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校园文化效应机制模型研究

2009-07-28 05:55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09年2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高职院校

段 文

摘要:现在高职校园校园文化建设已成为制约高职教育发展的瓶颈,而目前的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文化方面,针对高校的文化建设方面的研究较少。文章旨在研究高职校园文化的影响效应机制,探索校园文化建设实际成效与效果,以及校园文化建设时应考虑的因素等。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效应机制模型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03-0177-02

20世纪末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大,突出表现为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其教育规模已经占据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提高劳动者素质以及促进劳动力充分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高职教育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在发展初期大多高职教育院校投入了大量资金初步解决了硬件建设问题,而校园文化建设则落后较多,这已引起了学校管理人员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保持高职教育持续发展的不可回避的问题。

校园文化是学校中各级人员间,包括教师、学生、行政人员以及职工和家长等共同形成的一种次级文化(温明丽,2000)。高职校园文化是高职学校的精神,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内容,延伸校园文化建设的深刻内涵,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所以探究高职校园文化的内外部影响因素,探索校园文化对教师和学生的影响效应,最终构建高职校园文化效应机制,这对高职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都有重要的意义。

一、办学理念对校园文化的影响

办学理念是高职院校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之一,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精髓与灵魂。而校园文化则是办学理念的重要载体和主要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

1. 办学理念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办学理念涵盖着高职院校的理想、追求和信念,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中最稳定、最核心的要素,是校园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价值追求,是构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行动指南。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系统的办学理念作指导,要构建起真正体现出特有的各高职院校内涵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是不现实的。因此,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构建要以各校的办学理念为指导,建设有本校文化底蕴的校园文化。

2. 校园文化是办学理念的重要载体。校园文化是办学理念的主要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办学理念只有通过校园文化活动才能实现。从高职院校快速发展以来,每所成功的高职院校都离不开办学理念的支撑,办学理念是一所高职院校的灵魂。而办学理念所体现的学校的基本精神和价值追求必须通过一定的载体才能得以表现,践行高职院校办学理念的重要载体就是校园文化。校园文化中的组织气氛、校园活动、价值观念、人文精神、文化传统、师生行为、规章制度等都是其办学理念的深刻体现。高职院校必须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对学校发展的深刻影响,努力铸造蕴含独特个性又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校园文化,这样才能有效的推动高职院校的发展。

办学理念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两者是内在统一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构建应该而且必须在办学理念的指导下进行,在实践中办学理念和校园文化达到统一,只有在办学理念的指导下构建出来的成熟的、优秀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才能真正体现出一所高职院校的文化精髓。同时办学理念只有通过校园文化这一重要的载体才能真正发挥作用,通过真正发挥出校园文化的价值引导作用才能提现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最

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校园文化对教师效能的影响

企业的目标是向社会提供高质量的产品,而学校目标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无论是企业还是学校,一流的产品要靠一流的“制造者”。而如何千方百计培养教师职工的敬业精神,道德准则、团结一致、协作奋斗的集体主义精神;如何增强教师职工的凝聚力、向心力,如何充分调动教师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样是摆在学校管理者面前的重要任务。

企业文化是企业价值观的重要表现,对企业员工有着重要的影响。而高职校园文化同样对教师职工有着重要的影响。研究表明,优秀且适合的校园文化不仅能够合理安排教学资源,给教师工作提供物质上的服务,而且能给教师一个良好的组织氛围,提高教师的敬业精神,给教师提供精神上的满足。高职院校要提供给教师一个合理的教书育人的教学资源,探索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特色有利于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三、校园文化对学生能力的影响

富有特色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有利于形成自身学校品牌文化。目前,高职院校面临着激烈的生源竞争和就业竞争,而品牌是竞争中核心竞争要素。为了应对激烈的竞争,高职院校必须利用学校自身的办学条件,构建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合自身的文化积淀,形成具有特色的品牌校园文化,高举品牌的大旗。一个独特且鲜明的品牌校园文化将更有利于学校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获得学生和用人单位的青睐。

富有特色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有利于提高学校办学质量。良好的文化氛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和心理适应能力。学生质量的提高也就意味着学校办学质量的提高,从而促进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最终良好的教学质量、学生就业发展和优质的生源三者形成了良性循环。

现在,各高职院校的基础设施和教育设备的建设已经越来越好,而在建设优美、高雅的校园文化硬环境的基础之上,我们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营造优美的校园“软环境”。硬环境与软环境并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的。校园文化的具体形式和抽象的形式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表现出同一性,在教育过程中协调一致,形成一种整体合力,共同发挥作用。硬环境即校园文化的具体形式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的物质环境。同时软环境即校园文化的抽象形式如学校的文化传统、人际关系、精神风貌、集体舆论等等则为学生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精神环境。

四、主要合作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关系

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就决定了学校和企业的紧密合作。在合作过程中,学校与企业是互相吸引,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不断交流与碰撞,最终企业文化中的一些理念逐渐被师生员工所接受并加以发扬,进而影响到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的校本管理理念、人本管理理念其实都是对企业管理理念成功经验的引进和运用。而且,市场竞争已经在高等教育市场中充分发挥作用,竞争观念已经在向各个领域渗透时,但高校校园文化中的竞争观念才刚刚树立起来。因此,随着企业文化的不断发展以及与校园文化的交融渗透,企业文化不断成熟的管理理念和竞争理念必然影响校园文化的建设。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虽然在主体和环境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在目标和功能方面各有侧重,但二者深层次的文化内核是相同的,共同承载者深刻的社会责任和道德良知。

五、校园文化效应机制模型构建

综上所述,本文归纳出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效应机制模型图(见图1)。

高职院校办学理念是其校园文化的精髓和灵魂,并以校园文化作为载体表现出来,所以说办学理念对校园文化起着指导性的决定作用。教师是高职院校的主要工作人员,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即教师工作的组织文化,通过对教师工作环境及工作努力程度来影响教师的教学、科研效能;当然教师的工作效能直接受校园文化的影响,也受到其本人的职业价值观的影响。学生作为高职院校的特殊“产品”,“该产品质量”一般用学生能力来衡量,但学生的学习、工作、就业等能力不仅是教师教育的结果,也是学校校园文化影响的结果,学校的校风、学风、班风、寝风给学生提供一种学习氛围,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努力程度,这些都影响着学生能力的提高;学生能力应该是以其入学前水平为基准,相同的教学内容、手段和方法对不同学生的能力提高程度是不一样,这会受到学生入学前能力水平的影响。

主要合作企业的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匹配程度,影响着校园文化对教师效能、学生能力提高等结果。以现在大部分高职院校发展模式来看,校企合作越来越紧密,这势必要求两者文化能衔接、匹配好,这样才能更有利于教师效能的发挥,学生能力的培养。

在校园文化效应机制研究方面,国内还处于理论探讨和实践摸索阶段,尚缺乏大量数据和实证研究支持,只有少数的实证研究是关于校园文化对学生能力或教师效能的影响。本文通过文献、理论归纳,构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影响效应机制模型,为校园文化实证研究做了很好的铺垫,也为今后校园文化研究提出了一条新思路。

参考文献

[1]李宁.高职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对接与融合研究[J].高等函授学报,2008,(1).

[2]雷久相.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联系和区别初探[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1).

作者简介:段文(1983- ),女,湖南人,供职于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硕士,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和企业伦理。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高职院校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创建校园文化的意义探究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打造富有生命活力的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