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画作文导写与示例

2009-08-11 09:01安宝杰
作文周刊·八年级读写版 2009年19期
关键词:睡衣补丁周总理

安宝杰

【思路点拨】

这篇看图作文题,题材看似“过时”,但联系我们的现实生活,这样的主题还是紧扣时代节拍的,因为勤俭节约是提高国民素质和增强国力都不可缺少的一种精神。

作文时,可展开想象,描绘邓妈妈缝补睡衣时的场景,抒发内心的感受;可发表议论,针砭时弊,指出勤俭节约的重要性;也可与自己的所见、所闻结合,写出具体感人的事件。只要思想立意深刻,认真构思,便可写出一篇好文章。

【训练文题】

周总理的一件睡衣缝了又缝补了又补,邓妈妈耐心细致地穿针引线,这真实的一幕被一位小护士收录眼底感动在心。看到这里,也许有人会说那样的生活离我们太久远了。是啊,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长大的我们,物质十分富足,富足到根本无法体会贫穷。于是滋生了各种浪费现象:吃馒头剥馒头皮,倒掉剩饭剩菜,用水不注意关紧水龙头,过时的衣服鞋子就扔掉……

请看图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字数在600字左右。

【佳作展示一】

暖 冬

山 淼

这是一个平凡的冬日傍晚,天黑得快,浓浓的夜幕早已沉下来,与大地的边缘紧紧相拥。冬月的清辉柔和地铺在大地上,树影横斜交错,漏进细碎的星光。

屋外寒风呼啸,屋内跳动的炉火映出了一张温和慈祥的脸,邓妈妈披上毛呢大衣,坐在并不柔软的沙发椅上,轻轻地叹了口气,她缓缓地端起一杯温茶,呷了一口,袅袅的热气迷蒙了眼睛。她注视着噼啪作响的火苗,想得出神。

门轻轻发出“吱呀”的声响,一张年轻的小脸探了进来。她打破了这静谧的氛围,邓妈妈看着她,微微一笑:“你这丫头,怎的不敲门?”

“不是不是,”小喆连忙摇头,神情甚是可爱,“邓妈妈,我是看您想得出神,才不敢打扰您咧!”

小喆吐了吐舌头,走到邓妈妈跟前,实在是俏皮得很。邓妈妈爱怜地摸了摸她的头发,忽然间又想起了一件事,便对小喆说:“小喆呀,去把我的针线笸箩拿来。”小喆应了一声,从柜子上端取下一个笸箩,轻轻地放在邓妈妈面前的矮几上。这时邓妈妈从一旁的衣架上取下一件满是补丁的浅色睡衣。

小喆好奇地打量着,“这就是总理的睡衣吗?”小喆觉得有些不可思议,露出不大相信的神色。邓妈妈的视线转向手中的衣服,说道:“总理的性子就是倔,睡衣的补丁都打了十几个了,可还是不肯换。”邓妈妈的口气有些埋怨,接着又说,“还不只是这件,你瞧瞧他除了那几件给国家撑门面的衣服外,哪件没有补丁?”小喆没有说什么,只是捧着睡衣,默默地看得出神。

邓妈妈戴上老花镜,就着炉火跳动的光,截了一根长长的线,用指尖细细地捻紧,穿过针眼去,熟练地补起了睡衣。

邓妈妈边做手上的活计,边对看得出神的小喆说:“小喆呀,总理是从旧社会过来的,现在,我们的国家也还不富裕。他勤俭节约的习惯,到现在都一直保持着,分毫不浪费。我们老了,希望就寄托在你们年轻一辈身上了!”邓妈妈嘴角含笑,又说了许多鼓励的话语。

小喆听着邓妈妈的话语,抬头望向窗外,风,依然在吹,但胸中却有股暖流在涌动。小喆甜甜地笑了,这,便是暖冬吧。

点评:

一个静止的画面,通过作者丰富的想象与细致的描写,画面里的人物顿时鲜活起来。作者通过邓妈妈和护士小喆的对话,将周总理勤俭节约的光辉形象呈现在读者的面前,跟画面的主题“周总理的睡衣”扣合。文章的成功之处还在于细节描写很生动,比如“吐了吐舌头”“实在是俏皮得很”“邓妈妈爱怜地摸了摸她的头发”,让我们感受到了小护士的活泼和邓妈妈的慈祥。这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

【佳作展示二】

一件睡衣的启示

徐秀雪

一位伟大的国家总理,一位闻名于世的外交官,他为苦难的中国人民带来了曙光,一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然而在那个寒冷的季节,他离去了……

我凝视着《周总理的睡衣》这幅画,想象着上个世纪革命先辈的生活。

灰色的长衫,缝着多少块补丁,块块补丁承载着岁月的记忆,记录着周总理为国忧乐的时刻。邓妈妈的目光是那样柔和,手中的线在旧衣服上穿梭。我仿佛是邓妈妈身旁的那个小护士,看着这件睡衣,更添了几分对总理的敬重。

