面粗糙度分别是——”就对了。对诸如此类的问题,就需要对教材(包括课本和参考书)进行改造,把错别字改正过来,把掉了的字添上,把图中漏画的线补上,多余的线去掉。

二、筛选知识,择其价值较大者而用之的环节

目前,技校机械制图教材的编排是从对图样的初步知识入手,以视图表达方法作为中心和主体,而把其它四条纵线穿插进去,尽可能妥善地安排它们之间的横向关系,再根据中高级技术工人这一培养目标,对课程内容作了适当的调整与取舍而形成的。现在使用的技工学校制图编写教材,除绪论外,共八章,(即:图样的基本知识、几何作图、投影作图、机件形状常用的表达方法、零件图、常用零件画法、装配图和其它图样介绍等)。在这些知识中不是对每类专业的学生都有适用,必须要根据所教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筛选,择其价值较大者而用之。如何筛选?怎样筛选?要根据每个教师所教专业的不同情况而决定。比如在给车工班制图第三章时,先将基本体的投影放在点、线、面前作一略讲,让学生对点、线、面组成体有一个感性认识。然后将体分解成点,点的问题讲清楚后,再由点结合成体引伸到线。讲线时不同基本体上不同的线的投影特征,然后抽象成不同的线,再由同一类线的投影归纳出这类线的投影规律。这样就使原来三类线七种投影规律减少到三类线,三种投影规律。使用学生学时易懂方便,记忆也就减少了。

三、教师将教材具体化、形象化抽象概念的环节

把空间形体用平面图形表示,这本身就是一个矛盾。对初次接触这一问题的学生,由于空间概念还没建立起来,一般都感受到困难。而基础投影理论则是空间形体与平面图形相互转换的纽带,利用投影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就成了机械制图能力培养与形成的中心环节。要有目的训练学生善于运用形体分析、线面分析和方位分析的方法,将空间形体分解为各种基本几何体,再进一步分解为面、线、点,然后按照基本投影规律转换为平面图形。反过来,要使学生也能理解平面图形体上的具体位置和投影体上的具体位置和投影体系中的相对位置,找出各视图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想象出空间形体的形状。我们在培养学生具有这种能力之前,教师首先要做好把教材具体化,形象化抽象概念这个环节。比如在讲投影面的垂直线时,把垂直线具体抽象为正垂、侧垂和铅垂,除了讲这三种线的特性外,还注意讲它们的共性,并形象化进行抽象。把它们抽象为:线垂直哪个面就在哪个面上积聚成点,另两个面则反映实长,这样,就把线的三个投影具体、形象地抽象成了一条。

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引入新思想,新科研成果的环节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师在时时刻刻了解本学科理论知识发展动态,还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观念,如近年来,为扩大国际间的技术交流,新制定了一系列与国际日趋一致的技术标准,从而促进了我国工程图学科的发展,同时,由于绘图工具和复印技术的不断革新,使机械制图技术取得更大的进步,作为机械制图教师,就必须了解这些。面对新问题,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认真对待。弄清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内容,在此基础上考虑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的知识面不断地扩充引深。

五、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最佳教学方案的环节

学生对机械制图能名够掌握它、应用它,才能对它产生持久学习兴趣。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机械制图教师要讲好技工学校机械制图课,要注意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最佳和教学方案,选择恰当地教学方法。

六、制作和使用教具,尤其是电化教学的环节

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教具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要求来定,做到运用恰当,目的明确,如:新课前使用教具,是帮助学生获得一些感性认识,为学习新知识;新课中使用教具,是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括出新概念;新课后使用教具,是为了巩固、深化所学的知识。这样使用教具目的明确,克服了随意性,尽可能地发挥出教具的作用。对于有些教具,我们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必需品代替或制作,例如:在讲截交线时,可以引导学生萝卜、粉笔、橡皮泥等。教师既可以示范演示,还可以制作图片,结合模型、实物与电化教具配合使用。

七、为学生开辟第二课堂的环节

教师不但要在第一课堂上向学生讲授机械制图中的识图、作图的基本功知识,还要不断地向学生开辟第二课堂。根据教学需要,还可以配合参观一些对口的工厂和车间,组织有关的电影教学法片、电教课件、电视录相等,来弥补实践的不足。

八、启发全体学生积极思维的环节

启发全体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学习兴趣,对于机械制图制图教师来说,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怎样启发全体学生都能积极思维,培养学生对学习机械制图的兴趣,这将对学生学习活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通过给学生出一些有一定难度的习题,让全体学生开展动脑、动手竞赛,看谁解决的快,对解答的又准又快的优胜者给予鼓励的方式,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九、预测学生发展方向的环节

作为机械制图教师,要学会看人。要通过平时对学生完成机械制图作业的情况和对学生个人性格、品行以及待人接物的观察与了解,预测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

十、因材施教,培养特殊才智学生健康发展的环节

教师要根据对学生未来发展方向的预测。对那些具有某一方面特殊才智的学生,如有的学生机械样图画的特别好;有的学生作图时仿宋字写的特别好;有的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特别强,等等。对这些学生,要因材施教,重点培养,使他们所具有的某一方面的才智得到充分发挥和锻练,从而使得这部分具有某种特殊才智的学生能够健康地向前发展。

综上所述,我认为只有在技工学校机械制图教学中把握住这十个基本环节,并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好这十个基本环节,才能收到预期的最佳教学效果。

作者简介:王玲华(1959-),黑龙江机械制造高级技工学校中级讲师,研究方向:机械制造;李广(1958-),黑龙江机械制造高级技工学校中级讲师,实习工厂厂长,研究方向:机械制造。

猜你喜欢
教学方案机械制图教具
CAD三维转二维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Visual LISP的机械制图自动组卷
自制玩教具《拼拼乐》
基于工程师启蒙教育的机械制图课改的几点思考
初中物理自制教具应用探讨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O2O模式下电子商务教学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浅谈"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电子商务O2O模式的实践教学方案及应用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