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21世纪高校教师的师德规范

2009-07-28 05:55王慧静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09年2期
关键词:大学教师人文素质

王慧静 黄 忠

摘要:面对新时代的大学生,大学教师首先要完善自己的思想体系和知识体系。这就要求大学教师不仅要立志成为本专业领域的占据高地的战士,更重要的是需要补充人文素质来支撑。文章对21世纪高校教师的师德规范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大学教师;专业领域;人文素质

中图分类号:G1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03-0179-02

当你走进师大校门,有这样一个横幅会使你终生不忘“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字数虽少,颇中要害。那就是做老师的人的人生奋斗目标、座右铭。学不高难为师,德不高难为范。师范,简单两个字,凝聚了中华五千年的为师风范。作为高等学校的教师,所面临的对象是已经成年的大学生。他们是一个不同于孩子的大人,又是不同于大人的孩子。他们求知若渴,却又时常迷茫,他们滔滔不绝却又言不达意,他们自视甚高却又经常自卑,他们有时苦学钻研有时却无所事事,他们激情勃发却容易放弃。这是一个很有特色的服务对象群体。他们是我们思想和学问的继承者。面对新时代的大学生,大学教师首先要完善自己的思想体系和知识体系。这就要求大学教师不仅要立志成为本专业领域的占据高地的战士,更重要的是需要补充人文素质来支撑,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完美结合可以创造出能够驰骋教学讲堂的大师,能够把追求学术成就、传授专业知识与国家、民族的振兴联系在一起。

一、传道的意义

韩愈在《师说》中提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传道、授业、解惑三个字涵盖了古今师道的全部。首先,传道,从功用上讲,作为教师,要传授给弟子的是道理。是什么道理呢?是做人的道理。做人的道理涵盖颇丰,在中国这个五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里,做人的道理大概有正统派和非正统派之分吧。孔子是教育界的祖师爷,孔子所创建的儒家思想也就成了教育界的正统思想,这里所说的“道”也就是拥有深厚儒家思想的为人之道。儒家的‘道主要表现在哪里呢?事实上,所有中国人,在积极上进阶段所表现的人生观就是入世思维。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求知识分子做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境界。是一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历史使命感和民族责任感。

作为知识分子,首先应该解决的是思想观点问题,这是教师独立的思想体系的问题。教师只有自己追求“苟日新,日日新”,日新月异才有可能。我们的思想体系必须是在建立在一个活着的系统中,也就是社会这个大环境中。人的思想体系就像一棵树,只有根深蒂固,才能枝繁叶茂。教师修炼融合知识体系的属于自己的独立的思想体系,才可以向学生传授清晰明白的做人之道。如果连自己都迷惑重重,怎样去解决别人的迷惑呢?

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这里讲的是教师言传身教的作用。作为教师,你的一言一行,都是自己潜意识或无意识的外化表现。在学生的直觉中,在他们的可捕捉到的一切信息中,只有你的信息触动了他的心灵,使他产生一种叫做崇高的东西,他对你传授信息的接受与模仿才是发自肺腑的,执着而狂热的;教师用含有功利性的目的去教育学生,对学生的影响的产生会显得很短暂,当功利目的结束时,模仿也就结束了;这正是教育的失败和悲哀。

这就是传道的道,是通过教师品格的自我修炼,对做人、做事业的体悟,在传道的过程中以教师的综合潜力和人格魅力、人品的崇高来感染学生。其实,道,就是真理,传道,就是引导学生探索真理。真理是通过教师自我修养的积淀,反映在师生交融过程中,通过教学演示出对真理探索的过程。道,就是途径,是解决面临问题的思路、方法。所以,传道,是教师的第一要务。

二、授业的规范

授业,也就是传授知识,传授专业知识、技能。授业是教师完成工作的主要表现形式。课堂是授业的场所。授业是传授精确的学问,技巧。我们常听说“授业恩师”。尤其是武林中人和宗教派别中,对同宗同门的师兄师弟之间的感情常常胜过亲生的兄弟姐妹。是因为共同拥有精神的父亲(或母亲)——老师。所以,中国人常说“师徒如父子”、“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亲生父母给我们生命的权利,给我们沉重的肉身,授业的恩师给我们生存的本领,精神和灵魂的成熟。对于日趋成熟的人来讲,精神的(思想的)充实、饱满来源于跟从师傅的学习。也就是对老师传授的专业的把握和对老师传授的道理的领悟。要想把业传授给学生,教师对业的掌握程度是关键。学习是没有止境的。学问做得越大,越需要掌握更多的学问和进行更深刻的思考,思考之后与学生的交流过程得到更新和升华,因此而产生出创新,也就是教学中的科研工作。只有把授业工作提高到一定水平,在授业过程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思考,老师的学术体系就是开放的,师生之间对本领域的关注点的研究与探讨,就是产生迷惑与解答迷惑。在进入到这个领域之中,“师不必强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教学相长,给学生创新的空间,给学生提出迷惑的条件,给学生解决迷惑的方法,与学生共同探索本阶段的迷惑,就是教给学生创新。在一种和谐、温馨、平等、快乐的学术氛围中,用老师的睿智、学生的机敏共同谱写一曲解惑图表。

授业还解释为授给知识的过程是训练掌握知识的方法。大学教育更是如此。知识是永远学不完的,只有传授给学生如何去学习,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发现问题的思路、角度、技巧,培养训练学生自主学习、乐于学

习的兴趣,激发学生思考探索的渴望,这样的授业是实际而受欢迎的。即“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的思想

三、解惑的意义

人生的历程是在迷惑与解除迷惑的过程中螺旋式循环上升的轨道中逐渐成熟起来的。时代发展到了21世纪,年轻的大学生面对纷繁的世界,他们其实有太多的迷惑:世界多元化了,是不是所有存在的现象都是合理的呢?关于是非、美丑、善恶、好坏的区别是采取两极化的态度对待还是模糊态度对待?学生时期是敏感的、脆弱的、易受伤害的,他们的迷惑或麻木是一个危险的问号,谁能给他们一个答案?一个让人心服口服的答案?为什么要这样或那样解答,将对学生的成长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大学教师不进行这方面的深入思考,学生不会满意敷衍或教条的答案,这样的答案只能加剧他们的迷惑,因此。在这样一方讲坛上,拥有正面话语权的大学老师,传授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甚至于面临一个更重要的问题,解惑的问题。

只有结合实际问题,采取积极的人生进取态度,用自己的经历和阅历,去解决实际问题中更符合现实进步意义的迷惑的答案才识学生真正解惑的思路,仍然是教给方法、教给指导思想,教给学生面对任何复杂情况的自信心、团结合作精神和全局观点,系统平衡观点,这样的解惑思路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解惑。

猜你喜欢
大学教师人文素质
学生视角的大学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分析
“一次消化者”与“二次消化者”
校园文化对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作用
校园文化对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意义
大学英语课堂中以语篇材料为载体的人文素质培养
开放大学教师教学学术评估框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