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优秀班风要突出班内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

2009-07-28 05:55张亚芬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09年2期
关键词:班风建设师生关系

张亚芬

摘要:文章从班内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这一角度,对优秀班风建设做了探索和思考。在分析当前发挥班内人际关系建设优秀班风存在的认识和实践误区的基础上,从师生关系、学生之间关系等方面对构建班内和谐人际关系做了具体阐释。

关键词:班风建设;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和谐构建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03-0146-02

班风,是学生班集体长期形成的精神面貌,是整个班级的风气,它是经过长期细致的教育和严格的训练在全班成员中形成的一种行为风气和不易更改的习惯势力,体现在全体成员情绪、思想、言行、情感、意志、风格和习惯之中,具有自觉性和持久性,对促进学生成人成才具有独特的作用,是班级文化的核心。

一、优秀班风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优秀班风能够配合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它具有明显的行为导向功能。优秀班风通过自身的感染力,影响学生的行为规范、思想道德观念及生活方式的选择,使学生在潜意识状态下接受信息,获得感悟和启迪。

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智能。学生有着旺盛的精力和强烈的好奇心,课堂教学常常不能满足他们的求知需要。优秀班风能够唤起学生对学习、生活的浓厚乐趣,形成一种催人进取、奋发向上的良好气氛,有利于学生智能的开发。

它有助于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的健康情操。在优秀班风的浸润和渗透下,学生自觉养成自律意识,自觉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在整个班集体形成互爱互助互勉互励的良好氛围。

二、走出优秀班风建设的误区

长期以来,在优秀班风建设上,曾存在一些认识和实践的误区:一是重制度管理轻人本意识。规章制度具有强制性,班主任依靠它工作起来显得轻松,处理师生关系显得理直气壮。有些规章本身就与上级政策、法规不符,不符合教育教学客观规律,不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与班级实际,更谈不上突出了班级目标追求,价值观念,素质要求。二是重结果考核轻过程管理。一些班主任对一个学生的评价往往忽视班级建设、学生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变化,哪怕是巨大变化都充耳不闻,熟视无睹。这其实有失偏颇。三是重定量考核轻定性分析。一些班主任在给学生写评语时,往往看重的是分数的高低,而忽视了他在某一个学科、专业上的浓厚兴趣。而这些“某一次”其实是学生潜质的表现,是学生本质上的本能显露,它不加任何掩饰,因而是“质”的内涵。

三、关爱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建设优秀班风,亟待我们每一位班主任老师在工作中尽力消除认识和实践上的误区,在班级内部努力构建起和谐的人际关系,首先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班主任既是学生的良师,又是学生的益友,因而是构建班级内部人际关系的基石。离开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优秀班风就无从谈起。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主动权在教师。

1.用师爱来传递情感。师爱是情感和心灵的融合,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主张对学生施以“仁爱”,做到“诲人不倦”。师爱的核心就是尊重和信任学生。而学生对来自于教师的信任和赞赏格外珍惜。

2.用言语沟通增进情感。师生间的言语沟通最常用的是谈话法。谈话法能沟通班主任与学生的情感,促进心理相容。这也是班主任抓好班风建设常用的手段和方法。

3.用书面交流沟通思想情感。班主任,还可以用书面的形式与学生交流思想,从而缩短师生间的距离。要重视操行评语的撰写。好的有鼓励性的评语能沟通师生间的情感,缩短师生的距离。入情入理的点评,点的虽是一二处,震撼的却是学生的心灵,架起的是师生间信任的桥梁。要展示微笑的魅力。师生关系的和谐程度还能够从课堂上反映出来,教师脸上的表情是课堂教学中的“晴雨表”。课堂上多带一些微笑,教育教学时多带几句鼓励、表扬的话语,多主动与学生沟通,课堂上必然会出现积极举手发言,争抢回答的局面。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学生思维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从而又会进一步促进师生关系健康和谐的发展。要关注细节性、个别化的师生交流,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四、引导学生,建立团结友爱的同学关系