他,身为国家领导人,有着崇高的地位和显赫的政绩,却依然那样地勤俭节约。那普通的布料,那一块块的补丁,那就是周总理的睡衣!他,担负着国家与人民的厚望,兢兢业业,克勤克俭,一粒米、一碗粥、一块手帕都十分珍惜,他从未享受过奢侈的生活。

时光流转,而今,腾飞的中国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在世界东方。豪华的汽车奔驰在宽阔的高速公路上;电磁炉、洗衣机等各种家用电器一应俱全;人们享受着舒适的生活,憧憬着更加美好的未来。不知何时已将勤俭朴素的优良传统丢弃。生活垃圾越来越多了,随便倒掉尚可口的剩菜,随意扔掉不合心意的化妆品,还有那只用了几天的本子、笔,甚至依旧如新的漂亮睡衣……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俭节约,从人们的生活中遗失,被年轻人丢弃得无影无踪。

想到周总理打“补丁”的睡衣,我们应当认真地反省自己,“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构建节约型社会是我们共同的义务和责任,需要我们每个人从生活的一点一滴做起。

当你即将抛弃手中用旧的文具时,当你即将打开水龙头看着白花花的水任其流淌时,当你又一次想倒掉碗中的剩饭时,当你……请想一想周总理的睡衣,从一个永垂不朽的灵魂中找回生活的坐标。

点评:

一件缀满补丁的睡衣带给作者诸多启示,令读者想到了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文章的成功之处在于,作者结合画面进行了联想,没有停留在对画面的表述上,而是写出了自己看到此画之后的思索,并联系实际,告诉我们应该“从一个永垂不朽的灵魂中找回生活的坐标”。写作是净化自己灵魂的一种方式,为文为人,要有机统一。作者通过文章强化了节俭意识,传达了节俭的观念。

【佳作展示三】

跨越时空,学节俭

张晓歌

我,和当今的大多数孩子一样,不知道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知道生活用品背后的那份汗水和辛劳。

穿梭于食堂,看着塑料桶中被倒掉的饭菜,我无动于衷。我从来没有想过这些饭菜凝结了多少农民伯伯的汗水,也没有想过那些买菜的钱是多么的来之不易,更没有想过至今在贫困山区还有人们吃不饱饭。

洗漱间,那白白流失的自来水从未勾起过我的节约意识,我从没有认真思考过是否有一天我们也会缺水。

垃圾桶里,那些半新甚至是全新的铅笔、本子静静地躺着,平时乱花钱的我,总是那么冷漠,也不曾关注正在减少的森林资源。

浪费——似乎成了我们90后的代名词。

因为,我没有在乎过那些名言背后蕴涵的深刻道理。对“成由勤俭败由奢”“节俭是你一生中食之不完的美筵”“节省下来多少,就是得到多少”“勤俭永不穷,坐食山也空”“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的警世名言置若罔闻,可是当我看见《周总理的睡衣》这一幅图画,我的内心激荡起来了,良知在那一刻苏醒。

那是怎样的一件睡衣呀!

邓妈妈戴着老花镜,安详地坐在椅子上,给敬爱的周总理补那件破旧不堪的睡衣。睡衣上已经有十几个补丁了,可是,周总理还不舍得扔,很爱惜地穿着。

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一个国家总理,一个国家的重要领导人,一个出色的外交家,在生活中竟是如此节俭,一件穿了多年的破旧的睡衣,他都不舍得扔,补了又补,缝了又缝,还是要穿在身上。

看着这幅画,我陷入了沉思:浪费,其实就是由于我们的无知造成的,我们对于浪费的一滴水、一粒米、一张纸熟视无睹。一个人一天浪费的看似很少,似乎微不足道,但是当我们乘以13亿,那是一个多么庞大的数字啊!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在乎呢?

时下金融危机来临,一家家工厂倒闭,物价一天天上涨,看着写在父母脸上的艰辛,我们还会对随意扔出的物品无动于衷吗?

节俭,其实很简单,只要我们不再冷漠,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珍惜每一滴水,珍惜每一粒米,珍惜每一张纸,珍惜每一支笔,我们就会成为一个节俭的人。

跨越时空,我学会了节俭!

点评:

学生每一天都在成长,能够给予他们深刻影响的,可能是一幅画,可能是一篇文章,也可能是对某一件事的深刻感悟。作者看了《周总理的睡衣》这幅画之后感慨万千,总理的节俭深深地震撼了她,节俭的意识在那一刻苏醒了。本文的成功之处就是对图画进行了深刻的解读,并且作者联系生活实际,反思了自己及90后这个群体铺张浪费的行为,写出了这幅画对自己的深刻影响。

猜你喜欢
睡衣补丁周总理
茱茱家的睡衣派对
健胃补丁
穿厚睡衣睡觉为什么更容易冷?
绣朵花儿当补丁
补丁奶奶
周总理的标准餐
大病医保期待政策“补丁”
2
走进淮安周总理故乡 追寻一代伟人足迹
周总理运筹援越扫雷——访海军原副参谋长来光祖将军