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工科院校留学生管理模式的初步研究

2009-07-28 05:55王文利许伟丽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09年2期
关键词:留学生教育管理模式

王文利 许伟丽

摘要:在工科高校留学生事业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文章对留学生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和客观地分析,在对高校留学生管理模式的系统、深入的研究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留学生管理的策略,从而提出了开展留学生管理工作的几项具体措施,对高校留学生的管理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留学生教育;留学生管理;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03-0196-02

经济全球化要求高等教育必然走向国际化,发展留学生教育对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2008年共有来自189个国家和地区的22万多人来华留学,留学生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对留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对传统的管理理念构成冲击和挑战。

一、留学生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1.时间观念不强。有些留学生,尤其是非洲留学生,他们的时间观念不是很强,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在开会不能按时到场,上课迟到,早起困难等方面,有时上午没有课的时候,他们常常能够在宿舍里躺倒中午。

2.卫生意识差。留学生在许多方面与我们国内的大学生有着共性,毕竟他们也都是孩子,在卫生意识上,尤其是公共部分的卫生缺乏整理意识和保护意识。我们常常发现留学生公用厨房在他们做完饭后留下的是一片狼藉的景象,而且留学生宿舍内也常常是凌乱不堪。

3.文化冲突。现在我校的留学生来自亚洲、非洲、欧洲和美洲等自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背景,这些差异在短时间内很难做到相互融合和彼此接受。这就形成了文化冲突,造成了留学生之间的理解困难、交际矛盾,甚至是冲突,以及留学生与学校管理人员之间的管理与被管理关系的不顺畅以及矛盾的出现。

4.语言障碍。在对留学生进行管理时,通常使用的语言是英语,尽管学历留学生都来自英语是官方语言的国家,但是他们的英语水平也是参差不齐,再加上我们管理人员的英语水平也是有限的,这使管理人员和学生常常都不能够恰到好处地表达他们自己,这就会给彼此的交流造成困难,有时甚至是误解。

二、留学生管理模式初步研究

针对目前留学生管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对留学生管理工作的策略做出如下初步探索:

1.刚性管理。没有规矩,难成方圆。刚性管理体现在法制与制度管理上。“刚性管理”本质上是一种“以规章制度为中心”—依靠成文的规章制度和组织职权,凭借制度制约、纪律监督、奖惩规则等手段进行的以外界约束力为主的管理。如著名的泰勒管理模式:泰勒管理理论将人看作“经济人”、“机器的附件”;它强调组织权威和专业分工。泰勒认为由于组织内部各要素之间联系非常复杂,通常是多维度、多层次的,所以在管理实践中,组织应注重以严格的管理制度为主。

2.柔性管理。“柔性管理”是相对于“刚性管理”而言的,柔性管理是在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方式,在人们心中形成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自觉行为的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柔性管理的本质就是依据人们自身的心理和行为规律,运用柔性管理的原则,对管理对象施加软控制。对留学生的柔性管理是指,管理留学生学历生除了按学校的有关条例、规定、章程运作以外,也应结合留学生的个别情况和个体差异细化管理,适时地在学习方面加强个别学生的实际帮助。对留学生学历生实施“柔性管理”,要做到在政策上对留学生适当倾斜,在管理上个别调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对留学生管理要刚柔并济。柔性管理并不是完全排斥制度管理的刚性。古人云:过刚易折,过柔易卷。高校若没有刚性的制度作支撑,约束则会显得苍白无力,其管理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若没有柔性的文化作引导,则会抑制留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其管理必然是死水一潭,无法持续发展。柔性管理实质上是刚性管理的完善、补充和升华,是在刚性管理基础上的管理思想和方法的升华。因此,留学生管理在制度上要体现刚性,实行规范化管理;在管理的文化和服务上要体现柔性,刚柔并济,相得益彰。这才是留学生管理的理想模式。

三、留学生管理的具体措施

根据留学生管理策略,本人探索性地提出以下几项留学生管理措施:

1.建立健全留学生管理制度。逐步实现管理科学化为了做好留学生的管理工作,学院确立符合实际的管理体制和科学合理的制度保障,严格、合理的规章制度是管理者行动的依据,也是被管理者的行为规范。没有严格的制度保障,就没有留学生管理、教学、服务的高质量。制度化、程序化不仅有助于良好的学风、校风的形成,也有助于教职工完成教学、管理任务,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制定制度要以国家法律法规为最高准则,吸取和利用其他高等院校留学生教育的成功经验和研究成果,既遵循政策性、科学性、规范性原则,又从留学生工作实际出发,考虑其适应性、实用性和可行性。

2.实行班主任负责制。为加强留学生的日常管理,更全面地了解学生们的学习生活等情况,每班由一位专业任课教师担任班主任。由于班主任与留学生接触比较多,在学生心目中比较容易树立起可以信赖的形象,因此,对留学生的教育、管理更容易被其接受。实践证明,留学生的管理离不开班主任的配合。

3.建立留学生冲突问题的预防机制。留学生中的不同种族学生之间的文化冲突事件是留学生管理工作中比较常见也是比较棘手的问题。这里特别值得提起的是中外学生之间的冲突,它往往与学校对中国学生和对留学生的“双轨”待遇有关联。当学生们感到某事件涉及民族自尊时,冲突就更容易形成。因此,不同种族学生间的冲突极为复杂、敏感,且常有群体性特征,必须特别注意预警,认真处理,以免酿成真正的危机。无论我们怎样小心预防,留学生突发事件总是有可能发生的。因此,应制定周密的突发事件管理预案,做到防患于未然。对于留学生危机事件的管理预案,也要考虑到文化差异特性,比如语言、执行方式等。否则,即使看上去很周全的预案,在实际执行中也可能会出现问题。在任何与留学生有关的大型活动中,要特别保持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意识,以便及时控制事态。

4.以人为本,强化人文关怀。柔性管理的核心是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高校留学生管理在管理手段和方法上应重视对情感、价值标准、行为标准等柔性因素的长期培育,使留学生在工作、生活和学习中得到知识、能力、心理等方面的发展。留学生管理要树立“管理即服务”的思想。在提高法律意识的基础上,加强对留学生的管理、服务工作,建立和完善行之有效的管理和服务体制。如在签证管理方面应做到: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从方便学生的角度增加学生及家属的再入境次数,延长签证时间;为防止留学生居留许可证和签证过期,开展到期提醒管理,尽量避免留学生因证件过期而受处罚。

四、结语

留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富于变化,充满挑战。这就要求我们留学生管理干部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不断更新留学生管理观念,不断创新,并要以科学的态度、务实的精神、刚柔并济的管理方式,加强人性化管理,实现留学生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勤健.对上海留学生工作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6,(8).

[2]司江伟.20世纪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发展对比[J].科学管理研究,2003,(1).

[3]郑其绪.柔性管理[M].石油大学出版社,1999.

[4]伍志刚,谢芸,阳柳,等.论文化休克与提高医学留学生管理水平[J].中国现代医学,2005,(15).

[5]陆德阳.加强留学生中国文化教育的思考[J].当代青年研究,2006,(4).

作者简介:王文利(1974- ),男,辽宁凌海人,辽宁工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高校外事管理。

猜你喜欢
留学生教育管理模式
在湘留学生教育中湖湘地域文化导入研究
形成性考核在医学汉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初探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留学生管理问题及对策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
基于承包商管理的系统化基建安全管理模式的分析
工程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学生考研管理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