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刺激需节制

2009-07-31 07:50
中国经济信息 2009年12期
关键词:信贷资金财政收入征管

王 晶

日前,《财经》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就目前经济刺激政策的进展进行解析,他认为尽管中国政府提出的是积极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财政刺激应是确保中国经济稳定较快发展的主要手段,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信贷刺激才是经济的主力。

沈明高指出,过分依赖信贷刺激,将在市场效率、金融机构道德风险和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等方面产生长远负面影响。

今年前四个月,新增贷款已经超过5万亿元,如果以4月已经放慢的新增贷款步伐推算,全年新增贷款将超过9万亿元,贷款增速将达到近30%。

“1997年以来,商业银行人民币贷款增长在正常年份为15%左右”,沈明高指出,假设15%是正常信贷增速,今年近30%的信贷超常增长将额外增加信贷规模近4.5万亿元。“这远大于今年财政刺激规模。”

刺激经济政策更加依赖信贷刺激的一个原因是,地方财政资金不足使得地方项目更加依赖于信贷资金。今年地方政府需要为“4万亿”的项目配套资金近6000亿元,减去中央通过代地方发债募集的2000亿元,还有4000亿元资金的落实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由于受财政收入增长压力的影响,今年减税的好处很可能被其他方面税收征管的收紧抵消一部分。为了防止财政收入的过快下降,一些地方已经开始重新启用一些原来不常用税种,同时对原来征管较松的对象加大了征收力度,受影响较大的大多是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业者。

“无独有偶,国家税务总局日前也下发通知称,要进一步推进个人所得税全员全额扣缴明细申报。”沈明高解释称,“在正常时期,加强税收征管本身无可非议,但如果将之看作增加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事实上起到了增加税负的作用,降低了财政刺激的积极作用。”

沈明高认为,财政政策应该是中性的,其目标是实现经济的稳定较快增长,“哪些部门是增长的短板,财政资金就应该投向这些部门。”

信贷资金与财政资金不同,越是危机的时候,哪些部门或企业能够保障贷款安全,信贷资金就越往哪流,“因此,有政府信用隐性担保的国有部门自然就成了银行青睐的对象。”

而如果未来信贷收紧时,国有部门特别是一些基础设施投资,不但资金需求大而且持续时间长,银行很难从这些部门收回贷款,只能被迫从非国有部门挤压贷款,造成对非国有部门的第二次伤害。

猜你喜欢
信贷资金财政收入征管
当前个人所得税征管面临的困境及对策建议
一季度全国财政收入恢复性增长
洞察全球数字税征管体系
农发行1000亿元信贷资金支持夏粮收购
我国财政收入运行持续向好一季度税收同比增长17.3%
基于违约状态联合概率的商业银行信贷资金行业间优化配置模型
环境保护税征管模式还需进一步完善——基于《环境保护税(草案)》征管模式的思考
个人房屋租赁税收征管的实践与探索
信贷资金流入并非股市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