学生之间的关系,也即同学关系,是班集体凝聚力的决定因素,班内同学团结得越最密,凝聚力就越强,和谐氛围自然就会形成。

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树立学生自觉培养班内人际关系的意识。学生是优秀班风建设的主体力量,也是促进同学关系融洽相处的主要因素。要在同学之间建立起亲密融洽、团结友爱的良好关系,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树立学生自觉培养班内人际关系的意识。

要指导和发挥班团干部在协调同学关系上的核心力量。学生干部是班主任得力助手,也是学生之间增进沟通的核心力量。因为学生干部就生活在同学们中间,与同学们朝夕相处,甚至形影不离。首先是要选拔好干部。选拔班干部时一要对学生全面地看,不要求全责备。要用其所长,避其所短。要特别注意选择同学关系处理得非常好的学生担任班委干部;二是要充分发扬民主,反对主观武断。把有组织能力具有亲和力和有群众基础的学生选拔到干部岗位上,给予精心的培养;要着力选好班长。全国优秀班主任魏书生选择班长主要看三条,一有组织能力,二心地善良、胸怀开阔,三头脑聪明、思维敏捷。其实这三条也是人际沟通的基础和保障。其次是做好教育和引导。要教育学生干部以身作责去沟通,要引导学生干部掌握方法和技巧去沟通,要教育学生干部做好人的工作是做好事情的第一步,要引导学生干部掌握一些人际关系处理的最基本的技巧,学会换角度思维,学会容人,学会表扬人。

要正确引导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协调好同学关系。非正式群体也称自然群体,是相对于班委会、团小组等一类正式群体而言的,是无正式规定下学生自然而然形成的群体。这是一种以地缘关系、趣缘关系和情缘关系为纽带,自由结合而成的人数弹性较大的小群体。调查显示,绝大多数中学班级中都存在着一定量的非正式群体,最典型最明显的莫过于三五个学生组成的伙伴群体。这种群体具有形成的自发性、维系纽带的情感性、群体功能的两重性、领袖人物的权威性和信息沟通的灵活性等特征。如果我们引导得好,就能成为建设优秀班风的有益力量,引导不好,就会成为班级工作的阻力,不利于班级正确舆论和优良班风形成。要支持和引导非正式群体开展种种有益的活动,并把它纳入班级组织的目标。把这些学生的兴趣爱好同班集体的活动目标联系起来。不能因为它有积极作用,任其自由发展,也不能因为有消极作用,就盲目地加以限制或取缔,而应注意从多方面进行引导和教育。教育他们正确处理小团体利益与班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做到局部服从整体,小局服从大局。要用正确的班级舆论去影响和感化他们,使他们掌握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主动协调处理好与同学们之间的关系。

教书育人是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愿我们每一位班主任老师都来重视和关注班级内部人际关系的和谐构建,为建设优秀班风,促进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四有”新人的培养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漓江出版社,2002.

[2]张先翱.开展少先队活动的艺术[A].班主任工作新论[C].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5.

[3]蔡伟,张先亮.融通百家,另辟蹊经——记全国优秀教师陈益林的育人艺术[J].班主任之友,2005,(11).

[4]束国良.陶行知教育理念对班级管理的启示[J].科技与市场,2004,(3).

[5]苏忠.http://www.blogsuz.ccoo.cn/.用文化构建树立良好班风.

[6]黄承洪.班级管理略谈.http://www.kj333.com/guest/

wzhtml/30/wz4356.htm.

[7]林瑞强.深化课改理念,重建班级文化.http://www.guozhuan.net/.

[8]戴建萍.浅谈班级凝聚力形成.http://www.wsbedu.com/zhu17.html.

猜你喜欢
班风建设师生关系
中职班主任班风建设的大掌控和微管理
生成性教学实践中师生关系改善的几点策略
浅谈良好师生关系的培养方法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